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介绍: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化学品、水、电、气的安全使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实验产生的三废处理及放射性样品残存物的处理等方面。这些关系着人身、财产安全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规范(水质卷)》分仪器技术要求篇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篇两部分,仪器技术要求篇涵盖了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pH等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15篇;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篇包括了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与在线监测仪器密切相关的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21篇。
本书共分14章及二项附录,包括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史、实验室的认可或注册准备、/IEC17025:1999理解要点、/IEC17025:1999G与IEC导慢25:1990的对照与主要差异分析、符合/IEC导则25的实验室质量体质文件如何按/IEC17025要求进行过渡修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与文件化、质量体系审核、管理评审、测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及比对试验、统计技术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等。本书在描述标准的某些应用难点方面,诸如,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能力验证试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标准过渡与体系文件转换等,还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对实验室认可前的准备以及体系的动作和实验室的审核工作具有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另外,作者在书中增加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室质量手册范例、不符合项范例和有关标准等内容,便于实验室和评审员查阅与借鉴。
本书立足于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将原来彼此独立、条块分割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全新的、与后续课程紧密联系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包括绪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基本性质实验、物质的分析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附录等部分,按照实验的类别共编排了50个实验,适合于150~200实验时数的教学。 本书可作为化学、应用化学、化工、制药、生物、环境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本教材主要适用于一、二年级大化工类和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使用,教学内容尽量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无机物及有机物的制备、分离和纯化,以及化学分析的基本练习。 二、第四部分“物质的制备和分离分析”既有使学生掌握物质制备的基本技能的内容,又在后面加入了一些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这些实验一般在规定的4—8学时内难以完成,主要提供给前面基础部分完成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开放实验,使他们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训练。 三、第五部分“设计及探索性实验”的实验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和文献中一些有关化学发展前沿的课题,经改造后作为无机或有机开放实验开出。这些实验有的是成熟的成
《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对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的研究概况、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和相关软件,重点对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中的数学模型、仿真框架、信息流和时间同步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分布式仿真平台和三维视景仿真软件对有关仿真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的作者来自航天、航空、兵器等多个领域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情报机构,力求《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所述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航天任务分布式视景仿真技术》可供从事航天器总体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依据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结合外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无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元素性质和定性分析;综合性研究式实验;常用数据的附录。 本书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适合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教师和相关学科工作人员使用和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化学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