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原建设部于2007年批准实施的《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试行)》的实际应用经验,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相关经验和理论,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9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程建设风险等级标准;规划阶段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勘察与设计风险管理;招标、投标与合同签订风险管理和施工风险管理。 本规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的悬臂浇筑施工。2018-10-1实施。
本书稿为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团体标准,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发布。本标准由主编单位编写,并且负责内容解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是一个有六十年悠久历史的学术团体,它是由1953年成立的中国建筑学会南京分会和1952年成立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南京分会于1961年11月合并成立,隶属于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学会办公室(秘书处)设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学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全省各地市也均建有地方学会。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施工测量;6管片生产与验收;7掘进施工;8特殊地段施工;9管片拼装;10壁后注浆;11隧道防水;12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3盾构保养与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施工测量;6管片生产与验收;7掘进施工;8特殊地段施工;9管片拼装;10壁后注浆;11隧道防水;12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3盾构保养与维修;14施工运输;15施工监测;16成型隧道验收。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4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同时废止。
高填方刚性涵洞在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建设中的应 用非常广泛。由于高填方下刚性涵洞的受力特性复杂 ,现有的理论对填土-涵洞-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 理的认识不足,现行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铁路 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的线性土压力理论难以准确反映 高填方刚性涵洞的实际受力状态,导致涵洞病害屡见 不鲜。 陈保国编著的这本《高填方刚性涵洞土压力计算 理论与应用》系统地研究了高填方刚性涵洞与土体之 间的作用机理及高填方刚性涵洞受力性状的影响因素 ;探讨了高填方刚性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及其减载机 理和措施;提出了减载式刚性涵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 方法;给出了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原则、地 基处理的设计方法以及地基处理方案优选。 本书可供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水利水电专业、 岩土工程专业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及
本规程的内容是:1材料质量要求;2再生混合料设计;3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4厂拌温再生沥青路面施工;5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6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7现场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桥梁结构检测;5.桥梁结构验算;6.静力荷载试验;7.动力荷载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 188-2012·备案号J1475-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 188-2012·备案号J1475-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适用于采用透水砖铺装的轻型荷载道路、停车场和广场及人行道、步行街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订总则,增加术语一章;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单列一章,并增加分项工程检测评定关键项目及其要求;结合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调整了路面、桥梁、涵痌工程和隧道工程的内容;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增补了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独立成册发布;增被了环保工程的技术内容;开发了质量评定管理软件,对标准正文存在的问题和某些文字表述以及部分条文说明作了必要的修改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修订力求与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必将促进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道路;4桥梁;5隧道;6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综合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5.城市交通体系协调;6.规划实施评估;7.城市对外交通;8.客运枢纽;9.城市公共交通;10.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5.防护设计;6.防护监控;7.检验和测试;8.验收检验与移交;9.运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