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手册》由东方文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编,立足于新时代消防安全的要求,总结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并经过巧妙的编排与整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广大读者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有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上的设计,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1)以版为基础选定编写组和主编,请安全生产专业的美编原创漫画插图。(2)图文并茂,版式活泼。将采用问答的形式,并附有“法律提示”“相关链接”“血的教训”和“想一想”等相关知识模块。(3)采用双色印刷,增加图书图片清晰度和版式的活泼性。(4)内容简洁而全面,即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该行业或领域的常见的、基础的知识范围,同时每本书的内容更加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重新规划各书种重点内容,重新列纲编写,针对《安全生产法》的相关修订内容和指引方向,根据近年“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培训教育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市场和读者要求。丛书将每页都插入原创漫画,增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自辽代在此建南京城以后,金、元、明、清四朝均在此建都,而明清两代北京城的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范,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瑰丽的文化奇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市规范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的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设想、规划设计思路,重点阐释了北京规划建设在北京的政治、文化活动、经济发展、居民小区、基础设施、旧城的保护与改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应的互动关系。同时,对当前北京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北京五十年来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地震灾区城市供水应对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要点》、《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地震灾后建筑修复加固与重建技术手册》等资料,其内容涵盖“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废弃物处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道路建设”等诸多方面,以期为灾区全面开展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撑作用。本书对新农村及村镇建设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依据国家新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 20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2014)等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写,主要介绍了消防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应掌握的施工细节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火灾及消防工程施工基本知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 本书可供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当前,有关住宅建筑设计的防火规定,不仅分散于多个规范中,且存在差异。为此,本书按防火措施及用房部类将相关的同质条文并列汇总、提示异同、讨论总结。从而便于建筑师在防火设计与审图工作中,查阅规定、正确理解与贯彻执行。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附建式防空地下室和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单建式防空地下室设置的内部移动柴油电站。主要包括1×120kW移动电站(人员掩蔽部)、1×120kW移动电站(汽车库、专业队车辆掩蔽部)。战时为甲类或乙类工程的防护站、人员隐蔽所、物资库、汽车库、生产车间、食品站、人防通道等预制配套设置的内部电站。本图集供设计、审图、监理、质监、施工、工程管理、维护等部门人员使用。
王学谦编著的《建筑消防管理人员读本》共分十二章,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建筑消防管理法规,消防安全责任制和管理职责,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建筑消防技术措施,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消防管理,建筑用火、电气和重点工种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建筑火灾事故处置,火灾应急预案和消防档案管理等。 《建筑消防管理人员读本》主要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学习使用,并可作为各单位对有关消防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的教材。
《消防科技知识全书》笔者史月英总结了在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怎样解决、处理消防问题,怎样运用消防科技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理论知识分析消防科技案例进行了综合。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希望能给消防产品技术人员学习、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工作思路提供一定的帮助。
佟淑娇、郑伟主编的这本《城市防灾》是远程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共分5章,章是概述,主要介绍了城市灾害及其种类、城市灾害的类型及城市防灾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是城市主要灾害源,介绍了城市可能面临的主要灾害及其危害,包括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城市火灾、重大工业事故、地质灾害及噪声、交通事故等其他城市灾害;第三章是城市防灾策略,介绍了城市地震防灾策略、城市防洪策略、城市防火策略、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城市噪声控制策略及城市交通安全对策;第四章是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与编制,主要讲述了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演习等;第五章是灾害现场应急救护技术,主要介绍了灾害现场应急救护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城市供水管线作为生命线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城市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震后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功能保障。我国为地震多发国家,存在随时发生地震灾害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危险,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供水管线的抗灾能力较差,特别是不论新老管线都没有经过抗震设计便被铺设于地下,因此加强对管线的抗震研究对整个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从我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对基础性研究的迫切需要出发,结合我国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探讨和工程实用性并重为原则,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的其中两种管材——柔性接口塑料管及球墨铸铁供水管——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书对地下供水管线计算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水平作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