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而编写,共5章,分别是:总则与术语、新旧规范的对比、规范的延伸、《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应用、混凝土工程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本书对新旧规范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对新规范中相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引申和介绍,列举了相关的质量事故案例辅以说明,图文并茂、实战性强,可供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学习使用。登录www.cabplink.com,可观看本书更多授课视频。
本书为标准编制组编写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宣贯培训教材。本书内容共三部分:*部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要点说明;第二部分编制概况;第三部分欧盟(英国)标准钢结构施工偏差。 本书适合于从事钢结构工程的人员参考使用。
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代步工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其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数量及安全状况也正在成为世界多国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梯拥有量仅为34.6万台,到2017年底已达562.7万台,15年间增长了16倍多,且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由于电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开始对电梯实行安全监察制度,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多年努力,电梯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电梯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万台事故率呈稳中有降趋势。然而,近年来发生的若干起社会重大影响的电梯事故表明,电梯安全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应用详解与实例》一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建筑制图基本规定、板式楼梯的介绍和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及识图等。
本书是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之一,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岗位知识,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知识、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防范知识、安全事故救援处理知识六部分。下篇为专业技能,内容包括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组织实施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文件的编制与实施,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隐患的处置意见,项目文明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安全事故的救援及处理,编制、收集、整理施工安全资料等。本书主要用于建筑业企业、安全监管机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参加职业考核,也可作为专业院校的施工安全教学用书。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地面平面控制测量;4.地面高程控制测量;5.线路带状地形图与中线测量;6.专项调查与测绘;7.地面线路施工测量;8.地下隧道和车站施工测量;9.高架结构施工测量;10.轨道施工测量;11.车辆基地施工测量;12.磁浮和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测量;13.设备安装测量;14.竣工测量;15.变形监测;16.第三方测量和第三方监测;17.质量检查与验收。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3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勘察及建(构)筑物调查;5荷载;6材料;7衬砌结构计算;8隧道衬砌;9抗震设计;10防水与防腐蚀;11壁后注浆;12地层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13附属结构物;14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15工程监测。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一书主要讲述工程建设中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力求简洁、实用。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认证、安全和环境法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控制和伤亡事故处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本书*版于2013年出版,自发行以来,受到广大监理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推崇和追捧,并被部分省市指定为工程监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版累计印刷十次,共发行3.5万册。第二版在原《建设工程监理操作指南》基础上增加了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章节,调整和完善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并在附录中增加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和措施。 本书以新修订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为依据,系统介绍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和措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编者结合二十多年的建设工程监理实践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部分章节中列举了建设工程监理相应的操作示例,尤其对建设工程监理表格的填写提供了规范示例,并在附录中摘录了新修订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
《工程建设法规与案例(附光盘1片)》介绍了工程建设、从业资格制度、企业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工程建设其他法律制度(其中对我国即将实行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工程安全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范为全文强制性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运行管理。
本规程是对原河南省建设厅发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程》YJG37-1999进行的修订。修订工作启动以来,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省内多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监理企业;考察了相关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等;征求了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科研院校意见;并与北京、天津、江苏、浙江、重庆、贵州等兄弟省市监理协会、监理企业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参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结合河南省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经充分研究讨论形成本规程。本规程共14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项目监理机构及开工前监理工作、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合同管理、监理文件资料管理、组织协调、设备采购与设备监造、相关服务、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机构的
本书结合大量工程项目技术实践经验,讲述了BIM 技术与设备应用的结合,涵盖了项目设计、施工和运维。全书共分为8 个章节,第1~2 章主要分别从BIM 基础知识和Revit 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第3~4 章主要论述Revit 在给排水和暖通空调设计和建模分析,进一步从项目管理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对BIM 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和管理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第5 章主要论述BIM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设计;第6 章主要论述协同工作方式,特别是对碰撞分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7 章论述“族”的建立、插入、修改和统计的过程以及族与各种类型的建筑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第8 章以两个案例为对象研究整体的项目设计过程。本书适合BIM 领域从业人员,以及有意向学习BIM 技术的人员,也可作为高校BIM 课程的教材。
当前旅游综合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引领旅居生活方式的潮流,推进了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呈现出文化主题的鲜明性、产品开发的落地性、开发模式的品牌性、消费配套的全面性、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以及营销推广的创新性等特性。目前旅游界对此的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本书的理论研究与案例解读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本期的主题为 景区容量与游客管理 , 是旅游界、规划界的热点问题,研究上也有空白。本书收录的文章能给旅游、规划领域的人事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故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本书是专门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实际操作而编写的,目的在于为广大设计人员提高施工图设计水平提供一些帮助。本书共分三篇,上篇介绍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施工图设计常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和施工图绘制细节,并以70个举例说明施工图的绘制细节;中篇针对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近200个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设计人员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下篇介绍了5个比较规范的设计实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供设计人员临摹。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勘察;5.设计;6.地基处理;7.施工;8.地基及桩基验收检验;9.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和纠倾;10.使用与维护。
本结了300m级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及施管理括超高层建筑概述、施工组织、测量控制技术、高承载力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基础筏板施工技术、模架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幕墙工程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本书编写融合了中建三局工公司多年来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突破的技术难题及管理方法,书中所列案例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了相关章节的编写,是一部集300m及以上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实践经结为一体的专业参考书。可供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监理单位,超高层建筑材料供应商,超高层建筑设备供应商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标准编写过程中充分结合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文件封面及目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设计说明、布置图、节点详图、预制构件加工图、施工装配图、金属件加工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专项设计计算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本标准附录A为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细化和图样化表达的示例,可供专项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本书以*的标准、规范为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经验的运用;结构体系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还注意了知识的融贯性,即把设计、施工、验收等有机结合,突出整合性的编写原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火,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气体和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消防系统的供电、调试、验收与维护以及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本书可供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消防工程专业的教材。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2011-02-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