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是靠前有名数学家波利亚论述中学数学教学法的普及名著,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他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是他专门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后的结晶。《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的核心是他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一张“怎样解题”表。作者在书中引导学生按照“表”中的问题和建议思考问题,探索解题途径,进而逐步掌握解题过程的一般规律。书中还有一部“探索法小词典”,对解题过程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做进一步解释。
本书是为了纪念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利亚·普里戈金而作,集纳了普里戈 金晚年的数次演讲和谈话内容,详细记录了普里戈金的生平简历。书中探讨了普里戈金在非平衡 物理学、时间在复杂性认识论中的作用,以及生命与因特网方面的观点和思想。
本元素周期表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示,A面为元素性质表格,主要是原子量、电子构型、摩尔体积、原子半径、靠前电离能、晶体结构、电负性、电子亲合能等数据。B面以彩色插图形式表示本元素拥有代表性的应用或性质,并
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在南极冰盖点(DOME A)建立昆仑站。 这是人类探索环境和自然征程上迈出的新一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政治意义,内陆队28名队员经过重重艰险,胜利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国家任务。内陆队随队医生毛一雷用录音笔,真实记录下了这段传奇经历…… 艰巨的一次南极科考行动的全过程,甚至生活细节; 队员们在各种不可预测的艰险面前的勇敢顽强,以及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