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榜样 理想远大、学识渊博、精力充沛、积极勤奋; 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教训 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不知敬畏。 埃米尔 路德维希说: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 《拿破仑传》是传记大师埃米尔 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本书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更是一部语言考究的文学作品。
20世纪*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前不为人知的真相。用T.E.劳伦斯的话来说,*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是 插曲的插曲 。当时,欧洲的战壕内厮杀正酣,血流成河,西方的参战者很少注意到中东战区。所以,中东的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小群冒险家和下级军官来塑造的,他们离权力的核心很遥远。库尔特普吕弗是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在德国驻开罗大使馆工作,他的秘密任务是煽动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斯兰圣战。亚伦亚伦森是一位著名农学家和热忱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赢得了叙利亚的奥斯曼总督的信任。威廉耶鲁是家道中落的美国豪门后嗣,受雇于标准石油公司。他前往奥斯曼帝国,对土耳其人弄虚作假,以便获得珍贵的石油开采权。故事的中心是劳伦斯。1914年初,他还是
拿破仑 波拿巴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盟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心理刻画与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拿破仑传》自1924年初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绪。传记既有钢铁般史书风格,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记描写了拿破仑由炮兵少尉至称帝法兰西直至后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 400字简介:拿破仑.波拿巴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他擅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以惊人的创造力来颠覆并创造历史,曾放言 欧洲就在我的铁蹄之下 。他一生中打赢50余场大型战役,缔造了拿破仑帝国体系 被称为"欧洲地图上一门装满火药的加农炮"。 拿破仑以艺术家的身份热爱权力,他16岁从巴黎王家军校以少尉衔毕业,23岁被授予上尉衔,30岁成为法国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以其军事成就和政治改革而闻名于世。他将领土分散的贫弱二流小国打造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他赋予古老的斜线战术新生并使其臻于至善。作者以充实的细节,对腓特烈大帝进行了多维度的描述,并客观、详细地重新评价了他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成就。书中对18世纪的欧洲 理性时代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分析了普鲁士军队的性格、组成和运作程序,并探讨了腓特烈年轻时的个性;考察了他在罗斯巴赫和洛伊滕的令人惊叹的胜利、他在布拉格和科林的失败,以及普鲁士崛起为欧洲主要强国的标志性事件 瓜分波兰、参与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西线协约国统帅的身份终结了次世界大战。 这部传记是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本书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福煦强调一种在战争之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而且力主实施法国式的进攻。之后,作者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内容。本书记述详尽,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福煦的多面性格以及战事历程,可谓次世界大战战史。此外,福煦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作者认为,福煦不仅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全景式地记述了二战中有才干的将领、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的人,朱可夫高超的谋略,只有他追逐自己战场目标的冷酷无情可与之相比。 作者根据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以及近年来公开的苏联档案,对朱可夫从一名农家子弟到成长为传奇人物的波澜起伏的一生进行了精彩记述,如对朱可夫的出生及家庭情况、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期的红军指挥员生涯、1939年在哈拉哈河的成名之战、在基辅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进行的准备、苏德战争的爆发及苏军早期的溃败、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力挽狂澜、苏军大反攻、进军柏林征服德国,以及二战结束后在苏联领导层中地位沉浮、担任国防部部长、撰写回忆录在历史中为自己正名直至后去世等等。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本书原名《特使: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记述了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W·艾夫里尔·哈里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6)出使英苏两国的亲身经历。他在本书中试图通过自己50年外交折冲的经历,现身说法,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对苏政策观,针砭时弊,开出药方,以期当政者采纳。他主张要用“美国的理想”也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向苏联进行渗透,以“经济技术”为纽带促使苏联就范,从而达到“权力的中心在华盛顿”的目的。 本书虽然是哈里曼亲身经历的写照,其述说的历史事件也都已有专门著述和当时人回忆录可供检索,但书中不乏有价值的手资料。当年的国际环境和今天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里曼上述主张经过20世纪历史的检验,仍然有着“亲历、亲闻、亲见”,往事历历,从而成为后事之师的历史价值。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从1939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总揽人事和后勤事务,是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军事领导人。“二战”结束后,他历任美国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乔治-马歇尔》为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2014年版中译本。这本传记追寻马歇尔的人生轨迹,描述了他平实、复杂而又光荣的一生。传记翔实而生动的大量史料,涵盖了他在西部宾夕法尼亚州的童年岁月,在弗吉尼亚军校的受训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发挥的作用,直到1959年以78岁高龄谢世为止。传记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它较客观地评介了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赢得的胜利和遭到的失败,以及他在“冷战”初期的所作所为,其中包括他提出的影响深远的“马歇尔
廖汉生,湖南省桑植县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廖汉生回忆录》由廖汉生同志回忆、口述,李迎选同志整理成稿,胡子克同志帮助修改,再经廖汉生同志审定完成。
保定军校先于黄埔军校,但是不如黄埔军校那么名声显赫。综观国民党的上层军政首脑人物,多出自于保定军校,因此保定军校及其人物对近代中国的进程,曾有过重要影响和起过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历史及其人物的研究也应向更加深广的层面拓展,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人,对许多民国历史人物还未弄清楚的话,那么势将长久遗忘和泯灭。陈予欢同志所进行的工作,其意义就在于此。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刘忠将军的回忆录,系统地回顾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泥水工人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经历,尤其是其中对于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回忆和记录,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亦使本书成为上海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关于长征的亲历回忆作品。
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他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你也是个山在工哩”。 邓小平说:“陈士榘,你的名声很响呀,打仗打得好,我们都晓得了!等打败了蒋介石,我再好好犒你!”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文革”中,他初林彪秘密召见,他巧妙应对…… 他岌岌可危时,毛泽东说:“要说山头,陈士榘和我是一个山头的,都是井冈山的”。 戒备森林严的军医大院,发生了枪杀他的好友高级将领谭甫仁的惊天大案。得知详情后,他悲痛地说…… 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毛泽东对他和张爱萍说:“你们一个做窝,一个下蛋!”“都立了大功”。 巍巍井冈山,毛泽东主持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陈士榘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对他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本书既是一部关于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创始人及首任局长曼斯菲尔德 卡明(Mansfield Cumming,1859 1923)爵士的传记,还是一部讲述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和英国国家安全局(军情五处)的前身英国特勤局(SSB)建立初期鲜为人知又独特神秘的历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