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美国自然奇观》、《音乐生动体现美国历史》、《美国折射出一个小型世界》、《发现美国的自然景观》等80篇有关文化问题的文章。
根据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理论,语言使用或语域(如register)是和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密切相关的。就“国际学术交流”课程而言,“国际”就是语旨,也就是交流的对象是国际同行,如学医的就是国际医学界的学生和科研人员,不是普通听众等。“学术”就是语场,即讨论的是关于专业学习和研究中的学科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一般校园话题或日常生活。“交流”就是语式,是学术口语交流。从语言角度看,学术语言和日常语言不同。由于学术所描述的是复杂和抽象的概念,涉及的是高级思维过程(包括对知识的评估、分析、综合和运用),学术语言无论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组织上都和日常口头语言不同。因此,国际学术交流的教学定位就比原先高校普遍开设的去语境的口语课程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他们专业学习和科研的
奥利弗是狄更斯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他是一个孤儿,不堪忍受棺材铺老板的压迫和折磨,身无分文逃到伦敦。面对险恶的人生和艰难的生活,他仍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抱着希望。凭着这种执着,他最终改写了命运,脱离了困境。 狄更斯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作品幽默生动,妙趣横生。
《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日语语言学研究入门)/考研系列》共分10章,主要阐述有关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领域入门、研究范围、专业课题的探讨与实践等问题。本书从单一的日语语言学研究扩展到语言学研究领域全貌,从语言学的视点阐述专业理论与应用问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5》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时代性和前瞻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等。每一单元侧重于讨论一个话题,但三篇课文的体裁不尽相同,体现文体的多样性。课文绝大部分选自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也有新世纪刚刚问世的作品。《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5》每篇课文控制在1000词左右,重点培养学生读、写、译的技能。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5》每个单元的开首均有Preview。Preview的词数在100词左右,言简意赅地点出本单元的中心主题,是本单元的导读篇,既可以用作预习,也可以在撰写本单元的summary时作为参考。
本书共五十八章,每章中英双语对照。讲述了一个人为了心中理想而为之努力终生的故事,本书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采用中英文对照版式,便于读者对照学习,品味语言之美;告诉人们理想的强大力量,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这个问题。
《土木建筑工程汉英词典》以数十部英文原版词典和一些国外新近出版的土建工程方面的图书为蓝本,同时参考了部分出版的相关词典,精心编译整理,共收录词汇约七万条。收词范围以土木建筑为主,同时收入部分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词汇。主要涵盖面为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机械、建筑施工、建筑装饰、道路桥梁、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市政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以及其他与土木建筑相关的专业,如气象、地质、勘探、河堤港口、交通运输、建筑电气、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牧业管理等方面的词汇。
《英汉双向口译词汇》注重实践性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汉、汉英口译的能力。为上海、北京、广州、厦门以及全国初、中、高级口译学习者或考生,高校口译及笔译教师,英语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等院校英语中、高级口译选修课的师生,国家人事部翻译证书考试应试者以及各类中、高级口译、笔译的爱好者,中学英语教师,中学生以及口、笔译爱好者提供一些口、笔译实践素材,以供学生学习,专家研究。该书的特点是:分类清晰,版块分明。既有考点词汇,又有联想记忆;既有词汇,又有短语。汉英、英汉相间出现,使读者赏心悦目。比较记忆、联想记忆能起到记忆功效。
《现代俄汉双解词典》收有基本词条七万余条,加上未列入正式词条的派生词约一万九千余条,共收入近九万多词条,其中有近十年来在社会政治、经济贸易、法律、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的新词和新用的旧词、古词约一万三千余条。 编者以俄汉双解作为词典释义的基本构架,意在避免由于两种语言词义差异而造成的单一中文释义的模糊和含混,提高读者理解、使用用词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书中所选用的例句丰富实用,且贴近当代生活。编者在中俄文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俄汉辞典中词语释义的某些不确切之处作了一些修正,在作中文注释时力求提供较多的对应性的释义。 本词典的附录中包括的世界主要地名、世界各国货币单位、国际单位制、常用缩写词。
本书为日语初级教材,有课文以及课后大量的练习。内容新颖实用,可以在短时间达到日语初级水平,适合学校教材及自学使用。
本书是机器翻译的入门导读教材,主要用作翻译专业本科生教程。本书也可供对机器翻译感兴趣,欲从事计算语言学、机器人语音对话、大型数据库自然语言查询等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或作为使用机器翻译系统的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机器翻译概述、机器翻译类型介绍、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理论、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系统、基于中间语言的机器翻译理论和实践、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理论和实践、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理论和实践、译文处理、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相关知识、机器翻译的资源及其建设、机器翻译评价以及机器翻译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等;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机器翻译当前最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并特别注意汉语的计算机处理问题。
本书收集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自2013年以来在“探寻世界名校之旅”途中所拍摄的近500张精彩照片,展现了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17个热门留学目的国百余所世界名校的风采。书中还用生动有趣的文字,与读者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名校历史与专业优势、引人入胜的城市与自然风光,以及作者本人在留学、教育等领域新锐而实用的观点。翻开这本聚焦名校故事的精彩影像集,广大读者,尤其是有志于逐梦海外的学子,可以在领略摄影魅力的同时,于书页之间遍览世界名校,开拓靠前视野,并收获关于家庭教育、出国留学、职业发展及人生规划方面的启迪与参考。
《吉檀迦利》英文版于1912年首次在伦敦出版后,轰动了西方世界。1913年因为这部作品,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诗集共收录诗人自己‘翻译’的诗歌103首,其中53首译自1910出版的孟加拉文本《吉檀迦利》,其余50首分别选译自《祭品集》(16首)、《歌之花环》(16首)、《渡口集》(11首)、《儿童集》(3首)、《献祭集》(1首)、《怀念集》(1首)、《幻想集》(1首)、《春收集》(1首)、剧本《旧学堂》(1首)。第95首是诗人根据孟加拉文本《祭品集》中的第89、90首合并改写而成的。英文版的《吉檀迦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作品,而是诗人采用删减、增加、整合的方法,对孟加拉原文诗歌进行的重新改写,是一种再创造。
《50天逐级突破·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5、N4、N3听力天天练(超详解修订版)》集合N5、N4、N3三个级别的初中级听力题型,逐级分段讲解,每个级别都配有多套模拟题,以供考生自测检验。本书由浅入深,全面覆盖听力考点,并且分段规划学习进度,按照50天规划,循序渐进地提高考生的听力水平。随时赠送光盘录音有日方听力录播专家完成,100%再现真题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