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这位韩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如何从“草根一族”一步步成为韩国媒体眼中的“21世纪领导潜力的导演”?如何“高效率”地制作“低成本”且获国际大奖的影片?成功的诀窍是什么?……金基德导演和多位韩国影评人、明星将在书中为读者一一解惑,展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金基德。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内容丰富翔实:部分“金基德如是说”,金基德动情自述从韩国社会层到“当今韩国电影的国际代言人”的艰难历程;第二部分“阅读金基德 ”,韩国资深影评人对金基德作品的深刻解读,以此透视金基德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众说纷纭金基德”,曹在显等韩国影星及金基德剧组成员披露拍摄细节,从中得以窥探金基德在片场的独特处理手法;第四部分“附录”中包括金基德的研究资料,以及金基德部获奖剧本《擅自穿越》——金基德作品的本源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及艺术追求和实践的回顾,分两部分,上部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题,记述了作者的成长、求学等等;下部以“记忆的年轮”,记录了作者解放后的经历。本书分为若干小节,主题突出,处处显现作者对人生和艺术真诚、执著的追求,其对艺术的思索和实践更是给人以启发和教益。本书章节短小,读来轻松有趣。本书为插图本,精选了作者绘画作品、工艺美术设计图样及一些珍贵照片,共计八十余幅。
本书为黑明的西藏摄影集。相信看了这本书中的西藏,我们又会对黑明的摄影有新的认识。
《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典藏版)》作者对美国当代摄影史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梳理,选择了12位在美国当代摄影不同发展阶段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者不但介绍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文化背景、作品特点,也传达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智慧和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出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还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深入地探讨了每位艺术家不同的思想、逻辑和创作理念。
《论稿》部分选录的文稿内容多集中于冯纪忠先生自己所经历的创作活动以及对于建筑教育的思考。尽管在他的建筑思想早期形成过程中,直接受到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学术影响,出于建筑教学的目的,他对于空间的研究是基于一个理性的、逻辑性的、系统化的探索过程。而在其后漫长的建筑创作、特别是在建筑教育中,他都以其个性和实践协同,发展和丰富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尤其是他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的建筑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意识,所以将他称之为一位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建筑师是绝不为过的。 第二部分的文稿内容与城市规划有关。他既强调建筑与城市规划在人类生活基本面上的不可分离性,又极为注重学科上的差异及其对建筑教育提出的特殊要求。他的论著并不纠缠在技术的解决层面,更不是在小处着眼,而是
从1838年到1847年,他们维系了九年之久的关系,期问乔治·桑和弗前德唯克·肖邦在小说家诺昂的寓所(位于法国贝里)度过了七个夏天。在每次几乎长达六个月的生活中,在朋友和家人来访的欢乐中,肖邦创作了他大部分的钢琴作品。 由娄雪玢编译的《钢琴诗人肖邦的黄金时代》通过对诺昂之夏的讲述,并配以丰富的图片,全面地再现了肖邦、乔治·桑和他们周围的朋友和亲人在这一黄金多产期的生活。 尤其是《钢琴诗人肖邦的黄金时代》描绘出一个敏感的肖邦形象,它为我们展示了这位知名人物既复杂又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过去他经常被视为一位“痛苦”的作曲家。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位朋友、伙伴、天才的音乐家:他以授钢琴课为生,具有巴黎生活理念,是文雅而时尚的青年;他身体赢弱、容易激动、多愁善感,但又有趣、搞笑、喜欢嘲弄人,是有些古怪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亦难矣。 予生不能为画,而纵观古今名家之作,与其一时不得不然之变,始知法后能知无法。前辈有言,此道中尽可寄兴,其然欤?展读历代名迹,更觉其法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而其无法,如长天清水,茫宕无际。 吾社襄今古,选历代名家之尤者,道其生平事迹、画论理念、技法特色、前传后承,使览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知一画师而晓一代之画,读数十名画家之集,而知吾国数千年绘画文明之概况。
本书大体上是根据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集集》(布洛姆从安德森的《莫扎特及其空人的书信》中选出201封信,加上按语和注释)编译的。布洛姆的按语由汉译者作了增补。信中的夹注一部分是布洛姆的原注,一部分为汉译者所加。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汉译者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
电影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导演。导演不仅要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还要有效地管理好拍摄现场的工作。《电影导演大师访谈》采访了17位才华横溢的世界电影导演,通过访谈的形式展现了导演工作的职能与属性、电影分镜头的选择、电影场景的布设,导演与演员、摄影师、化妆师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以及如何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等。《电影导演大师访谈》还首次向读者揭秘近年来的经典电影的拍摄手稿、示意图、故事板和概念图等资料。 《电影导演大师访谈》适合所有电影爱好者、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对电影文化感兴趣的人。如果您想成为一名导演,书中多角度介绍的电影导演的创意构成和对视觉语言的运用方法将会让您受益良多。
《仇英评传》选取“吴派”画家当中雅俗合流、文人和工匠合流具典型意义的画家仇英作为传主,细致梳理画家仇英的生平经历,勾勒仇英从籍籍无名的工匠到名震艺坛的画家的成长过程,解决了不少仇英生平悬而未决问题的同时,还对书画市场的作伪风气,对市民消费的情色绘画大胆地进行了研究,公允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得这部《仇英评传》有了坊间众多“吴派”研究著作未有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