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编撰而成,其中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的评估量表或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老年综合评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即老年人的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其目的是为广大的老年医护工作者提供一种实施老年综合评估的工具,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本书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及神经科合作编写的跨学科专著,反映了当前国际老年痴呆学的*进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IA)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病中心主任Jeffrey L Cummings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行为神经科学专家Alvaro Pascard-Leone教授鼓励和支持我们在中国推广这门临床交叉边缘学科,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我们希望本书出版能推动国内老年痴呆的行为神经精神病学研究的开展,终使患者受益。 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对痴呆疾病患者的行为功能障碍和神经精神病学功能障碍等方面的理解达成共识,以便更好地在临床上处理这些常见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通过改善患者行为功能障碍表现以提高患者家庭成员和关护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供神经精神病学功能障碍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适应临床老年痴呆学的快速发展趋势
《Brocklehurst 老年医学与老年学》是老年医学的经典著作,初版于1973 年,由John Brocklehurst 主编,故此得名。本译著为第八版,是2017 年出版的版本。全书分为4 个部分:老年学、老年医学、问题导向的老年医学、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和老年医学,共132 章。本书由国外资深老年医学专家倾力完成,全面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学的基本理论和进展。本书贯穿大量治疗手段和指南,某些特殊老年相关疾病的论述中包含了统计表格及工作流程图,其中更强调对衰弱的重视,各个章节均关注了不同领域与衰弱的联系和拓展,新增内容包括老年医学技术、急诊和院前医疗、HIV 和衰老,以及老年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远程医疗和环境构建。每章结尾处的“关键点”简明扼要地概括本章重点。
随着老龄化加剧,全球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总量不断增加,老年认知障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社区早期识别、干预与管理,是防控老年认知障碍或失智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策略》共9章,第1、2章主要介绍了老年认知障碍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材料与方法,第3~7章介绍了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理论框架、现状问题及机制分析,第8、9章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策略》对提高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衰老、老化、増龄性失能等对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密不可分影响的老年医学概念为基础,老年医学专业住院/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为大纲,通过以62 例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综合征、危重症的实际病例为切入点,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综合评估的方法、从身心两方面、遵循个体化、多学科联合、连续等原则对诊治老年患者实例进行规范剖析。本书凸显老年医学非同其他学科理念的特殊性于病例分析的全过程之中,强化训练临床医生在老年患者诊治过程中科学逻辑思维的特殊全面路径及诊治的特别注意事项,提出防范漏诊、误诊、误治及顾此失彼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从而提高各科医师对老年病例分析的特殊基础技能及处理老年疾病的全面能力与水平,更好地适应21 世纪社会老龄化高龄化的复杂高难度的特殊的医疗需求。本书创新性在于为老年
1世纪是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时期。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全国人口的8.8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法律高度。 老年医学是医学里比较年轻的学科,从美国医生Nascher抢先发售提出老年病的概念(geriatrics)至今有近百年。我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我国就开始对衰老机制进行了研究;直到1978年,不但老年医学和老年生物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等也应运而生。 然而,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们的老年医学发展还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以单个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单纯疾病诊治的传统模式,尚缺乏现代老年医学整体观,老年科医务人员的专科训练也还不足,尚无专业的老年
张奉春主编的《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风湿病学)(精)》主要包括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各种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改变、防治和预后,以及多种风湿病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