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管理;5.地基与基础;6.主体结构;7.屋面;8.外装饰;9.室内装饰装修;10.给水排水与采暖;11.通风与空调;12.电气;13.电梯;14.智能建筑。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增加了基本规定;3对原标准中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4增加了泊松比试验方法;5增加了轴向拉伸试验方法;6增加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强度试验方法;7增加了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方法;8增加了耐磨性试验方法;9增加了导温系数试验方法;10增加了导热系数试验方法;11增加了比热容试验方法;12增加了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13增加了硬化混凝土密度试验方法;14增加了吸水率试验方法;15增加了附录Fθ/θ0值和at/D2值的关系表。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编制计划(第四批)〉的通知》(建会标(2020)17号)的要求,由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施工设备与机具,灌注桩,倾斜灌注桩,咬合桩,岩溶灌注桩,逆作支承桩柱,清障灌注桩,低净空灌注桩,组合成孔灌注桩,钢套管灌注桩,安全与环境保护。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结构分析;5 设计计算;6 构造要求;7 构件制作;8 安装与拆除;9 爬升与作业;10 安全管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XX年X月X日起实施。(请注意,缺公告,实施日期待定)
为了帮助广大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和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同志共同张鲁风、杨崇俭等编写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实施指南》一书。本书严格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认真总结国内经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按照《标准》的章节顺序,对所有条文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和图文并茂的解释。
本书是以 人称叙述的,发生在员工自身或周围员工身上的事故经历,由“当事者说”“事故分析”“正确做法”三部分组成,汇集了七类发生在企业直接作业现场的典型事故案例。本书分为以下篇章:作业环境缺陷引发的事故、现场管理不善引发的事故、职业卫生管理与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引发的事故、应急管理过失引发的事故、安全风险管控不力引发的事故。 本书适合各单位用作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作为反“三违”的有力 ,通过举一反三,让员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不伤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自身的职业健康,构建安全、健康、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燃气质量;4、燃气厂站;5、管道和调压设施;6、燃具和用气设备。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1月1日实施。
《11G101-1平法图集应用百问(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主要依据*的规范、标准和制图规则进行编写,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全面介绍了《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图集应用的相关知识,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应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全书内容主要包括:11G101-1图集基础知识、柱构件、剪力墙构件、梁构件、板构件。 《11G101-1平法图集应用百问(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作为介绍平法技术和钢筋计算的基础性、普及性读物,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人员及钢筋工等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导用书。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安全作业与管理。
根据《关于发布中国钢结构协会 2020 年批团体标准编制计 划的通知》(中钢构协〔2020〕第 10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 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有关临时建筑钢结构工程生产、使 用及检测与鉴定的情况,参考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根据我国现有国 情,立足临时建筑钢结构工程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 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构件;6. 连接与节点;7. 主体结构;8. 围护结构;9. 涂 装与防护。 本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CSCS/T XX)归口管理,青岛理工大 学土木工程学院(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 777 号,邮 政编码:266520,yanwang2010803@163.com)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
本标准共分8章和11个附录,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原材料、分类及制作;5.设计;6.连接;7.施工;8.检验和验收;附录A~附录L。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委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经审查专家委员会审查定稿。 根据2020年11月5日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对本规程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和2020年12月6日送审稿审查会纪要给予本规程的评价,本规程系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标准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单元体装卸与存贮;5.单元体和构件进场检验;6.施工设备与设施;7.施工;8.工程验收;9.使用维护。 本规程某些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相关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5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 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7 标准贯入试验;8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9 静力触探试验;10 十字板剪切试验;11 水泥土钻芯法试验;12 低应变法试验;13 扁铲侧胀试验;14 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增加了基本规定;3对原标准中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4增加了泊松比试验方法;5增加了轴向拉伸试验方法;6增加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强度试验方法;7增加了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方法;8增加了耐磨性试验方法;9增加了导温系数试验方法;10增加了导热系数试验方法;11增加了比热容试验方法;12增加了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13增加了硬化混凝土密度试验方法;14增加了吸水率试验方法;15增加了附录Fθ/θ0值和at/D2值的关系表。
暂无内容简介。。。。。。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模型;5测量放线;6深化设计;7施工模拟;8预制加工;9进度管理;10预算与成本管理;11质量与安全管理;12验收交付。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桩身散射成像法;5动刚度法;6旁孔透射波法;7跨孔弹性波法;8磁测井法;9管波法。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危险性大,如操作不当或失误,易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设备、设施造成重大危害,容易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加强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提高其技能水平,对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