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是一种疗效高,应用容易的针灸之学。有以下特点:穴位分布有一定脉络可循;穴位命名易于了解穴性及实用;董氏针法不拘补泻,操作简易而疗效更著;治疗注重五行及脏象学说;善于用针刺调理脾胃;善用棱针刺血治疗重病;注重时间节令与针刺之配合,以提高疗效。本书作者长期研究董氏奇穴,临床应用颇有心得。本书主要介绍了董氏奇穴在临床治疗各类肿瘤及疑难病的常用穴位和方法,依据中医脏腑理论、各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运用董氏奇穴针灸法刺激穴位直达病灶,提高肿瘤疗效,并通过部分病例来介绍中医针药治疗肿瘤。
本书内容共分为四部分。部分为概述;第二部分为各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第三部分为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不良反应及处理;第四部分为淋巴瘤分类、常用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组合、分期标准、预后指标、疗效评价标准等。本书内容立足于国内淋巴瘤的诊治现状,充分考虑到了治疗方案的规范性和治疗药物的可及性,旨在为制定符合国情的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本书具备实用和精炼两个特点,是对淋巴瘤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可作为临床实践的常用口袋书。本书适合肿瘤专业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结合病例,以肿瘤内科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肿瘤内科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肿瘤内科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还广泛涉及疾病诊治的*的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 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肿瘤内科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重点论述肿瘤放化疗的基本原则 强调了放化疗中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特别是在体外及体内试验中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放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毒副反应 对患者如何正确接受治疗、减免不良反应、更好地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本书旨在使放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放、化疗的相关问题-如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心理支持、疼痛治疗等。本书契合社会和病患需要 由在临床工作多年的放疗医生、化疗医生、物理师、技师联合编写 内容紧扣放化疗临床 采用问答等浅显易读的方式 为社会人群提供肿瘤放化疗所需的有关知识。
作为人类疾病 古老的医学奥秘,癌症备受世人关注。所有的癌症都起源于人体正常细胞,这是癌症特别令人恼火和反常的地方——它 初来自我们自身。癌症不是外敌入侵,而是一场内部叛乱。抗癌战争实为一场与我们自己的战争。 《癌症密码》汇集了医学博士杰森·冯关于癌症的研究结晶。冯博士结合大量实例与数据,指出了癌症研究史上前两种理论范式的不足之处,并以进化论的视角提出第三种范式,回答了 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癌症?是什么导致了癌症?癌症治疗的希望在何处? 我们对癌症的理解正在慢慢地经历一场革命。癌症的“种子”存在于所有人体内,但改变“土壤”的力量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本书由全国肿瘤学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编写,共24章,基于循证医学和各种诊治指南的基本原则,梳理了常见恶性肿瘤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对诊断要点、疾病分期、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而又简洁的介绍,方便临床医师查阅和掌握。第5版在秉承以往风格的基础上,特别邀请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的专家参与,增加了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帮助一线临床医师更好地掌握处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能力。
人类抗击癌症投入不菲然而结果不甚理想。本书作者提出了“癌症是一种代谢病”的全新观点。全书分21章详细介绍了这一理论的证据及相关临床实践。作者围绕癌症起源的争议现状、以往研究的癌症模型、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能量学研究、癌细胞的呼吸功能和引起癌细胞呼吸障碍的关键环节、线粒体的终极抑瘤性及其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等大量医学研究做了总结分析,提出癌症起源于代谢异常的观点,将癌症的问题定位于细胞质而不是细胞核,从而对现行的癌症治疗策略做出重新评估并研究设计了癌症代谢治疗的新方法??生酮饮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癌症预防,为当今抗击癌症提出了新思路。
本书是临床专科护理技术丛书之一,由上海多家医院长期从事肿瘤护理的护理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共分两篇:*篇阐述肿瘤护理总论,主要包括肿瘤护理特点,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诊断、预防控制,以及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患者的护理,肿瘤患者的安宁疗护及常见症状的护理。第二篇为肿瘤护理各论,主要阐述常见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分期、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此次修订,在第2版基础上,根据*的肿瘤治疗和护理进展,更新了各类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的临床分期;补充了诊断方法的进展、新的化疗方案、静脉通路管理策略;同时根据目前肿瘤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新增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患者的护理、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与病情告知等,以及症状管理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推荐方案。 本书可为肿瘤护理专业相关人员
本书是当今肿瘤生物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专著,作者从大量文献报道中梳理出已被认可的肿瘤研究理论,形成关于肿瘤发生发展的清晰理论脉络,将近30年来癌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而全面地进行了论述,帮助读者建立起肿瘤研究的科学理论框架和分支网络,深入理解肿瘤遗传学和肿瘤表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肿瘤研究和治疗的方向与挑战。本书第二版仍然与第一版一样,共分为不同篇幅的16章。第二版也继承了第一版所建立的理论框架。1~6章涉及的是当代分子肿瘤学的早期理论发现,这些章节变动较小,第7章及之后发生了重大进展的领域的相关章节更新较多。
《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精)》分为肿瘤各论篇,合并症与并发症篇和化疗不良反应篇三部分。垒部为个人临床经验总结,绝非坐而论道之作。创新与实用是本书韵鲜明特点,贯穿本书的每一章节。用中医辨证观点对现代医学治疗方案的去伪存真深度解读、肿瘤审西医理论结合临床效验的探索,以及对肿瘤中医治疗的新见解、新观点等都是本书的创新点,也是中医肿瘤学术的剖新点,丰富了中医肿瘤学的内容。书中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治疗手段都是临床验证有效的,相对捷效的。治疗方法简单易学易行;而且对临床诸多疑难问题,在本书和《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中均能找到满意答案,实用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精)》主要读者对象为肿瘤医生、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肿瘸患者及其家属。
本书系统整理总结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肿瘤防治的理论、实践经验和研究进展。包括总论、各论及肿瘤常用方药三部分,着重讨论肿瘤的病因、病理和中医辨证治疗法则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提高肿瘤疗效的方法和途径,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可能性,以及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治疗、康复与摄生等;并讨论了20余种肿瘤的现代诊断要点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肿瘤常用方药主要介绍肿瘤常用方剂,其中包括著者的临床验方,对各种抗癌中草药除性味功用和主治应用外,还对其主要成分和现代药理研究进行了整理,以及对肿瘤患者常用食物进行介绍等。
放疗靶区勾画的基本概念、原理,靶区勾画的重要意义,以及靶区勾画的重要方法。突出应用精准放疗技术,基于现代影像,进行精准靶区勾画,以达到肿瘤精准放疗的目的。本书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既有基于国内外指南的靶区勾画原则描述,又有放疗专家根据典型病例进行的实际靶区勾画示例,兼具有很高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相信本书将有力推动精准放射肿瘤学的发展,提高放疗医师治疗水平,造福广大肿瘤患者。书本对于不同组织器官的放疗靶区进行精准勾画设计,勾画过程设计,结合专家的实践经验和实用的真实图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内容系根据作者及其医疗科研团队十多年中医治疗肿瘤的大量医案精选汇编而成,包括人体五大系统中消化系统肿瘤的一百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的医案特别详细,包括每次开方的药物名称和剂量均如实详细记录,参考和研读价值非常大。本书的出版,可谓是中医临床大数据应用的一次胜利。非常值得广大中西医肿瘤科医生参考和借鉴。
《乳腺癌健康管理》一书是由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乳腺癌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集体编撰,精心打造的一部高质量的 患者的教科书、医生的科普书 。本书以全面系统、通俗实用的语言,全方面解读了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康复,并就乳腺癌患者面临的与治疗相关的骨健康、心血管及心理困惑等一系列问题,从现代医学到传统医学层层展开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轻松温馨的阅读中了解乳腺癌,建立更加完善的健康管理模式,并能够在阅读本书后获得国际*的乳腺癌相关研究进展,开阔眼界。此外,本书还记录了多个来自患者的真实的病例,揭示她们战胜病魔的心路历程,贯穿其中的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也是对医务工作者人文情怀再教育的过程。
本书系统总结作者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和疑难杂症的思辨特点、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以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药方法诊治且疗效显著的15种常见肿瘤为主,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肾癌、膀胱癌、脑瘤、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全书共分15章。每章详细论述1个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每章分4节,分别为该肿瘤的流行性病学研究情况;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作者建立的肿瘤诊疗及患者一体化平台中收集整理近5年该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治疗该肿瘤的选方用药特点,从中总结出的用药规律;诊治该病的思辨特点,选方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本书介绍乳腺癌的预防与诊断、治疗前须知、手术及其应对、化疗及其应对、其他内科治疗、放疗及其应对、辅助治疗、疼痛与应对、淋巴水肿的预防与康复、常见症状的应对、告知他人自己患乳腺癌的技巧、心理变化应对指导、学会与乳腺癌患者真诚交谈、家属协助应对、饮食营养、 性 福生活。本书融科学性、通俗性于一体,内容实用,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希望可以引起患者共鸣,力求能帮助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对乳腺癌发生、应对和配合各种治疗技术的、应对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和心理变化、营养摄入需求和中医中药调理。本书适合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原著序言 编写本书的机缘是Gregory Videtic博士建议我们物理师和剂量师团队为他所主编的《放射肿瘤治疗计划手册》第二版写一本姐妹篇,他主编的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肿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策略。在回顾以往的关于放疗计划设计的一些资料后,我们意识到现代放射治疗中的治疗计划设计缺乏规范性的教材。因此,我们编写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放射肿瘤治疗计划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姐妹篇,也是放射物理师和剂量师这个群体需要关注的内容。 原著《手册》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面提供了一些指导和要求,本书的重点是详细介绍实现这些要求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患者的定位、个体化组织填充物的设计、射野角度的设置以及逆向计划的优化方法。本书适用于每个参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人,包括剂量师、医学物理师和医师,有助于他们在开始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部分和第二部分概述了危及器官的解剖,对放射导致损伤的病理生理作了讨论,并提出了临床上器官体积的勾画方法及剂量约束条件。第三部分按头颈部、纵隔、腹部及盆腔部各个解剖区域提供了各危及器官的CT影像,以便于肿瘤放射医生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