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0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0〕132 号), 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以下简称“原规范”) 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设计、科研成果和经验, 充分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公路隧道相关标准与先进技术, 按照“安全、耐久、经济、节能、环保” 的指导原则, 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 1—2018) (以下简称“本规范”) 颁布实施。修订后, 本规范包括18 章和14 个附录, 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总体设计、建筑材料、荷载、洞口及洞门、衬砌结构设计、结构计
选题针对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自身功能不健全、 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脱节等主要问题提出 耦合发展 的理念。研究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交互耦合关系,揭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多尺度耦合特征、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开展枢纽分类研究,给出不同类型的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作用范围,初步建构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探讨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合理模式;研究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周边用地的合理配置;梳理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思路与流程;提出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指南以及体制机制保障建议。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共35分册,自1996年出版以来,方便了广大工程建设专业读者的使用,并以其“分类科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标准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对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陆续制订、修订并颁发了一批新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规范、规程对行业影响较大。为了及时反映近几年国家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标准局部修订情况,我们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内容变动较大者再一次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14册。修订的2003年版汇编分别将相近专业内容的标准汇编于一册,便于对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与管理。共分为5篇,分别为:概述、检测管理、现场取样检测、实体质量检测和常见质量问题检测识别。*篇概述,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检测管理的现状及检测发展趋势。第二篇检测管理,主要介绍了见证取样管理、现场材料验收管理、现场试验管理制度和规定、检测资料制度化与信息化管理。第三篇现场取样检测、第四篇实体质量检测,主要围绕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工程、系统工程和轨道工程等方面,详细论述检测依据、检测抽样要求、检测结果评价等。第五篇常见质量问题检测识别,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检测时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不合格原因分析,并在相应章节插入了大量工程实景照片和典型检测照片,具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 132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修订工作。 本规程是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以下简称“原规程”)的全面修订,经批准后以《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颁布实施。 本规程修订遵循布置合理、管控有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理,保障公路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修订后的规程包括1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1)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等3章。 (2)将原规程特大桥桥面和
本规范适用于优选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采用常规电机驱动列车的钢轮钢轨地铁新建工程的设计。2014-3-1实施。
本规范系由中交*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并在总结近年来公路桥涵施工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吸纳了其中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同时也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现了安全、耐久、节能的公路桥涵工程建设理念。 本次修订重点突出了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规定了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应遵守的准则、技术要求以及对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原则,并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协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