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亚瑟·克拉克曾说过,宇宙飞船是“人类数个世纪以来的执着梦想”,他还写过“我们有幸生在了能够实现梦想的年代”。这是一部记录了人类梦想轨迹的作品,宇宙飞船从概念一步步成为现实,其中无尽的可能性令人着迷。本书以时间为轴,通过航天史以及太空文化中的标志性事件展示了一部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宇宙飞船发展史:18世纪的热气球,20世纪初期的火箭实验,早期电影人眼中的太空旅行,冯·布劳恩在二战期间设计的大名鼎鼎的V-2导弹,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太空竞赛,航天飞机以及国际空间站的发明,X大奖宇宙飞船大赛,未来的星际宇宙飞船的设计……作者罗恩·米勒将带你一起回味太空旅行的浪漫过往,畅想星际遨游的未来图景。
本书结合信息、进化和计算对生物进化进行了阐释,证明了计算在进化中的核心作用,并将这套计算和进化相结合的核心机制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解释复杂生命、结构、组织和社会秩序的形成。这是一次正在进行的重大的科学认知范式的转换,它不仅会改变科学,也会改变人类对自身境况的认知。
本书介绍了宇宙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一些宇宙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神秘的宇宙、漫话地心说、漫话日心说、经典力学的建立和牛顿经典宇宙学、时空观的革命、膨胀的宇宙、宇宙大爆炸理论、恒星的形成与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本书还配备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题库和视频等教学资料,供授课教师使用。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通识教材,也可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学习。
揭开火星不为人知的历史,探索地外生命存在的痕迹。 从2011年好奇号探测车升空,到首批实地拍摄的火星影像,再到显示火星曾有水体存在的线索,《国家地理火星零距离》一书通过300多张清晰的图片、全新的地图,以及公布的好奇号任务关键科学家访谈,将好奇号的探索成果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书中许多首度出版的震撼照片,经由尖端的计算机分析技术处理、加强色彩,生动地展示出惊人的科学发现,引导我们思索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通过好奇号搭载的先进仪器,科学家利用遥控成像技术找到了火星上春日融雪的证据,并得以更进一步探索生命存在的可能。精彩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关于火星历史的全新观点,告诉我们火星如何演变成今日饱受侵蚀的荒凉景象、未来会如何变化,以及对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从这些全新发现中,
1968年,人类首次在太空拍摄地球的照片;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完成了“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象征人类使命的壮举。 《登月》是美国宇航局登月探索的图文编年史,航空航天作家皮尔斯 比索尼搜索了美国宇航局的哈苏照片档案库,披露了许多首次公开的珍贵照片,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全景呈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整个过程,最终著成了这本太空迷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