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他俩为核心的“毛刘体制”长达20余年,他俩相互配合共同战斗近50年。回顾他们近50年的风雨征程,悲欢离合,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宝贵遗产。 《毛泽东与刘少奇》是在《刘少奇与毛泽东》一书的基础上作大调整、补充、修改再版的。其中第三、四、五章有关刘少奇的论述吸收了原作《刘少奇与毛泽东》第三、四、六、七章的内容,而这几章原是王文珍同志执笔的。 《毛泽东与刘少奇》依据史实,记述并揭示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交往轨迹,由相互配合,到密切合作,建立“毛刘体制”,从上世纪20年代直到60年代初,长达40多年。1962年“西楼会议”后,由摩擦,到出现裂痕,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破裂了。本书力图呈现上述思路。
本书详尽记述了15年间内毛泽东的工作与生活,展示了延安时代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鲜为人知的交往情景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全书以真实的细节描写见长,同时对党史、民主革命史等方面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这部集子收入了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五八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书信九十五封。他关于韶山的人和事给有关负责人和有关地方政府的书信八封作为附录收入。这些书信中有四十七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由于过去长期处于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再加上时隔较久,毛泽东建国前写给韶山亲友的不少书信都已经散失,现在收集到的很少。建国后的,也有一些还未收集到。 收入集子中的书信,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个别原未署时间的,经考证确定了写信的时间。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绝大多数是根据中央档案保存的毛泽东的手稿刊印的。每封信后面都附有注释。
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影响100人之一。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书。这部由作者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的自传,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 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毛泽东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毛泽东同志的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毛泽东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毛泽东全书。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权威。丛书所收,除了毛主席的战友、老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外,大都是多年研究毛泽东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学者的专著。第三个特点,这部书可读性很强。比如文化类的七册,相当好读。比如逸事、交往,都是很生动的故事。即便是理论方面的著作,也是非常好读的。 本书绝大部分为我国权威专家学者撰写,资料翔实可靠,取舍把握得当,编写严肃认真,体例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如能在纪念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