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嵌入式平台上进行深度学习推理时会受到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能耗等资源限制的挑战。本书从深度学习模型在资源受限的硬件平台上部署的角度,介绍嵌入式AI系统的基本概念、需求、挑战,以及其软硬件解决方案。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了边缘计算; 第2章介绍了嵌入式AI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第3章介绍了嵌入式AI系统的硬件解决方案; 第4~6章介绍了嵌入式AI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包括DNN模型的构建及实现、轻量级DNN模型的构建、模型轻量化方法及实现; 第7章介绍了DNN模型的硬件部署。本书提供了基于Python语言和Torch API的大量代码解析,并针对Intel系列和NVIDIA系列芯片的硬件部署分别进行介绍。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对深
本书聚焦于Hadoop、Spark、Flink等面向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将原理、架构、编程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统一从设计思想、体系架构、工作原理、容错机制和编程示例5个维度进行剖析。本书注重通过横向比较阐释该类系统设计的共性原理,帮助读者形成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 本书概述了分布式计算系统(第1章),根据应用场景的差异将分布式计算系统划分为批处理系统(第3、4章)、流计算系统(第7、8章)、批流融合系统(第9、10章)、图处理系统(第11章),并选取了各个类别中的典型代表。由于这些分布式计算系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本书也介绍了面向文件存储(第2章)、资源管理(第5章)以及协调服务(第6章)的系统。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
为了透彻理解Linux的工作机理,以及为何它在各种系统上能顺畅运行,你需要深入到内核的心脏。CPU与外部世界的所有交互活动都是由内核处理的,哪些程序会分享处理器的时间,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分享。内核不遗余力地管理有限的内存,以使数以千计的进程有效地共享系统资源。内核还精心组织数据传送,使得cPu不再受限于慢速硬盘。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将引领你畅游内核中用到的最主要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技巧。如果你的确想了解计算机内部的实现机理,那么作者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深入分析。本书针对具体的Intel平台,讨论了其重要特征,逐行剖析了相关的代码片段。但是,本书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代码的机理,还解释了Linux运作方式的理论支撑。 本书第三版涵盖Linux 2.6,从中可以看到几乎内核每个子系统都有相当大的变化,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 软考 )中的一个高级资格专业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考试。通过该考试获得系统架构设计师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中择优聘任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 本书由薛大龙教授担任主编,薛教授长期从事 软考 培训工作,熟悉考题的形式、难度、深度和重点,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书通过对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2012 20172018年的真题进行逐题分析和解答,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系统架构设计师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考试重点,熟悉试题形式,学会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更高效地准备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
本书结合大量实验程序和图表,通俗易懂地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硬件的基础知识,涉及进程管理、进程调度器、内存管理、存储层次、文件系统和外部存储器等。实验程序使用C语言和Python编写,读者可亲自动手运行程序,来确认系统的行为。另外,以图解的方式介绍各知识点,简明且直观,能够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读者只需对Linux基本命令有所了解,即可轻松阅读。本书适合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系统设计师、运维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等人士阅读。
本书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知识、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使读者可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结构组成,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思路方法,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上篇是原理部分,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ARM处理器和指令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编程技术,开发环境和调试技术,Boot Loader技术,ARM Linux内核,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基础,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和嵌入式GUI及应用程序设计; 本书下篇是实验部分,内容包括: 实验基础,开发环境建立,内核和模块构建,文件系统构建,调试技术演练,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网络设备驱动程序设计,MiniGUI实验设计和Android实验设计。本书兼顾教
本书以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例,详细介绍嵌入式硬件系统架构、嵌入式微处理器和系统核心电路接口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嵌入式软件架构、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移植裁剪和应用程序编写等相关知识及应用技术。全书共9章,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论、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与相应开发技术、嵌入式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及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Andriod操作系统及应用,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综合设计应用实例。
本书基于网络工程和应用实际需求,以广泛使用的CentOS Linux 7平台为例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的部署、配置与管理的技术方法。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系统安装与基本操作、系统基本配置与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进程与内核管理、系统和服务管控、性能监测与日志管理、网络配置管理、防火墙、安全管理、DNS与DHCP、网络资源共享、LAMP平台、远程登录与管理和KVM虚拟机。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涵盖了Windows 9X/Me/NT/2000/XP/2003中常用的网络管理命令,并收录了Windows Resource Kits和Windows Support Tools中的相关工具软件的功能。另外,本书还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命令的功能和参数,并针对具体应用列举了大量经典示例。这些都使读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书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可作为即查即用的网络管理工具手册,也可作为了解网络管理的参考书籍。 本书适用于系统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管理感兴趣的电脑爱好者。
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的胡先骕(1894-1968),江西新建人,出身世家,自幼聪颖,读京师大学堂后两度留学美国,获加州伯克利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教于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北大、北师大、清华等高校,为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领导和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学生物系、第一生物研究所,推动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创建和发展以及植物学教材、图谱、专著的编撰和出版。他是中国植物分类学之父和中国植物学会第一任会长。1948年与郑万钧联合发布“活化石”新种,轰动国际。 在新文化思潮的激荡中,胡先骕坚守传统理念,作为《学衡》主将,与胡适展开论战。平生广结文友,能诗擅词,获大师专家高度评价。《忏庵诗稿》由钱钟书代为编订,《歌》长韵
Windows PowerShell团队开发人员Lee Holmes在本书中提供了上百个测试过的脚本,让你可以使用这个新的工具。本书提供了150个解决方案,并结合一个简洁的基于Windows PowerShell 脚本语言和环境的任务进行介绍。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或需要一个快速解决方案时,可以快速地查找相关的指导。 Lee Holmes为你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忠告,使你提高工作效率。 你将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从自动执行日常任务、使用文件、事件日志、其他形式的结构化数据,到管理用户和复杂的Windows网络资源。每个解决方案都包含一些代码,并讲解了代码是如何工作的,以便你可以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类似的任务中。 本书包括: 管道、变量、对象、循环和流控制、字符串和非结构化的文本、计算和数学计算。 简单文件、结构化文件、支持Inter的脚本、列表、数组、哈希表、错误管理、环境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和核心的系统软件,因而操作系统课程成为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计算机应用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本书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实现原理、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并发程序设计,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操作系统;附录提供了全书知识点,并根据学习者类别列出了建议的BLOOM学习级别,供读者参考。本书配套的慕课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Coursera和学堂在线开放运营。随书提供配套的教学视频、电子教案、拓展阅读等教学资源。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操作系统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也是国防科技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系统软件,负责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并组织用户高效协调地使用这些资源。本书以多道程序技术为基础,以通用操作系统主要功能部件为主线,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设计等内容。包括:绪论,操作系统运行机制与用户界面,进程与处理机管理,进程同步与通信、进程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操作系统,保护与安全,系统虚拟机,Linux 操作系统实例。附录提供与课程配套的实验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配套有实验教材《Linux 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为任课教师免费提供电子课件和习题解答。
本书是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操作系统自学考试大纲》,为参加全国自学考试的考生编写的指定教材。本书从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机制、典型实现技术和算法。本书共分为8章,包括操作系统概论、操作系统运行环境与运行机制、进程/线程模型、进程/线程调度、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进程同步机制与死锁。 本书每章一开始有学习目标、建议学时、教师导读,每一章最后都有小结、知识点和习题,便于考生自学。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有兴趣了解和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的读者的入门教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本书全面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基本原理,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力求提供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工程、物联网专业本科生一本详细的综合性教材。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较新的技术,并添加了习题解析部分内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详细介绍及应用。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的主要部分,丰富的习题及实践环节确保了学生对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
本书以企业网络实际工作的任务为主线,主要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安全配置、IPv6配置和综合实训,内容采用了“项目-任务”的结构体系,从工作现场需求与实践应用中引入教学项目,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急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书是在作者数十年研究应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讲授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并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系统建模与仿真教材的成果凝练而成的。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应用步骤与实现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连续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学习和进化模型、基于Simulink的系统仿真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技术等。每章末尾均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与思考题,并在附录中提供了课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