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乾凿度》有云:“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是宇宙天地万物形成的四个阶段,气、形、质具备,生命由此而生。《黄帝内经》是研究天道规律与生命规律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本书以《黄帝内经》原文为基础,分为上篇《素问》感悟、下篇《灵枢》感悟,所选篇章均为宇宙天地变化对人体生命规律的影响,同时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本书内容原创,思路独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借自然万物赋予十二条经脉有形之躯 描绘出精美灵动的人体“异界”地图 充满想象力的绘图将穴位的特性展示得逸趣横生 文字解说可帮助读者直观理解经脉及穴位的相关知识
《伤寒论》是中国六经辨证论治专著,和《金匮要略》互为姊妹篇,二者共同组成的《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突出成就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并阐述了外感病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书中共载有方剂113首,主治明确,配伍严密,药味精炼,因此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 为了 全面、 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我们对原著进行了编辑创新:首先,以历 影响 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并针对每段译文作出中医学简释;其次,通过引进现代化图表手法,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人都能读懂这本千古医学宝典。其次,对每一味药进行补充,立足于它们与古代文明的衍生关系,以言简意赅、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