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石岩编写的《建筑设备概论(第2版)》根据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概述了建筑设备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阐述了基础知识、建筑给水排水、供热工程与热水供应、通风、空调及制冷等现代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为了便于读者掌握,《建筑设备概论(第2版)》对建筑设备工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也进行了介绍。 本书的编写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注重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理论分析,又尽量收入一些该领域*的技术成果:同时更突出工程上的实用性。为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本书的计算方法及引用数据全部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与规范的有关内容。 《建筑设备概论(第2版)》主要是为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与规划、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工程、建筑电气、建筑材料、建筑管理等建筑技术相
全书内容紧密围绕智能建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就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内容、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一般技术及发展动态进行介绍。全书共分8章,其内容为:绪论、计算机网络基础、有线电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物联网、数字城市。每章末均附有小结与习题供学生学习使用。书末附录给出了英文术语缩写对照。 本书在编写上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注重对内容的提炼,避免抽象的理论表述和复杂的公式推导;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注重新技术成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与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也适合相关专业的高职、专科学生使用,还可以作为主管部门对智能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教
本书为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以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的教材。 全书共分两篇十五章,篇为专业基础篇,包括的内容为:流体力学、工程势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和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篇为专业技术,包括的内容为: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空气污染控制、室外及室内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造化和燃气供应。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行业、建筑公共高州行业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2013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试题集(第3分册):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第8版)》紧跟规范、规程的更新,紧密结合考试实际,每年修订再版。2013年版教材根据新的法规、规范又进行了仔细修订,书中有大量历年仿真实际考题,是备考注册建筑师考生的辅导教材。
本书不是对历史成就的描述,而是结构工程师对有关专业问题的处理方式。17世纪伽利略首先将现代意义的科学引入结构计算,确定梁的破坏强度。18世纪工程师抛弃了“极限荷载”方法,并在19世纪初建立一个正式的设计原则——结构应保持弹性,并对分析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20世纪中叶以来,回到伽利略的极限强度计算,新定理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支持。本书涉及专业论题,采用非数学方式表达。它帮助工程师、建筑师和阅读爱好者了解结构设计原理。本书不是对历史成就的描述,而是结构工程师对有关专业问题的处理方式。17世纪伽利略首先将现代意义的科学引入结构计算,确定梁的破坏强度。18世纪工程师抛弃了“极限荷载”方法,并在19世纪初建立一个正式的设计原则——结构应保持弹性,并对分析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20世纪中叶以来,回到伽利略的极限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专业教学和施工实践经验,采用国家新规范、规程、标准和通用图集进行编写。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供暖系统施工;燃气供应系统施工;锅炉房设备施工;燃油、燃气锅炉设备选型与安装;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制冷系统的施工;建筑设备施工测试技术等。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建筑设备的常用工程材料、各种建筑设备系统管道和设备的施工安装工艺、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灵活运用到工程实际施工中。 本书可以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和专业实习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时的技术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张寅平和潘毅群等编著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材料选自美国暖通空调制冷机械工程师协会1999-2003年的4卷手册(ASHRAEHandbooks)。该手册每年1卷,4年一轮回,内容包括暖通空调制冷领域的基础理论、设备知识和应用情况,内容系统、语言规范,是暖通空调制冷领域难得的专业英语阅读材料库。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编者在选材上作了精当的取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共分四部分:部分(第1课-第5课)为基础理论,内容为热力学和制冷循环、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和湿度;第二部分(第6课-第8课)为一般工程信息,内容为热舒适、空气污染物和室内环境健康;第三部分(第9课-第14课)为暖通空调系统和设备,内容为暖通空调系统分析和选择、集中式制冷和采暖、分散式制冷和采暖、空气冷却和除湿盘管、颗粒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整体式空调
《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第2版)》包括:楼宇自动化技术概述,集散型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与网络控制系统,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火灾自动报警与控制,楼宇安全防范技术。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先进、系统和实用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修订后更加注重工程应用。 该书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师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作为“智能建筑”专题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智能楼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对现有的智能楼宇技术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有智能楼宇技术的基本概念,智能楼宇的供配电系统,智能楼宇的空调系统,智能楼宇的给排水系统,智能楼宇的安全防范系统,智能楼宇的消防系统,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IBMS),智能楼宇的综合布线,组态监控技术的学习和智能楼宇监控组态实训项目等。本书的编写以实用为原则,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减少了原有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部分。本书的特点是讲述透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教学。 本书可以作为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与仪器、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智能楼宇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
本书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精品课“楼宇智能化技术”为基础编写而成。全书共10章,系统介绍了智能建筑的概念,现场控制器及末端设备的原理和应用,智能楼宇工程的设计、编程、组态,消防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智能小区,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等。本书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教材。
根据《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试行)办法》(京建联[2017]83号)和2018年4月24日《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分类及编码标准》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和《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建标[2016]16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书以广泛使用的建筑防火规范的篇章结构为叙述的基本框架,按建筑防火性能和建筑设计功能进行分类组合。书目的排序由被动式防火到主动式防灾分为七章,即:导则,建筑耐火技术,建筑隔火技术,建筑防、排烟措施,火灾时保障生还的安全技术,消防设施的配置,防火救灾环境和建筑布局。每一章后面均有建筑防火设计性能分析和防火设计建议,还归纳了注意点和记忆方法。第八章汇总了常用防火设计性能表。设计和设审人员可直接使用此表查找所需的数据,可以节省时间。教学、科研人员可以从书中不同章节找到自己所需的更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性能分析的介绍。 书中除引用、整理建筑设计规范和其他文献资料有关表格外,作者还编制组合了一系列的设计性能图表。这些图表体现了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对专业教学和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自学考试来
《住宅科技》是为2006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次科技大会编写的科学技术丛书中的一册,记录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住宅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自发表之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重视和好评,特别是被淡忘了的早期研究成果重新得到认识和评价,对当前的住宅研究领域仍有重要意义。虽然本册的内容仅局限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家设计研究机构,但就其涉及的年代和领域、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却能代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住宅建设研究领域的一段历史。 住宅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被冷落到得到重视的境遇,折射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在中国住宅建设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全国人民的居住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的时候,有必要记住和重温前人栽树的功绩,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住宅研究与设计
本书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土建类专业的教材。全书共分15章,主要讲述了流体力学、热工学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热水、消防、采暖、燃气、通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书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注意与实践知识的衔接,突出以实用性内容为主,以学术性内容为辅的特点,理论知识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编写,充分体现实用性、针对性、简约性、及时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注重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程度,体现了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的特色,突出了土木建筑行业的特点。本书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并加入大量形象化的图例,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书中各章都附有思考题,可供读者复习巩固所学知
沈巍、张电吉主编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以及建标 [2003]206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等工程造价领域的*政策和法令编写而成。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计价方法,并编写了典型的工程案例。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规则相对照,使读者能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这两种在我国建设招投标领域并行的计价方式是本书的特色。此外,本书还对新规范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和案例分析。《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综述,工程量清单计价基础知识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工程造价依据,机械设备
随着公路建设的现代化,石方工程机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代石方工程机械已发展到高技术、高效能、多品种的新时代,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土石方机械构造与维修》试用教材,全书共三篇:篇为绪论、第二篇为土方工程机械,共计六章;第三篇为石方工程机械,共计三章。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现代施工土石方工程机械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装置及操纵控制系统等,并力求反映施工机械的现代结构特点。
黄志烨所著的《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共7章,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智能建筑及智能小区评价体系及系统的基础上,以小区智能化系统分析为主线,采用先进的决策及优化技术,建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评价体系模型。将专家角度评价和用户角度评价相结合、设计阶段评价和使用阶段评价相统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小区智能化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优选和改进,为开发商、政府相关部门及消费者提供评价住宅小区智能化品质的综合性工具,是对小区智能化性能认定、实现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的基础性工作,也对规范和发展小区智能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