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了混凝土桥涵用钢筋等级;增加了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强化了混凝土桥涵的耐久性设计要求;补充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针对复杂桥梁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方法、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方法、混凝土桥梁应力扰动区设计方法;调整了圆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增加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确定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调整了钢筋混凝土及B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补充调整了构造设计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字〔2013〕169号)的要求,由同济大学承担对《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以下简称《规范》04版)的修订工作。本规范是对《规范》04版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颁布实施。
该文集由本院职工自2000年以来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705篇论文中精选汇编而成,内容涉及公路与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运工程、建筑与景观工程、岩土与测绘工程、管理与综合等专业类别。
本书是以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为依托,以为旅客提供“人性化”的集疏运服务、提高上海机场综合服务水平为主要研究目标展开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设施设计篇和信息技术篇。设施设计篇详尽阐述了浦东国际机场一体化交通中心概念的产生、功能定位、设施构成、系统规划设计与交通组织。信息技术篇主要论述了浦东国际机场交通信息一体化的功能构成、相应的关键技术应用。 本书附浦东国际机场客运快速道路系统交通仿真光盘一张。 本书不仅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同时可为其他机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本书对机场规划与设计人员,以及机场各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可供中国民航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是深圳市首条轨道交通快线项目,具备机场快线功能及市郊联络线功能,共投入29台盾构机,盾构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建(构)筑物众多、技术难度大。本书著作者全程参与了11号线的盾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搜集和整理了建设过程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本书共5章,分别介绍了深圳地铁盾构施工应用概况、11号线盾构施工技术、11号线盾构施工及组织管理、11号线盾构施工案例分析、11号线管理成效及技术发展展望。本书可供地铁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地铁装备制造等单位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导用书。
本书包括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理论概念篇、历史与未来征程篇、先进经验篇、技术创新篇、体验交通篇、全球交通篇、货运新型业态篇、城市交通篇、低碳交通篇等。全书从现代化的视角,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和组织方式的交互推动,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站位;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和世界科学、技术、文明进步趋势,勾勒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快速通达、畅美宜人、人人享有、兼行天下"的交通运输发展愿景,研究提出2030年和2050年两步走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作用和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以期供有关部门决策和相关交通规划研究借鉴。 本书可供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和感兴趣人士参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B06-200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农村公路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计算方法和计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