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简约流畅而又意味丰厚的通识读物里,生态学大家查尔斯 J.克雷布斯教授提醒我们,生态学思维是生态文明来临前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出于 普及生态学思维 的美好意愿,他抛弃了那种囊括生态学的经典研究或主要理论流派的 专业黑话 ,引领我们关注诸如物种入侵、气候变迁、过度捕捞、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之类的生态现象以及相关生态故事,进而一步步地推导出生态学中的12个关键原则:物种有其地理分布;种群不可能无限增长;每个物种都存在适宜与不适宜的栖息地;被过度开发的种群必然会崩溃;动植物种群能从干扰中恢复;群落能存在于不同的稳定状态中;关键物种对生物群落的运转至关重要;自然系统是演化的产物;自然系统会循环利用重要物质;太阳能驱动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实质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变化;灭绝
达尔文和孟德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遗传和进化的机制,长久以来仍是未解之谜。只有当量子物理学家加入揭秘行动时,我们才真正开始理解复杂的有机分子是如何造就的。约翰 格里宾填补了对这一背景的认识,记述了确定DNA结构和破译*终密码的激烈(有时是肆无忌惮的)竞争。他认为,今天,即使是对血液中氨基酸的分析,也确证了达尔文理论的原理,揭示了我们与大猩猩和黑猩猩之间有着多么令人惊诧的相近之处。科学家如今已了解了生命的基本秘密:量子效应导致了微小的遗传突变,由DNA加以传递,这引发了植物和动物中的生存斗争。《双螺旋探秘》解释了这些过程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概观。
本书是“863”生物高技术丛书之一。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获取、加工、储存、分配、分析和释读生物信息为手段,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工具,以达到理解数据中的生物学含义的目的。本书力求从各个重要的角度反映生物信息学今天的面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若干个主要分支,并特别介绍了与人类基因组研究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的一些较新的成果;着重介绍了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查询、序列的同源比较及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以生物芯片中的生物信息学问题为例,介绍与基因表达相关的生物信息学问题;还介绍了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问题,以及与分子设计和药物设计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技术。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些理工科大学鉴于当时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纷纷试行教学改革,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该校于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特请物理学家费恩曼主讲一二年级的基础物理课,事后又根据讲课录音编辑出版了《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本讲义共分三卷,卷包括力学、相对论、光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波等,第2卷主要是电磁学,第3卷是量子力学。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传统的普通物理教材。 当时美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试图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的巨大成就。《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在基础物理的水平上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对于量子力学,费恩曼教授还特地准备了一套适合大学二年级水平
本书是高等学校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的《实分析》教材,着重以实变方法系统介绍近代调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极大函数,算子内插理论,函数=空间分解,奇异积分算子,加权模不等式,有界平均振动函数空间等。其应用涉及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等领域。 《调和分析》作为一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早已在高校中开设,但国内出版的适用于教学的教材却不多。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讲授该课的经验,在所用讲义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个性整理而成。书中特别注意与本科生所学内容的衔接,为此作者专门写有章“基础知识”,既方便读者学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每章末配置适量习题并列出参考文献,附录给出习题解答与提示,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系数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年
1927年,年仅25岁的海森堡提出了一项科学推理——不确定性,即我们对亚原子粒子的认知存在着物理界限,这种“不确定性”将引申出许多令人震惊的推论。 该理论挑战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理解,动摇了物理学旧体系的灵魂,使得海森堡与爱因斯坦站在了直接对立的位置上,并把尼尔斯·玻尔置于这一争论的中心。 围绕这一论断,20世纪的很好物理学家各自站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很终,海森堡说“现在我们赢了这场游戏”。 此后,“不确定性”便从理论物理的专业概念演变成了一个流行语,其影响了科学的领域,涉及从文艺理论到电视节目等我们生活的的方方面面。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像一样呈现了这一事件中的诸多细节。
本书尽量用深入浅出的笔法来阐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尽力避免繁复的数学语言。为强化实用性和时代性,大部分篇幅用于介绍现代物理学及其应用,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现代科技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目的是使读者对现代科技,特别是面向21世纪的新科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无疑会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工作均有裨益。同时以物理学史和自然哲学为主要线索阐明物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读者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获得教益,从而有助于他们在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书集专业性与通俗性、科学性与哲学性于一体,是贯通理科和文科的一座理想的桥梁。 本书供高等院校文史哲、管理、经济、法学、商学、政治等非理工科学生学习物理学之用,也可供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参考。
生物界的几百万种生物是怎样起源的,此前主要有两大派观点:一是“神创论”,一是“自然选择学说”。本书的观点与二者全然不同,认为:(1)生物的进化由生物自主决定。(2)自主进化是因为生物都有自我设计、自我创建能力。(3)细胞潜思维才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机制。实际上,生物进化的一切变化都是细胞在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有明确的目的,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都符合生物生存的需要,表现出细胞潜思维的逻辑思维特征,是决定生物不同进化的内在因素。(4)向上进取的生存意识是生物进化的动力。(5)“飞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6)有性生殖是生物进化中奥妙的设计。另外,本书对达尔文有关生存斗争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