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菊编*的《建筑构造设计》一书共22章,分 上、下两册阐述。上册讲述了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 本原理、构造方法与使用材料,共10章,即建筑构造 设计概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层、地坪及阳台 雨篷,楼梯、坡道及电梯、自动扶梯,门窗构造,屋 预构造,变形缝的设计与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建筑 防震设计。下册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民用建筑构造的 一些特殊问题,共12章,即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 建筑声学构造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构造设计,太阳能 的利用,高层建筑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建筑幕墙构 造,大跨建筑及其构造,天窗的设计与构造,建筑工 业化,轻型结构构造,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构造。 以上内容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并插 入了大量工程构造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可作为高校建筑学、
《钢结构工程识图与预算快速入门(第2版)/建设工程识图与预算快速入门丛书》主要研究钢结构工程造价的基本规律,其目的是使从事钢结构工程的技术人员具备编制钢结构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按照“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实用性、创新性”的编写指导思想,吸收现已成熟的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和新方法,密切结合现行规范,突出反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在保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本书编写内容有一定的弹性,如工程造价案例难度有深有浅,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要求。 本书主要用于从事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用书,也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更可作为建筑工程相关岗位培训的教材与相关专业选修课的专业用书。
本书主要包括钢结构的特点及发展概况,钢结构的材料及其性能,钢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结构的连接,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钢屋盖结构,钢结构制作、安装以及钢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等内容。 本教材的编写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便于教学与自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掌握钢结构技术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本教材的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特别增加了钢结构施工图识读以及钢结构制作、加工等内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钢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意图,以期培养学生提高处理施工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可以用作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土建类设计、制造、施工、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多年结构设计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以工程实例分析讲解为满足建筑功能、造型要求时,结构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影响建筑功能、破坏建筑效果的阶段上,而应该提高一步,通过研究结构细节设计,比选各种应对策略,优化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并成就建筑之美。本书分共分5章:追求精细的结构设计、地下车库连续停车概念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主编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本科教学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等国家新规范进行编写。本书以结构抗震为主,同时介绍了结构抗风和抗火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抗震基本知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风计算与设计、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等。《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可用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研究生和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既反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也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部分*内容,并提供了构造设计、设计计算实例和工程应用等。
本书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10)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基础知识、平法结构钢筋施工图、基础构件、主体结构、板式楼梯等识图与算量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供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
《结构工程图例术语公式手册》依据《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103-2011等国家*标准,将工程中常用的图例、术语、公式一一列出,合理编排,加速读者查阅。 本书主要包括常用图例与符号、结构工程常用计算公式以及结构工程常用名称术语速查表等内容。可供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使用。
《建筑结构与岩土强制性条文速查手册(第2版)》供结构、岩土从业人员使用,并可供施工、监理、安全、材料人员等工程建设领域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系主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编写的算例,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场地勘察、结构时程分析的输入地震波选择、结构弹塑性推覆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大开间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隔震设计、钢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等十七章。其内容还涉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等。算例侧重于结构整体分析,规则性的判断和内力、位移的计算,尽量将规范内容具体化。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高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亦可供报考各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要求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编写的。本书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内容结合新规范,比第四版有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次修订由沈蒲生、罗国强等编著。
本书根据*大土木类钢结构课程(基本原理)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主要内容有:钢结构的特点、应用、发展和计算方法;钢结构的材料;钢结构的连接(焊接、螺栓和铆接连接),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以及拉弯和压弯构件和钢屋架设计等基本内容。章后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书末有附录。本书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论述上准确严谨,以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为依据而编写的。内容注重工程实际,力求反映钢结构的*发展。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构件截面小、有效空间大、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不但适宜于建造高层、大跨建筑,在多层民用房屋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具有较好的延性、韧性和耗能能力,是地震区多层民用建筑优先考虑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本书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以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等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多层民用钢结构房屋的建筑设计与构造、结构设计与构造,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内容包括:结构试验设计、加载设备与试验装置、量测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静力试验、动力试验、结构检测、地基及桩基础检测、桥梁结构试验与检测、路基路面现场检测等。本书在阐述传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的试验理论及方法,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阐明结构试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试验方法与技能,内容精炼,重点突出,适应性强。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工程结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本书按照工程的设计思路,围绕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安排各章节内容,并突出框架结构设计要点、难点。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篇。建筑设计篇包括总论、单体建筑、建筑构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结构设计篇部分包括结构设计前应做的准备工作,现浇楼板设计,楼梯、雨篷结构设计,一榀框架计算,柱下独立(联合)基础设计、PKPM软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结构施工图绘制。
本书的编写充分反映了现行规范和规程的要求,反映了近年来组合结构工程应用的现状。本书共5章,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方法、构造措施以及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新型结构。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研究结构倒塌的直接起因固然非常重要,结构防倒塌设计的重心应该置于更一般的倒塌原因的分析和对策上。然而,结构倒塌过程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进行结构的倒塌分析?什么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或阻断倒塌破坏由局部扩大到整体?人们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现行设计规范以概率论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还难以应用于防止结构连续性破坏这一设计任务。结构工程的研究者和设计者迫切需要在这一课题上取得进展。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高冗余度钢结构倒塌控制设计指南》一书及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料。本书由“设计”和“研究”两部分组成,在英文版和日文版中是分为两册印刷的,中文版则将其集为一册。整本书涉及对高层建筑钢结构和大跨度建筑钢结构两种体系的分析,但主要篇幅都在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