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该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它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 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技术,在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述。 《天工开物》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本书是中国科技史料中内容丰富的一部著作,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他一生的活动时多方面的,其思想也是非常庞杂的。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科学工作和哲学思想的评价有所争论。《爱因斯坦文集》的编纂就是为了进一步开展爱因斯坦研究和讨论提供一手的材料。本书收录了爱因斯坦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一般自然科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自己写的文章、讲稿和通信,也包括别人写的爱因斯坦的谈话记录。此外,还收了几封别人写的有关的通信,作为附件。
本书包含MATRIZ(国际TRIZ协会)二级认证大纲中所要求的所有内容,其中基于过程的功能分析、基于过程的剪裁、特性传递、物场模型和标准解、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工程系统S曲线进化趋势是MATRIZ二级认证所要求的内容,初始缺点的识别、基于TRIZ的专利战略是作者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经过了大量项目的实践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本书摒弃了复杂的专业案例,而代之以通俗易懂的丰富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现代TRIZ理论。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畴、同调代数以及层。模论方面主要介绍自由模、投射模、内射模、平坦模以及Hom与张量积;范畴论介绍了函子、自然变换以及Abel范畴;同调代数的内容包括导出函子、长正合列、Tor及Ext;层论部分主要介绍层的上同调。本书有大量习题,由易及难,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与提示。本次修订除纠正第一版中的一些排版错误外,还做了少量的修改补充。 本书适合数学以及数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大学生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从存在到演化》对耗散结构理论作了简明扼要又较系统的介绍,是一本关于耗散结构的入门书。不可逆性及时间在描述物质世界深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该书的主题。作者认为,不可逆性可能正是有序的源泉、相干的源泉和组织的源泉。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存在的物理学,包括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中篇是演化的物理学,包括热力学、自组织和平衡的涨落;下篇是从存在到演化的桥梁,包括动力论、不可逆过程的微观理论、变化的规律、不可逆性与时空结构。
科学研究在发表之前是不存在的,好的写作会增加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 而且发表是进行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 本书旨在帮助STEMM研究人员,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科研人员,写出可供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与研究有关的文本,如博士论文、技术报告或会议摘要等。 作者提出了 逆向工程 的写作方法,该方法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与STEMM研究人员通过解构不同学科2500余篇已发表的研究论文而合作开发,一步一步教读者如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并提供了有效操作这些模板所需的写作工具。 本书结构清晰、叙述简练、重点突出,用简洁而清晰的例子详细讲解了如何写好一篇论文的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摘要和标题等部分,同时结合写作内容阐述相关的语法问题,教会读者如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但我们依旧孤陋寡闻。无知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不学无术却引以为傲的风气大行其道;阴谋论和伪科学甚嚣尘上;人们轻易接受假新闻和反复出现的谬误,并形成了坚定的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生活在无知中。未知事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本书中,哲学家德尼科拉探讨了无知,展现了无知的丰富性、持久性以及带来的后果。 本书旨在理解无知,乍一看有些自相矛盾 未知事物怎么会变得已知,同时仍然是未知的?德尼科拉认为,无知不只是一种缺乏或虚空,它与知识有着动态而复杂的相互作用。他采用广泛的哲学方法,使用住所、边界、限度和视界作为隐喻,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无知,并描述了滋长各种无知的文化。 无知既不纯粹也不简单。无知既是指责和祸害,又是辩解和护身符。本书对无知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思
羽毛是演化中的奇迹,它涉及空气动力学、绝热、欺骗和引诱。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0亿年前,然而有关它的故事,却尚未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本书中,生物学家托尔 汉森详尽地搜罗了自然史中关于羽毛的故事,在演化的历史时空里,羽毛被用来飞翔、保护、吸引和装饰。在综合了古生物学家、鸟类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学家甚至艺术史家的研究成果后,作者给出了一个问题:羽毛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工程师将羽毛视为目前发现的*有效率的隔热材料,而且它们还是生物学上不断争论的根本所在。羽毛不仅让猫头鹰飞起来悄然无声,而且能让企鹅在冰面上保持干燥。它们还被女王、弄臣和神职人员用来作为身上的装饰,以及用在从宪法文书到小说的页面装饰。而书中要探究的就是这些美丽而吸引人的羽毛。
牛顿说光是"粒子",惠更斯说光是"波"。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17世纪以来,在以牛顿《光学》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光论》为代表的"波动说"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200余年的大论战 《光学》与《光论》是物理学史上两部代表不同学派的伟大著作, 波动说 和 微粒说 的论战长达200余年。这两本书作为科学史上的两个典型案例,对于今天青少年读者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对于科学真理的深刻认识,具有方法论上的重大意义。 但从书名上看,书店在上架时经常将其放到物理学著作和教材类,极大地影响了读者购买。根据书店反馈意见,拟将《光学》与《光论》分别更名为《牛顿光学》和《惠更斯光论》,在减少混淆的同时,亦充分利用了牛顿和惠更斯这两位伟人的品牌影响力。
为何纵使有严格的医师培训流程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每年仍有5万 10万人因医疗错误而丧生?为什么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也没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为什么一小撮恐怖分子就能向美军发起挑战?为什么美国的教育系统令人如此不满?更重要的是,面对医疗、国际发展、军事冲突、教育等复杂系统中出现的难题,人们该如何摆脱困境? 作者以全新视角展现了如何利用复杂系统理念,来应对人们目前面临的各种复杂挑战。每个人都能从本书诸多实用、有启发性的解困之道中有所收获。
本书汇编了薛定谔的两本演讲集,包括《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是薛定谔阐释其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思想的Z名的讲演集。薛定谔作为世界Z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人文科普讲座, 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人文关怀。薛定谔对20世纪的科学世界图景做了全面的历史论述,从现代科学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Z早阶段;以及阐述现代科学成就如何影响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
为何纵使有严格的医师培训流程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每年仍有5万 10万人因医疗错误而丧生?为什么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也没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为什么一小撮恐怖分子就能向美军发起挑战?为什么美国的教育系统令人如此不满?更重要的是,面对医疗、国际发展、军事冲突、教育等复杂系统中出现的难题,人们该如何摆脱困境? 作者以全新视角展现了如何利用复杂系统理念,来应对人们目前面临的各种复杂挑战。每个人都能从本书诸多实用、有启发性的解困之道中有所收获。
本书由大学生自然科学指南和心理学指南两册书合集而成:前者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化学和生物学,着重讲物理学及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后者则介绍了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领域中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本书展示了苏联自成立至解体的典型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作者的视角宏大,有独到见解。作者认为苏联虽然没有美洲狮,但是有西伯利亚虎,对苏联的诸多发明和发明家充分肯定。同时,又与西方的发明环境做对比,反思苏联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本书不是发明通史,而是专题案例的形式,可读性非常强。另外,本书的序言充满了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本书对领导干部、科学史专业内人士,以及广大青年学生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科技论文是知识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家科学思辨的成果。科技论文写作应体现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做到基本的规范化要求。本书在介绍英语科技论文各部分特点的基础上,以国际生态与环境领域一些主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范文,仔细剖析论文不同部分的写作要点。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投稿细节,细心归纳了审稿回复的要点,配备了视频等拓展资料,可供读者参考。
对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的起源非常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相当常见,比如建筑、服装、装饰图案等各种领域中都能看见对称的现象。 《对称》是关于对称在数学上的总结与论述,内容包括:双侧对称性、平移对称性、旋转对称性和有关的对称性、装饰对称性等。对称性对现代物理学以及整个现代科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外尔作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对称性在现代物理中的应用的开拓者之一,用深入浅出的笔调,既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严谨地论述了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十分抽象和难懂的课题,使一般读者也从中可以体会到现代数学内在的魅力和深刻。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专为科研导师及指导教师提供关于道德标准的非正式课程而设计。本书论述了科研行为的道德基础以及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个人与职业性问题。它不仅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研究 无论是学术、企业还是政府背景 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科学学科。 第三版《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体现了自1989年版、1995年第二版出版发行以来的发展。第三版秉承了本书的一贯特点,即包含大量假设情景,为特定情况的思考与讨论提供指导。 《怎样当好一名科学家》主要针对研究生以及刚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但也适用于处于科学事业不同阶段的所有科学家。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是伽利略继《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之后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本书是伽利略长期对物理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现代物理的di一部伟大著作。本书写作风格是谈话的方式,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