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绪论,药物的发现,设计与开发,受体,酶,酶的抑制与失活,作用于DNA的药物,药物代射,前药和药物传输系统共8章内容。 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历史的发展及新药的创制与有机化学有密切相关。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药物的化学合成自不待言,药物化学中的许多原理也是从有机化学发展而来,迄今仍保留着有机化学的印记。近30年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介入于新药创制,在策略、技术和方法上与传统药物化学的融合,虽然在程度上改变着新药研究的模式,但有机化学仍是药物化学重要的基石。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在治疗药物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分子设计、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分析以及药物与生物靶标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都涉及了大量的有机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原理与方法。缺少有机化学原理和方法的支撑,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难以发
本书是《常见病合理用药丛书》之一,面向广大群众普及腹泻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内容包括腹泻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预防等。治疗方面重点介绍腹泻的药物治疗,包括治疗的原则,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剂量、疗程、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及某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泻的药物治疗。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腹泻患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更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年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约l38克,而美国仅l3克。据统计,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高达74%。另据l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细菌感染占疾病总发病数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 作为重要的“创收手段”之一,抗生素与激素、维生素、输液一起被称为某些医院的“三菜一汤”。2011年5月,国家发布《全国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三级医院抗生素种类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只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经过培训,才能获得抗生素药品的处方权;临床使用的高级抗生素须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