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丛书》的一个分册。 《超声波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超声波在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内容包括超声波基础知识、超声波检测设备技术要求、声学参数测量方法、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技术、混凝土缺陷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报告等。全书内容密切结合混凝土工程检测实际,针对不同检测内容列举了许多典型工程检测实例。 《超声波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可作为混凝土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建筑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由Andrew w.Charleson所著,从对具体案例分析出发,分析了结构对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室内空间特征及细部设计的影响,并着重阐述结构的美学表现潜质仍然是建筑设计中最有活力的理念,并使当代建筑的前景更为丰富多彩。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有所裨益。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四章,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梁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书中详细讲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手算方法和手算公式,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以供读者学习参考。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王天锡:建筑审美的几何特性》内容包括建筑审美的几何特性、建筑在艺术分类中的位置、建筑的几何特性、关于削弱了建筑几何特性的建筑装饰、关于建筑体块表现出来的几何形体组合、建筑构图的几何特性、几何建筑观的确立与相应构图手法的探求——回忆片断等。
《绿色建材》系统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建筑材料的要求、绿色建材的研究和评价技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绿色建筑部品及其评价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评价;详细论述了水泥、混凝土及制品、建筑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石材制品、建筑用金属材料、建筑用木材制品、化学建材产品、建筑墙体材料及制品、建筑门窗、建筑屋面、建筑楼板等建筑材料及产品的绿色化制造技术和绿色化评价指标;系统介绍了水泥生产协同处置废弃物、建筑海砂的应用技术、建筑垃圾的绿色化利用,以及绿色建材产品的应用技术。融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本书适于从事建材及建筑领域教学、科研、生产、设计及管理等各类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介绍现代酒店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楼宇自控、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客房智能控制、数字安防、数字会议、公共广播及信息查询显示、智能节能技术等系统,各章均有工程案例供参考应用。最后以附录形式详细介绍了一个实例——五星级酒店智能化技术要求。 本书可供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方、工程方、业主方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沈保汉先生30年的论文论著选集,共分六个方面内容,一是阐述单桩极限荷载与屈服荷载的确定方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划分方法、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及静载试验曲线分析等;二是阐述等直径钻孔灌注桩、多节扩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后压力注浆桩、DX挤扩灌注桩、复合载体夯扩桩及群桩等的承载力评价方法;三是系统介绍“桩基础测试、勘察、设计和施工”、“深基坑工程”、“后注浆桩”、“桩基础施工”和“钻孔咬合桩”等5个技术讲座;四是介绍近20种新桩型的施工技术;五是详细地介绍20余种常用桩型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难点及常见问题与处理等;六是详细地阐述常用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支护结构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强度计算、基坑稳定性验算、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以及常见事故等。 本书体系完整,内
《绿色建材》系统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建筑材料的要求、绿色建材的研究和评价技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绿色建筑部品及其评价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评价;详细论述了水泥、混凝土及制品、建筑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石材制品、建筑用金属材料、建筑用木材制品、化学建材产品、建筑墙体材料及制品、建筑门窗、建筑屋面、建筑楼板等建筑材料及产品的绿色化制造技术和绿色化评价指标;系统介绍了水泥生产协同处置废弃物、建筑海砂的应用技术、建筑垃圾的绿色化利用,以及绿色建材产品的应用技术。融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本书适于从事建材及建筑领域教学、科研、生产、设计及管理等各类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介绍了钢包熔渣组成及与耐火材料的关系、钢包用耐火材料的选择,详细讨论了MgO-Al2O3即A.2O3-SP(MgO)和MgO-SP(Al2O3)系浇注料的设计原理、结合系统优公以及该系列浇注料的性能和应用问题,对特殊钢处理钢包渣线应用的几种重要耐火材料的选择或设计做了说明。 本书可供从事钢包耐火材料的研究、产品开寻、制造和应用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汇集了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各种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与常用数学等供计算时查用;并且采用矩阵位移法计算结构的方法,使计算过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供应用计算机计算时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及力学特性,单跨梁与水平曲梁的计算,连续梁计算,板的计算,桁架的计算,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井字梁计算,拱的计算,排架计算,刚架计算,结构实用计算法,结构静力计算常用数学等。 本书强调应用,有大量的实用计算例题,便于读者从中掌握计算方法,内容丰富、实用,应用方便。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及科学研究人员使用与参考。
本书介绍现代酒店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楼宇自控、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客房智能控制、数字安防、数字会议、公共广播及信息查询显示、智能节能技术等系统,各章均有工程案例供参考应用。最后以附录形式详细介绍了一个实例——五星级酒店智能化技术要求。 本书可供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方、工程方、业主方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全书共60余万字,分为12章。前五章的主要内容为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方法、组成材料、复合增强机制、制备工艺与检测技术等。后七章将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分为七大类,即金属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合成纤维复合材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共计30余个品种,分述了它们的配制原理、制备工艺要领、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应用范围以及开发前景等。 该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好、信息且实用性强。对我国从事纤维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设计、生产与应用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作为高校有关专业的课外读物。
本书是《水泥生产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水泥工艺外加剂技术,包括矿化剂、生料速烧剂、助磨剂、早强剂、激发剂和缓凝剂等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工艺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利用工艺外加剂生产特种水泥和绿色高性能水泥的相关技术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和启发性较强。书中不相关原理的阐述,同时列举了大量生产应用实例,适合水泥生产企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牛参考。
本书是根据我国新颁发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1)编写的。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章砌体结构材料;第2章设计基本规定;第3章无筋砌体构件;第4章配筋砖砌体构件;第5章圈梁、过梁及砌体结构中的特殊构件设计;第6章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第7章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第8章砌体结构设计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第9章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计算实例。 本书特点:每章除简要介绍砌体结构的基本知识外,还附有数量的计算例题和计算表格,可供土建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应用,亦可作为大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教学实践的参考书。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四章,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梁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书中详细讲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手算方法和手算公式,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以供读者学习参考。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橡胶、沥青为主要成分,加入助剂等材料,混合制成的有蠕变和自粘特性,并具有防水、粘结、密封、注浆浆料性能的一类防水涂料。常温条件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保持为黏性膏状体,可采用喷涂、刮涂、注浆等工艺进行施工,广泛应用于非外露建筑防水工程。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一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定义、性能要求和特点,组成材料,配方设计和生产,检测规则和试验方法,防水层的设计,防水层的施工,以及新的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新颖、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可供建筑防水涂料配方设计、生产、检测等相关科技人员以及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写,主要阐述建筑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与抗震概论,建筑场地与地基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单层厂房抗震设计,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简介。为便于学习,每章均给出学习提要、习题及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书中结合教学改革、国家规范和标准,以结构试验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试验概述、结构试验的加载方法和设备、结构试验的量测仪表和仪器、结构试验设计、络构构件的静载试验、结构动力试验、结构抗震试验、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试验数据处理等。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工程结构试验的专业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是按建设部2002年以后颁布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等编写的,贴近招标投标实战。本书系统地提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为了便于招标投标工作,按照土木工程施工顺序组织各章节的内容。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针对性;二是内容的完整性;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全书内容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总承包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施工总体部署、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垂直运输、脚手架工程、钢结构工程、玻璃幕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与精品工程策划、绿色环境保护。 本书可作为建筑公司、设备安装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咨询公司、评估公司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类及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近年来在外发展很快,是继预应力混凝土之后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学科的又一次飞跃。本书结合外发展,较全面地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与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增强机理,纤维混凝土的配制、拌合、浇筑及检验,钢纤维混凝土在不同工程领域应用时的结构设计方法,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以及合成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要点。书中还对有关的试验研究、工程实例和国外技术规范作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纤维混凝土研究的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