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艺术问题本是作为建筑本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运动的深入和分化,自包豪斯以来所建立起的那种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状况却有被“唯技术化”的倾向。因此,本书试图结合当代艺术的各种现象来分析与之相对应、相互动的建筑设计的表现形态。全书首先就当代艺术视野确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现代艺术成果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广泛渗透和运用为开端,进一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各种当代艺术流派人手,阐释厂它们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拓展建筑设计领域所进行的各种实践,并对其中大量的与建筑设计相关联的艺术手法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又讨论了当代艺术观念与当代建筑思潮之间的关系、艺术演变与建筑进程之间的关系。本书最后从艺术手法的运用、艺术观念的启
为什么中国文化会产生这样的园林?中国的园林何以成为读书人性格的写照?在《汉宝德作品系列·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中,作者从古代绘画、赋文、器物以及现存名园中,寻找园林精神的蛛丝马迹,勾勒出中国园林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映射出中国文化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文人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主要类别之一,本书从楹联、绘画、文学、历史等多个文化符号入手,从不同角度对文人园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既有《 释疑举例》致敬经典,又有对宁寿宫花园、可园、广东荔枝湾、扬州乔氏东园、影园等经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文人气息的分析,博采众长。阅读本书,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生不尽之意”的文人园林。
本书从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措施、城市设计立法、城市设计机构、城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管理技术等实践管理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一体化的传统特点,提出了作为城市设计行政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动态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涵盖之下的几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本书同时还对唐山市的城市设计实践做了简要介绍。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可供从事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供从事城市策划设计、科研的广大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主编。本书以风水的历史发展脉络、风水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环境生态、环境心理、环境美学、艺术设计两大板块为研究背景,再次基础上建构了绪论、结论及三块具有呈递关系的主章节。总结了从风水到环境艺术的必然规律,并提出环境艺术的作用机制、美术学特征与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