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展示了拉马努金短暂的一生及其身后所留下的使人着魔的、深奧的数学遗产。直到如今,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的秘密。拉马努金是印度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他写信给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哈代,请求这位学者对他关于数学的若干思想发表意见。哈代看出此信出自一位天才之手,就想方设法安排拉马努金来到英国。于是开始了一种有史以来最难能可贵也最富有成果的合作。
钱学森同志作为科学家的显著标志,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的成就。他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而且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多个领域。他参与创造的“两弹一星”等辉煌成就,是支撑起民族脊梁的创新之作。 总装备部科技委等编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内容包括在钱学森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研究、科学的战略谋划严谨的治学精神——对钱老的深切怀念、钱学森的科学精神等。
作者在《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中揭示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想象如何源于他叛逆的个性。他的成功源于对理所当然之事追问不休,对习以为常之物赞叹不已。他所拥护的道义和政治乃是建立在尊重自由恩想、自由精神和自由个体的基础之上。引人入胜的故事证明,创造力与自由密不可分。爱因斯坦是如何思考的?这个天才又是如何造就的?广受赞誉的书《富兰克林传》的作者艾萨克森又一次写出了一部极有价值的传记。上个世纪初,爱因斯坦等人开创了新纪元。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新世纪,我们的成功依赖于我们的创造性。无论那时还是现在,爱因斯坦的人生和个性都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陈源生》为中医学家陈源生先生医论、医著、医案及学术传承的总集。陈源生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汲取各家学说之长,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先生既善用经方,又不懈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更创制了多个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中对于危急疑难病症,辨证极为精当,用药简便灵动,方法自出心裁,每起沉疴于平淡无奇之中。 《陈源生》首次系统、全面地整理了陈源生先生大量的遗著,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先生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其传承,并特设附录,刊载先生的一些诗词及为他人著作所写的序言,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并可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珍藏。
《竺可桢全集(3卷)》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1300万字,—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19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0卷为补编、年表和人名索引等。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竺可桢全集(3卷)》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该书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叙述阳早、寒春的生平。书作者历时7年,从收集到的3万多张老照片中精心挑选出近400幅具代表的照片,并配上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汇集成书。书中透漏主人公由别样的背景成为世界公民、在美国迷茫无助之时到中国找出路,找到幸福真谛的鲜活故事,感人至深! 两位主人公于20世纪40年代毅然决然地从发达的美国来到落后且处于战争的中国,为全人类幸福与中国人民一起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夫妻日常生活的浪漫爱情观,爱事业、干实事的责任担当,以及专注于中国奶业、农业机械发展兢兢业业做事的工匠精神,都是值得当今社会学习和推广的典范。
汪德昭(1905.12.2O-1998.12.28),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所从事的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开拓我国国防水声学事业,制定了我国水声学的研究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领导实施了水下预警体系,完成了多种国防和民用水声先进设备的研制,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声纳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竺可桢全集(3卷)》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1300万字,—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19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0卷为补编、年表和人名索引等。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竺可桢全集(3卷)》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陈源生》为中医学家陈源生先生医论、医著、医案及学术传承的总集。陈源生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汲取各家学说之长,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先生既善用经方,又不懈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更创制了多个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中对于危急疑难病症,辨证极为精当,用药简便灵动,方法自出心裁,每起沉疴于平淡无奇之中。 《陈源生》首次系统、全面地整理了陈源生先生大量的遗著,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先生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其传承,并特设附录,刊载先生的一些诗词及为他人著作所写的序言,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并可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珍藏。
《眼睑整形美容外科学》一共有20章,除了介绍一般的眼部解剖和美学标准以外,作者宋建星、杨军、陈江萍根据个人长期的临床实践、体会并按照循证医学的规律,重点介绍了各种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操作的基本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术式选择、手术设计、手术方法、手术注意事项、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全书内容丰富,既有经典术式,又有各种新术式和专家们改良的方法与技巧,基本覆盖了眼部整形美容外科学领域的内容,而且有许多新颖观点,理论联系实际,融科学性、先进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全书图文并茂,为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附上了较多的实例照片,重点描述了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方法,力图使内容直观易懂,便于掌握,让读者看了就明白、就可以在实践中运用,以免读者多走冤枉路,是一部值得我国眼部整形美容专业的同仁们参考和借鉴的专著
冯·卡门、李·爱特生编著王克仁编译的《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讲述了:1963年2月18日上午,白宫玫瑰园里宾客云集。当代世界航空学界泰斗西尔多·冯·卡门站在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中间,等待接受一项美国科学家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殊荣—枚国家科学勋章。在几十位候选者中,8l岁高龄的冯·卡门以其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选。 在科学上,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大人物。有一次,有人请他把自己跟当代最的科学家们比较一下。他回答道:“如果说科学家就是具有创见的人,那么,您首先得算上爱因斯坦。因为他有科学创见。科学史上,恐怕只有牛顿比他领先;因为牛顿提出了五六个科学创见。而当代其他大科学家仅仅只提出过一个,充其量不过两个而已。至于我本人,我提出了三个,或许还多些,其实,可以算三个半。”
钱学森同志作为科学家的显著标志,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的成就。他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而且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多个领域。他参与创造的“两弹一星”等辉煌成就,是支撑起民族脊梁的创新之作。 总装备部科技委等编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内容包括在钱学森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研究、科学的战略谋划严谨的治学精神——对钱老的深切怀念、钱学森的科学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