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 本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 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作者在8000余例腹腔镜手术和1200例机器人手术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外文献和学术成果,修订编撰了《泌尿外科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学》。《泌尿外科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学(第2版)》分两大部分16章49节,精美彩色插图1100余幅。分详细阐述了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相关器械和设备、腹腔镜手术操作基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特殊情况的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现状。第二部分系统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发展历史、相关器械和设备、手术入路的建立、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脊柱外科诊断与治疗原则指南(精)》内容相对突出的方面是对颅底区和上颈椎疾病的阐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骨科钛合金材料临床应用现状和未来进展。该书内容更加符合一线脊柱外科临床医生的实际需求。
学术研究往往很难应用在产品的设计落地上。作者根据切身的工作需要,从产品设计的本源出发,找寻帮助"产品改变用户行为”的科学依据。经过的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与实践体系。首次系统地诠释了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科学,让设计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本书基于用户心理与行为机制,结合公司的商业现状,本书介绍了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地进行产品设计。
本书从营养学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小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与营养和膳食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系统讲述,包括营养学基础、小儿各期营养和膳食以及小儿营养相关疾病。全书贯穿了儿童营养学研究的新知识,反应了该领域新发展动态,营养学的理论与儿科学临床实践在本书中紧密结合,包含营养学基础知识、小儿各时期营养和膳食以及与营养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本书能满足儿科临床和保健以及从事儿童营养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实用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总论篇,主要介绍腹腔镜手术发展史,常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及其消毒和维护,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腹腔镜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等。第二部分为内镜检查篇,包括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和腹腔镜术中超声检查术。第三部分为内镜治疗篇,以简明一致的方式,按器官命名来编写章节,包括食管、胃、肠、胆道、肝、胰、脾、疝、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内镜外科手术。每一节介绍一具体的腹腔镜手术,其书写格式基本一致,包括概述、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并发症、参考文献。手术技巧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按实际操作步骤进行书写,并配合彩照或插图进行说明。描叙过程中还突出作者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读者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实际上每一手术
本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从10章论述了骨科常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原则、操作技术、应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使用方法等内容。具体包括外固定支架生物力学,外固定支架与骨折愈合,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原则、并发症与防治、护理与康复,常用外固定支架的结构与特性,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多发伤与多发骨折、老龄骨质疏松性骨折、肱骨干骨折、肘部骨折、前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在掌指部骨折中的应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近端骨折、胫骨干骨折、踝部创伤、足中外伤、骨盆骨折及脊柱外科中的应用,外固定支架在小儿骨折、矫正小儿下脚短缩畸 形与肢体先天畸形中的应用,外固定支架用于关节融合术,胫骨截骨加外固定支架治疗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Ilizarov技术治疗踝关节创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源于整形外科学、皮肤科学、口腔科学、康复科学、中医学、眼科学等,因此现代医疗美容范畴主要包括了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眼科学和美容中医学等。 《医疗美容基础与临床》的编写旨在为医疗美容医师的培训、医疗美容专业教育、医疗美容继续教育提供一本教材,也可作为初中级以上各类医疗美容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编写的六个部分的内容包括:医疗美容概论、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帝、美容牙科学、美容中医学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相关政策与法规。本书将注重联系临床实际,同时反映医疗美容的进展,编入被公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做到简明扼要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同疾病分类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入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第9版临床修订本)》的出版,能够反映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治疗已经普遍微创化,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由高振利和刘庆祚主编的《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通过总结临床工作中治疗的数千例病例资料,对泌尿系结石的各种微创治疗技术进行总结,对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技术与技巧予以精练,以图对年轻医生的临床工作进行提示与指导。
本书是在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全国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美容外科专家编写的。作者查阅了外大量文献并总结了我国近10年的经验。全书共分30章,800余幅图,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美容外科的基础理论、诊断、各种术式和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评估等。本书阐述了美容外科学的定义、范畴、特点以及美容外科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全才目标培养的概念;总结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指出其适应证;特别注重介绍外科研成果和成熟的先进技术,介绍了组织工程、基因治疗、激光技术、计算机等高科技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重视相关学科知识为美容外科所用。总之,作者力求将本书写成代表现代我国美容外科水平的一部全新的美容外科专著,成为美容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美容外科工作者临床和教学实践以及
系统论是20世纪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而诞生的哲学分支,它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以科学为基础,但众所周知,科学不能推导出伦理,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医学伦理必然导致混乱。疾病诊疗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和患者主观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医学还有人文属性,与艺术有共通之处,但单纯人文艺术思想指导下的医学难以在技术上获得进步。系统医学,是将系统论用于医学领域。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
《膝关节运动医学常见疾病影像学图谱》一书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数十种膝关节运动医学疾病进行归纳总结,收集整理了大量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片,全面详尽地介绍了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在医学影像学与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深入研究和治疗膝关节运动医学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共分9章,包括膝关节解剖、影像学技术、半月板疾病、韧带异常、软骨疾病、构成骨骨折、软组织疾病等内容,力求做到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本书由王大平、雷益、肖德明主编。
《足外科临床解剖学》包含基础解剖和临床解剖两部分,全书共18章。 基础解剖,鉴于足与小腿的依存关系,系统介绍了小腿和足部的骨骼、肌肉、肌腱的形态与血供,关节结构与手术人路,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的分布,表面解剖与皮肤筋膜的解剖学特点,X线解剖和断层解剖,足的生物力学、胚胎发生和常见畸形。 临床解剖,体现了近20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在足外科的应用。结合修复术式设计,针对足部和小腿的骨骼缺损、皮肤缺损和肌腱韧带损伤等的修复,详细描述了各种邻近带血供组织办移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本着以临床实用性为主和手术操作的实际需要,以临床应用为立足点,特别重视了插图的表达效果,配有照片和线条图400余幅,供对照参阅。 本书是具有实践经验的足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和整形外科工作者有价值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也是
《阴囊外科》全书共分十六章。~4章为总论部分。在有关的组织胚胎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著作中,特别是医学院校的教材中,有关阴囊的内容,都是比较简略的。本书以较多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阴囊的发生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之后的阴囊的各种疾病的阐明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从第五章开始,是为各论,分别介绍阴囊常见病、多发病;大体上按照阴囊的先天性畸形、炎症、创伤和肿瘤等类别排列。此外,本书还包括与阴囊有关的性传播疾病、阴囊皮肤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与男性节育等。并对个别疾病,按照阴囊的胚胎发育以及解剖生理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全面详尽地加以介绍,深入讨论了阴囊各个疾病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其中既有编者各自丰富的临床经验,也介绍了外的进展和专业发展趋势。 尽管阴囊有许许多
《Basic Orthopaedic Biomechanics and Mechano-Biology》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力学经典著作《Basic Orthopaedic Biomechanics》的第3版,也是首次被译成中文版引进。本书版、第2版分别问世于1991年和1997年,早已成为世界生物力学界的。两位主编VAN C.MOW(毛昭宪)和IRIK HuISKES教授均为享誉世界的生物力学学者,VAN C.MOW现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院生物工程部主席、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乍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是全世界极负盛名的生物力学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RIK HUISKES教授现为《Journal of Biomechanics》杂志的书编。 本书较前两版内容有了重大的更新。多个章节如“骨折固定和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软骨和骨组织工程的生物力学原则”和“生物材料”均为全新的章节;而对其他多个章节内容亦进行了人幅修订,以反映骨科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脊柱外科是近10年来骨科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各种脊柱内固定技术是脊柱外科医生临床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各种脊柱内固定技术后,可以开展绝大部分脊柱外科手术。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简洁概括又比较完整。书中大量图片有助于读者理解。本书选择关键步骤配以图示,加上简要说明,使有基础的读者读后对其有个清晰的印象,很快便可以应用于临床,实用性很强。 本书适合各级骨科医生、研究生阅读,相信对大家的临床工作和专业研究会有所帮助。
本书共23章,详细阐述了膝关节置换外科的历史与发展,膝关节解剖特点、生物力学、假体设计原理与分类,现代人工膝关节系统的分类和选择,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误的措施及其注意事项,可活动衬垫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亚洲人膝关节置换术特点及其术后评估,特殊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骨高位和髌骨低位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膝关节置换术与翻修术,膝关节假体置入失败后翻修术,骨缺损翻修术,膝关节翻修术并发症,膝关节翻修术后效果评价,肿瘤保肢手术的人工膝关节应用,导航技术在人工膝关节外科的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和翻修创技术,膝关节置换外科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等,并附大量的精美图解。适合骨科,特别是
本书共23章,详细阐述了膝关节置换外科的历史与发展,膝关节解剖特点、生物力学、假体设计原理与分类,现代人工膝关节系统的分类和选择,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误的措施及其注意事项,可活动衬垫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亚洲人膝关节置换术特点及其术后评估,特殊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骨高位和髌骨低位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膝关节置换术与翻修术,膝关节假体置入失败后翻修术,骨缺损翻修术,膝关节翻修术并发症,膝关节翻修术后效果评价,肿瘤保肢手术的人工膝关节应用,导航技术在人工膝关节外科的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和翻修创技术,膝关节置换外科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等,并附大量的精美图解。适合骨科,特别是
“微创观念”诞生于外科学发展之初,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微创技术已不仅仅局限于切口缩短或器械的改良,而是与图像、信息、导航等多种技术相互整合的“高科技技术”,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技术领域。本书是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微创治疗为中心,综述了大量的外资料,总结了作者30余年来的经验和科研成果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六章,近20万字,附图173帧。内容涉及广泛,深入浅出,力求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微创治疗进行具体、全面,系统的描述。各章从不同角度来撰写,既有全面性也有其独立性,以满足各专业医师的要求。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新颖实用,图文并茂,密切结合临床实际,能满足各专业医师读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