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沈保汉先生30年的论文论著选集,共分六个方面内容,一是阐述单桩极限荷载与屈服荷载的确定方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划分方法、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及静载试验曲线分析等;二是阐述等直径钻孔灌注桩、多节扩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后压力注浆桩、DX挤扩灌注桩、复合载体夯扩桩及群桩等的承载力评价方法;三是系统介绍“桩基础测试、勘察、设计和施工”、“深基坑工程”、“后注浆桩”、“桩基础施工”和“钻孔咬合桩”等5个技术讲座;四是介绍近20种新桩型的施工技术;五是详细地介绍20余种常用桩型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难点及常见问题与处理等;六是详细地阐述常用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支护结构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强度计算、基坑稳定性验算、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以及常见事故等。 本书体系完整,内
《树脂合成操作750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绪论、自由基聚合、共聚合、离子聚合、聚合工程的实施、缩聚反应、大分子反应与共混,主要讲述了树脂合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影响合成操作的各种因素。使操作者在操作时能方便地从书中查找这些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下篇汇集了750多例合成操作实例,它按聚合型合成操作实例和缩聚型合成操作实例编排的,其中反应了很多学者的独到思路和可借鉴成果。 《树脂合成操作750例》可供从事树脂合成的研究、生产、教学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为《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丛书》之一。该丛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技术,并以工程实用、兼顾适量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根本出发点,以指导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本书对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工程与工程要素、产品与技术、工程组织、工程设计、施工界面、施工工艺、楼字自动化工程施工准备、楼宇自动化工程施工要点、现场管理、调试总纲、空调控制的调试要点、调试资料的重要性以及运行维护。 本书适用于楼宇自动化工程设计、安装施工、系统检测、系统验收、系统集成、运行管理以及物业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用作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智能建筑技术培训教材。
本书为沈保汉先生30年的论文论著选集,共分六个方面内容,一是阐述单桩极限荷载与屈服荷载的确定方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划分方法、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及静载试验曲线分析等;二是阐述等直径钻孔灌注桩、多节扩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后压力注浆桩、DX挤扩灌注桩、复合载体夯扩桩及群桩等的承载力评价方法;三是系统介绍“桩基础测试、勘察、设计和施工”、“深基坑工程”、“后注浆桩”、“桩基础施工”和“钻孔咬合桩”等5个技术讲座;四是介绍近20种新桩型的施工技术;五是详细地介绍20余种常用桩型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难点及常见问题与处理等;六是详细地阐述常用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支护结构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强度计算、基坑稳定性验算、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以及常见事故等。 本书体系完整,内
本书是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之一,配合教材《结构设计原理》编写。本着从加强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本书编写了114道例题,并详细阐述了其计算内容、方法和步骤,本书是学生学习结构设计原理、加强应用能力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继续教育学院本专科学生及高职高专院校专升本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工程实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FLAC原理及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内容涵盖FLAC3D的基本原理,FISH语言入门指南及求解隧道及地下工程问题的基本过程,FLAC本构模型与单元,FISH语言及建模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书中重点介绍采用FLAC3D程序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行为分析的工程实例,包括双线铁路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分离式公路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和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分析及施工过程三维仿真分析。 本书是作者多年应用FLAC程序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分析的成果总结,书中给出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同时,本书附有所有实例的FLAC命令流程序,可供读者免费下载。
11G101及12G901图集综合应用丛书:平法钢筋算量依据《11G101-1》、《11G101-2》、《11G101-3》《12G901-1》、《12G901-2》、《12G901-3》六本图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构件、梁构件、剪力墙、板构件以及板式楼梯,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方便查阅。本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平面整体法简称“平法”,所谓“平法”的表达式,是将结构构件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件详图相配合,即构成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它改变了传统的结构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置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随着11G101系列规范
了解一座设计的建筑物,就像阅读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地品味。《建筑的弦外之音通过范例学设计》所分析的九座小房子,就是这样一些值得学习和思考的精品。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可以通过图纸把握它们的概貌,进而捕捉到其精妙之处,再琢磨、回味设计者的思考过程,获得启迪。而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来说,可以借助直观的图解和相应的介绍,快速地把握它们的精要所在。
本书以台湾与闽东南歇山殿堂大木结构为研究对象,將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现代研究、现况调查与匠师访谈资料相结合,就歇山顶的起源、分布,中国歇山殿堂建筑的大木结构与转交形式的源流发展,研究地区歇山殿堂大木结构形式与演化的进程,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分为引言、歇山源流考、歇山顶的构架、中国古代歇山殿堂大木结构发展、闽东南歇山殿堂大木结构特色与发展、台湾歇山殿堂大木结构特色与发展、结论七个部分,是海峡两岸大木构架比较研究,收集了诸多重要传统殿堂测绘图,绘制了许多重要歇山殿堂构架的三维立体图。
《智慧建筑》主要阐述智慧建筑的概念与理念,介绍智慧建筑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智慧大厦、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的建设。《智慧建筑》一共9章,章介绍建筑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对建筑智能化的影响。第2章阐述智慧建筑的概念,并介绍智慧建筑的特性、内容及分类。第3章、第4章进一步阐述智慧建筑的理念及其关键技术。第5~7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详细介绍智慧大厦、智慧社区、智慧家居三个类别的智慧建筑的建设内容。第8章介绍了一个典型案例。第9章对智慧建筑的未来科技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智慧建筑》具有观点前沿、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应用性强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可供建设与信息化相关部门、智慧建筑集成与施工企业等参考,也可作为本科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阅读材料。此外,本书还有助于对智慧建筑感兴趣的非专业读
本书共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截面的几何性质、剪切与扭转、梁的内力、梁的应立及强度和变形计算、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每章后有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土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