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大量彩图介绍了临床常用针灸镇痛的经络和穴位,包括针灸的方法、入针深度和要点,约占全书总篇幅的三分之一;后半部分以大量解剖示意图的形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全身扳机点的分布以及镇痛范围,约占全书总篇幅的三分之二。书后附录部分除了对扳机点、常用镇痛穴位等进行索引外,还介绍了针灸穴位定位方法等。
本书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治神理论指导下针刺通小周天的方法。核心是以针御神,以神调气,或气聚丹田,以补元气,或通任督,疏经络,进一步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做到 气至有效 而治病;亦可以针演道,通周天,来养生延年。这是针灸学的灵魂,是*上乘的针刺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飞龙针法的灵魂,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法 真气运行法 以及与真气运行法相关的古代内丹术的练习方法;精选了飞龙针法中*为重要和常用的十八个穴位进行精讲,公布了作者发现的通小周天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公孙与阳池;精讲了八套针方以演示飞龙针法的应用。另外,介绍了古今流行的*常用的十二针方,公布了《黄帝内经》中人迎脉口脉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及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本书适合针灸专业人士及有中医理论基础者研习使用。
本书介绍了彭静山有关针灸方面的专著和论文等。本书整理者收集了彭静山发表过的有关针灸方面的著作、论文等,包括《简易针灸疗法》《普及针灸手册》《常见四种慢性病的中药及针灸疗法》《针灸秘验》《针灸十绝招》《眼针疗法》等,还包括彭老发表过的有关针灸方面的论文等50余篇。全书真实再现了彭静山著作的原貌,将彭静山有关针灸方面的内容全部呈现给广大读者,对彭老的原书,基本上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来。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医针灸、眼针疗法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是再版,全书内容除绪言外,共分四部分,共19 章:分别为针灸理论、《灵枢?经脉》篇病候与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及临床医案,另附醒脑开窍针法图片。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耳穴疗法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本书围绕耳穴的分布规律、机制、功能、操作方法等,通过一幅幅病例诊断照片、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直观地呈现了常见病症的耳穴诊疗反应,体现了耳穴治疗在健身、防病、治病中的应用,实用性强。
本书是一部治疗软组织损伤浅筋膜松解的特效医疗方法的专著。作者通过分析引起患者疼痛的姿势或动作中的参与肌肉来确定其中受损的肌肉软组织,采用超微针刀松解,运用四大理论(杠杆理论、弓弦理论、拉杆理论、链条理论)将深层的病提到浅层松解,将危险部位的病症提到安全部位松解。进刀深度不超过1cm,一般常规深度为0?2~0?5cm,使针刀松解达到无风险。因其进刀深度浅,作者发明了超微针刀枪,使针刀医疗变得更加简单,极大地达到了减痛的目的。超微针刀疗法疗效立竿见影、当面见效,不用麻药和激素,是真正的绿色疗法。
绪论概述了针灸学的概念和特点,全面阐述了针灸学的发展史、对外传播和 交流,归纳了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篇经络腧穴,主要论述了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介绍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的定位、解剖、主治和操作等;中篇刺灸方法,主要介绍了常用针具、针灸体位等基本知识,强调了常规针灸治疗量和针灸施术注意事项,重点论述了以毫针、艾灸为主的各种针灸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等;下篇针灸治疗,主要论述了针灸治疗作用、原则和临床诊治特点、针灸治病特点、针灸处方等,重点介绍了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以适应临床需要;附篇介绍了针灸研究进展,解释了古代人体部位名称,以适于现代针灸的编写思路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飞腾八法,选录了针灸歌诀。书后附三张 标准穴位图。
圆利针疗法是根据古九针中的圆利针针具的特殊形态和其作用为基础,以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理论为指导,对针具形态加以改进,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和运动学知识来确立针刺点,运用针灸的合谷刺针法针刺,从而形成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本版教材的主体结构为基础篇、技能篇、治疗篇,设置6个模块。使其更加突出针灸特色,体现教材个性。因此突出了技能篇的内容,特别是针灸技术方面的内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709-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使针灸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更为确切,针灸技术操作更为规范标准;腧穴定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对十四经穴(362个经穴)及常用经外穴(35个经外穴)进行标准化定位,使腧穴定位更加标准和准确;常见病证的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4)《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常见病的定义、诊断及证候分类进行规范的准确描述.
王居易教授是有名经络医学专家,从事针灸临床、研究、教学工作50余载,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经络医学诊疗思想,为经络医学理论发展做出很好贡献,特别在经络理论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方面颇有建树,在靠前外经络医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由王居易教授亲自讲解其具有代表性的125例针灸医案,兼有其入室弟子的学习心得。每则医案按照不同诊次进行介绍,其中初诊以主诉、症候、经络诊察、辨经、选经、选穴的思路给予详细介绍,并在每个医案后加以解读。在具有共性特点的一类疾病医案后附有诊后絮语,内容涉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某些特殊诊疗方法、某些穴位的特殊循摸方法、对主症症候结构的分析要点或诊疗过程中的趣闻轶事等。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医案记录翔实,解读精彩,内容丰富,适合针灸科医生、针灸专业
本书共分为四章。*章主要将庄礼兴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调神针法学术观点,包括其渊源、传承、内容、操作方法以及临证应用变通加以论述;其次,借助近十年来科研工作的平台,将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形成较规范的方案;将针灸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脑病的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二章主要精选近年来庄礼兴教授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选择治疗方法可行、临床疗效较好的部分内容加以分析讨论,使之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为医案医话,是庄礼兴教授的讲座、小讲课,通过学生将口述笔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还有临证过程中学生的跟师笔记,择其精华整理而成。第四章是学生将庄礼兴教授的临证经验和治疗方法,或进行验证,或加以发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论述。
《中国针灸全书》是一部大型,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性工具书,分为上篇、下篇与附篇。上篇概述针灸发展史,基础理论,经穴名称,出处,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验方与现代研究等内容。并汇总古今常用针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对多种针法内容予以规范。又新增刺灸法操作量学要素及临床常用的腹针疗法、小针刀法内容,体现了针灸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下篇:重点介绍了针灸辨证、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对近200多种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进行规范详尽描述。附篇:对针灸学古今集锦、集历代文献之精华和诗词,歌赋于一体。起着括约全书及画龙点睛的作用。尊古而不泥古,据典而不囿典,并配合近千幅图表,让读者阅读更加直观。
本项目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岭南中医药精华书系》的子项目。本项目荟萃岭南特色鲜明的中医技法成果,展示其秘验精华,填补岭南中医药和文化研究空白。《岭南陈氏飞针疗法精要》所载技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灸的里程碑。
校注》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辑录针灸源流、针灸手法、认症定穴、五脏俞募会穴、奇经八脉、络脉、各家治疗经验及歌诀等;下卷记载寻穴诸法。并载十二经图、穴目及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等。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对初学针灸者于临床时有参考价值。
《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第二版)》主要介绍了“国家973平衡针疗法颈肩腰腿痛的基础研究”重大理论成果,明确提出了大脑中枢调控理论和基因程序修复理论。通过基础研究证实,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的时间45‰秒,为几千年的针灸医学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撑。大量神经递质、免疫物质的释放,为临床三秒钟见效提供了物质基础。
本书系浙江省名中医陈雷主任从医30余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通过七大类共70余种临床常见疾病,系统提炼陈雷主任做过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针灸的独特理论观点,并以案例的形式完整体现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思维与特点。 融通古今,贯通中西,望本书能够促进名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做出贡献。
本书依据焦顺发手稿整理而成,主要讲述了焦老近50年在头针发明、研究、运用中对《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解与分析。全书共五部分,先从中医的脑、中医的神、筋终针、破千古针局等维度进行了透彻阐释,然后列举了焦氏头针经典医案,其中既有国内医案又有国外医案。本书视角独特、推陈出新,论述通俗严谨、幽默风趣,给人以启发和点拨,适合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头针等专业的教师、医师、医学生参考研习亦可供中医药爱好者翻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