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灼华、王亚馥主编的《遗传学(第3版)》十分重视保持遗传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将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放在首位,从不同层次深入论述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新研究成果。 第3版根据遗传学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和适合教学实践的规律,对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精心调整和梳理,合并第2版中的第2、3章为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合并第14、15章为 基因表达调控 ,新增 表观遗传概论 行为遗传概论 两章,力求从不同视角展示遗传学各分支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前沿。教材配套数字课程(hnp://abook.hep.com.Cn/44557)涵盖与纸质教材密切配合的扩展阅读、习题答案、重要名词释义、遗传学相关网站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是纸质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补充。 本书可作为高等综合、师范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遗传学教材,
我们对于基因有着一种普遍的误解,似乎基因掌控着我们的命运。然而 的基因学方面的发现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尽管不同基因的不 质的确会对不同的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能削弱我们真正的自由意志。基因决定论只是在一些医学背景下才起作用,主要是一些精神病综合征。 本书指出,我们不是基因的奴隶。基因作为决定论只是作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而且 于一些特殊基因。对我们行为具有 大影响的是在科学之外的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世界观,它们将会对我们如何思考以及应用 近的基因发现产生重要影响。 本书让基因的真相变得 加清晰透彻,让读者不再为基因决定论困扰,而是积极利用自己基因的优势,避开自己基因的劣势,创造出 美好的生活!
《医学遗传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一 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广 泛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吸取了国外同 类教材的有益经验,在内容选择、编排体系等方面对 原有第2版教材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医学遗传学研 究技术和免疫遗传两个章节,将原DNA与遗传信息传 递和人类基因组学两个章节合并为一个章节,命名为DNA与人类基因组,还对其余各章节内容做了不同程 度的修改和调整,在每个章节的*后增加了约500个 字的中文小结,力求做到内容更丰富、详实,紧跟学 科进展,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熟悉常用的专 业英语词汇。本书从精英教育的特点、医学模式的转 变、信息社会的发展、国内外教材的对比等角度出发 ,在注重 三基、五性 的基础上以更新、更深、更 精的要求编写。
译者序 前言 部分 Sanger DNA测序 1 SangerDNA测序 1.1 Sanger测序的基础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未来 1.3 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机会 1.4 生物信息学是关键 1.5 下一步将往哪里走 第二部分 新一代测序:通往个性化医疗 2 lllumina基因组分析仪Ⅱ系统 2.1 文库的制备 2.2 簇的创建 2.3 测序 2.4 配对末端读序列 2.5 数据分析 2.6 应用 2.7 结论 3 应用系统生物公司(ABI)SOLIDTM系统:基于连接的测序 3.1 引言 3.2 SOLID系统概述 3.3 SOLID系统应用 3.4 结论 4 新一代基因组测序:454/Roche GSFLX 4.1 引言 4.2 技术概述 4.3 软件和生物信息学 4.4 研究应用 5 聚合酶克隆测序:历史、技术及应用 5.1 介绍 5.2 聚合酶克隆测序的历史 5.3 聚合酶克隆测序
本书主要以病例及解析的形式介绍儿童代谢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干预方法,介绍常见儿童代谢疾病类型及临床诊治规范。本书为学术中心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出版项目,该项目已经出版多部专著。本书内容为儿科领域热点之一,编写团队,具有儿科领域指导性。
医学遗传学(第6版)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逻辑性缜密,广泛适用于医学院校五年制不同专业及医学类研究生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概论、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人类基因组学与医学、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病、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群体遗传、肿瘤遗传、免疫遗传、药物遗传、行为遗传、发育遗传、表观遗传、辐射遗传、遗传病的诊断、遗传病的治疗、遗传病的预防及人类疾病的遗传小鼠模型,共21章。
医学遗传学(第6版)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逻辑性缜密,广泛适用于医学院校五年制不同专业及医学类研究生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概论、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人类基因组学与医学、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病、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群体遗传、肿瘤遗传、免疫遗传、药物遗传、行为遗传、发育遗传、表观遗传、辐射遗传、遗传病的诊断、遗传病的治疗、遗传病的预防及人类疾病的遗传小鼠模型,共21章。
医学遗传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中 活跃的学科,也是与人类生命和健康 密切相关的学科,本书着重于程序中教学要求的实现,并涵盖了医学遗传学三个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它强调了相应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了必须充分掌握的概念、理论、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基础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理解能力和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本书在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尽可能多地描述了新的发展。它可以用作 医学生,8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的双语教材。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教材是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理论课配套的实验教材。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及常用仪器使用、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五个部分。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这两门学科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对于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基因工程实验项目化教程》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全书选取L-天冬酰胺酶Ⅱ为目标产品,以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ansB)的克隆和表达为主线,按照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将相关知识和技能分解为前后连贯的9个项目、34项任务,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核酸分离纯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体外重组、重组子筛选和鉴定、基因诱导表达与产物分析、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基因工程实验安全与防护等。本书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同步提升,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 本书可供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类、生物工程类、药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制药技术类等相关专业使用,还可以作为相关企 参考用书。
本书以“基础性、前瞻性、实验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对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做了系统、翔实的介绍,并将遗传学的**进展适时穿插其中;同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较为集中和深入的讨论,使学生在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把握遗传学的发展全貌、动态和趋势。《BR》 全书共14章,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传递规律、Mendel定律及其扩展、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遗传重组、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细胞质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基因调控与发育、群体遗传与进化等。每章之前都有提要,之后附有思考题,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基因科学读物,旨在带领读者走进基因的神秘世界,理解基因原理,并探索其对人体、医学乃至未来的深远影响。本书从基因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基因与DNA的区别、基因组的构成、基因突变与进化的关系等基础知识。随后,通过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基因现象,如基因的起源、数量、遗传规律以及人工重组等,进一步拓宽读者的视野。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基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产前检查、疫苗研发、干细胞治疗等前沿话题,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对未来的潜在影响。通过这本书,读者将能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基因科学的精髓,从而 好地理解自己与世界。
本书遵循遗传学的发展规律,在 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补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绪论、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微生物遗传、染色体的变异、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基因表达与调控、群体遗传和生物进化、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人类遗传。 本教材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草业科学、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科学、医学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译者序前言部分SangerDNA测序1SangerDNA测序1.1Sanger测序的基础1.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未来1.3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机会1.4生物信息学是关键1.5下一步将往哪里走第二部分新一代测序:通往个性化医疗2lllumina基因组分析仪Ⅱ系统2.1文库的制备2.2簇的创建2.3测序2.4配对末端读序列2.5数据分析2.6应用2.7结论3应用系统生物公司(ABI)SOLIDTM系统:基于连接的测序3.1引言3.2SOLID系统概述3.3SOLID系统应用3.4结论4新一代基因组测序:454/RocheGSFLX4.1引言4.2技术概述4.3软件和生物信息学4.4研究应用5聚合酶克隆测序:历史、技术及应用5.1介绍5.2聚合酶克隆测序的历史5.3聚合酶克隆测序5.4应用5.5结论第三部分瓶颈:序列数据分析6新一代测序(NGS)数据分析6.1为什么新一代序列分析有所不同?6.2序列搜索策略6.3什么是击中,为什么它对NGS十分重要?6.4记分:为什么NGS的记分不同?6.5NGS序列分析的策略6.
摩尔根的《基因论》,为生物学实现新的理论综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但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还将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基因论》的出版问世,使得遗传学向生物学的其他学科渗透成为大趋势。 其主要内容为: 章到第四章,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作用,提出基因连锁群的概念及其交换机制;第五章到第六章,进一步研究突变性状的起源,探究突变性状和基因缺失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等位基因;第七章到第十三章,主要是对由染色体数目的成倍增加所得来的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进行探讨,此外,还对因染色体不规则增减而出现的异倍体,以及种间杂交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十四章到第十七章,对性别决定机制、性中型以及性逆转进行论述;第十八章到第十九章,回顾全书,并得出基因具有高度稳定性
摩尔根的《基因论》,为生物学实现新的理论综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但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还将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基因论》的出版问世,使得遗传学向生物学的其他学科渗透成为大趋势。 其主要内容为: 章到第四章,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作用,提出基因连锁群的概念及其交换机制;第五章到第六章,进一步研究突变性状的起源,探究突变性状和基因缺失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等位基因;第七章到第十三章,主要是对由染色体数目的成倍增加所得来的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进行探讨,此外,还对因染色体不规则增减而出现的异倍体,以及种间杂交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十四章到第十七章,对性别决定机制、性中型以及性逆转进行论述;第十八章到第十九章,回顾全书,并得出基因具有高度稳定性
本教材注重经典遗传学与现代遗传学的合理结合、遗传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科学结合,按照遗传学的内在逻辑顺序分章排序,全面、系统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6章,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菌和病毒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突变、基因组学、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与发育、基因工程。本教材适用于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森林资源类、食品科学类和动物生产类等相关专业遗传学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科生以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遵循遗传学的发展规律,在 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补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绪论、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微生物遗传、染色体的变异、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基因表达与调控、群体遗传和生物进化、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人类遗传。本教材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草业科学、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科学、医学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医学遗传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中 活跃的学科,也是与人类生命和健康 密切相关的学科,本书着重于程序中教学要求的实现,并涵盖了医学遗传学三个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它强调了相应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了必须充分掌握的概念、理论、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基础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理解能力和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本书在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尽可能多地描述了新的发展。它可以用作 医学生,8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的双语教材。
本书分为细胞生物学实验、医学遗传学实验、细胞-遗传综合实验、细胞-遗传整合实验等4个板块。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是遗传课程的重难点,实验内容涵盖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如何开展基因诊断等,与理论课密切相关,内容呼应。本教材从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等多维度布局实验内容,涵盖细胞与遗传学的多种经典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并增加了新兴的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系统性好,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能系统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专业特有的思维方法。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教材是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理论课配套的实验教材。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及常用仪器使用、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五个部分。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这两门学科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对于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主要论述了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章简单介绍了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等;第2-5章重点介绍了染色体的基本知识、人类染色体畸变、研究染色体的方法和染色体病;第6-8章介绍了基因A基因突变、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有关知识;第9-12章分别介绍了群体遗传学、基因定位、药物遗传学、肿瘤与遗传的有关知识;3-15章介绍了遗传病的诊断、防治和遗传咨询的知识;6-17章介绍了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有关知识。书后附有生物医学词库、遗传学相关词汇汉英对照。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附有大量表格、图解和照片,内容与程度均经反复斟酌和精心挑选,力争达到图文并茂,使读者易于理解并得到较强的直观感觉。是临床医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重要参者书,并可作为遗传咨询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