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分为学校组织领导工作管理制度、学校行政综合工作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师生员工管理制度、学校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制度、教学文书写作范本等七编,每一编又具体分为若干章,从不同角度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 本书简洁直观,实用性强,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选制度内容进行调整,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可以说,本书实为学校管理者的案头书籍。
俗话说:—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果说学校是一把锁,那么打开农村小学、市区小学和窗口示范小学的钥匙是什么?它们相同吗? 如果说人是一把锁,那么打开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钥匙又是什么?它们相同吗? 如果说校长专业成长路径是一把锁,那么打开一般校长、校长和校长的钥匙又是什么?它们相同吗? 通过对十几年工作日记的整理,作者柯中明以讲办学故事的方式,在这本书《文化改变学校/好校长系列/走进广州好教育丛书》中告诉读者这把钥匙叫“文化”,是日读万字的文化自律,是关爱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尊重教师的文化自省,是引导家长的文化自新,而它的核心使命就是促使师生生命的和谐发展。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就是因为有了这把钥匙,心房就悄然打开,心花就悄然绽放!
本书结合学校管理的实践,以一位校长的视角展示了学校管理的工作内容、管理技巧、管理策略与方法,反思了学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展示了一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所见、所读、所思、所想言之有物,可读性较强,对于学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学校发展规划个案研究》主要讲述了,学校发展规划既是一种学校管理方式的更新,又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的过程,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力,并不断探索学校的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管理行动。
斯蒂芬·F.戴维斯编著的《校园作弊--如何认识和预防》从实践层面关注了校园内学生作弊的问题,包括作弊行为何以发生和如何预防、教师和父母如何看待学生作弊、预防作弊的临时措施和长期举措等。目前,学风浮躁、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滋长,严重侵蚀了学术肌体,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作为本除了从理论层面分析学生作弊的各种原因,更是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的图书,《校园作弊--如何认识和预防》自出版以来,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学术诚信问题的参考书。
这本《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由檀传定等人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经十分愤慨地反问:为什么养猪养狗都要有个兽医学,培育人类下一代这样重要的:E作却可以不要教育学?!具体到德育领域’,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课件制作这样的教学技术都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义,而培育人心灵的德育艺术却长期不在“教师专业化”的视野之内?!
《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讲述了:构建科学和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一直是教育评价研究者们的追求和梦想。与克服传统评价的主观性和炽热的“应试”潮流相匹配,二十多年来,人们一直沉迷于以测量为基础的“教育评价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反而忽略了对教育评价本质的深层次研究。发展性和多元化这两个关键词应是过去潮流的终结者、学校教育评价理论新纪元的开拓者及解决学校教育评价形式主义和不真实问题的推动者。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试图在学校教育评价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做出探索。我和唐安奎博士感谢《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中参考和引用的大量专著、论文等资料的作者,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列出了他们及其文本的名字。对大量佚名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贡献通过各种形式启发和影响了我们,在这里,虽不能一一写出
高等教育的结构重组,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市场化,将进一步促进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把教育资源当作大学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对教育资源作了广义的解释,是高等教育活动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条件,由此,我们提出,大学是高等教育资源的联合体,大学制度就是资源产权主体之间的契约集,教育产权是大学制度构造的基本元素,大学应该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本书在吸收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全书共分五章。 本书的逻辑结构是:章和第二章主要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讨论教育组织和人事问题,主要是研究如何构建完善的教育组织和选用合适的人才。教育组织及其成员是教育管理的主体。第五章主要讨论教育管理过程。教育管理过程是教育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组织和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决策、领导和控制工作是管理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