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蛋白质的功能,而且对于提示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规律至关重要,为探讨重大疾病的机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书共35章。首先介绍了信号转导和人类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等问题,并强调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然后分三部分介绍了如下内容:6个基于标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技术建立起来的、用于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6种鉴定和识别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学方法;近期改进过的与GST沉降和免疫沉淀相关技术、两个补体系统、渐增截断方法、蛋白成束、高通量方法。最后讨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整合及模型构建,以及这些模型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 本书内容详
精选一批在力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传统教科书中无法或不便深入讨论的重要问题,借助Mathematica强劲的符号运算和数值计算能力、杰出的绘图功能,图文并茂地展现各个实例的物理内涵.本书是传统教科书的重要补充,许多例子的研究方法(或编程技巧)都具有的学术价值,读者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在传统教科书中没法学到的重要知识.
王冰编著的《物理学史话》讲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起源可远溯至华夏祖先钻木取火及制造使用石器工具。在“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其间,既有曹冲称象“为世开智物理”,也有张衡发明地动仪“穷物理之”,更有指南针的发明应用于航海……而明清以后科技的落后和西方近代物理学知识的传入,在对传统物理学知识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发展契机。《物理学史话》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些理工科大学鉴于当时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纷纷试行教学改革,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该校于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特请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主讲一二年级的基础物理课,事后又根据讲课录音编辑出版了《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本讲义共分三卷,卷包括力学、相对论、光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波等,第2卷主要是电磁学,第3卷是量子力学。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传统的普通物理教材。 当时美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试图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的巨大成就。《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在基础物理的水平上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对于量子力学,费恩曼教授还特地准备了一套适合大学二年级
《大学物理(下册)》一书分六章,内容分别为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热力学基础,气体分子动理论基础,量子理论初步等。 《大学物理(下册)》可作为高校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进修教材。
《高等统计物理学》共6章,包括热力学基础、系综理论及应用、相变理论、涨落理论、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和量子力学路径积分方法等内容,既涵盖了“高等统计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也尽可能地介绍了一些与“高等统计物理”课程有关的现代物理知识。 《高等统计物理学》可作为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基础和理论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由爱因斯坦发起的这场令人震惊的科学革命根源何在?难道爱因斯坦真的像人们通常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孤独的天才?或者他只是站在——用牛顿的话来说——巨人的肩上?但是那些科学史上的小人物呢?他们所做的工作在这场革命中又起到了何种作用?这些是本书致力于探讨的问题。 本书作者试图能过考察在爱因斯坦的思路历程中起作用的各类因素,来描绘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爱困斯坦形象。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科学发展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将科学的发展看成是长时段的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一种某种意义上与地球上生命进化相类似的“认知进化”。对于这种认知进化而言,科学上的那些不太为人知的人物也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困此,作为一个思想家,爱因斯坦不只是吸收了大科学家(所谓“巨人”)如牛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而且还采
本书围绕热科学前沿领域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系统技术,集中阐述一些典型微器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剖析了相应主题上若干可供探索的途径和新方向。全书注重推进微热学方法在若干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独特应用。 本书可供热科学、物理、电子、机械、器件、材料、化工、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验而写成,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多次再版重印。本书第二版(1990)做了大幅度修订与增补,分两卷出版,卷I可作为本科生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卷Ⅱ则作为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第三版(特别是卷Ⅱ)的内容,做了很大的修订,把近20年来量子力学(实验与理论)的主要的新进展系统介绍给读者。第四版内容又做了修订。 ????卷I内容包括:量子力学的诞生、波函数与Schrodinger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用算符表达、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与对称性、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表象变换与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自旋、力学量本征值的代数解法、束缚定态微扰论、量子跃迁、散射理论、其他近似方法。为帮助读者更深入掌握有关内容,书中安排了适当的例题、练习题和思考题。每一章还选入了
量子信息处理不仅受到物理工作者的关注,同样也受到其它领域特别是计算机领域技术人员的青睐。本书自成体系,书中介绍了量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术,以及量子通讯、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进展。
本丛书旨在作为茫茫知识海洋中的航标,导引我们遨游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专业领域;文笔通俗易懂,重点放在基础性、关键性的知识和理论,并且自始至终刻意地省略了艰深的细节问题。 担纲本丛书写作的是一些杰出的科普作家,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人们讲解复杂深奥的科技内容。 量子物理长期得不到承认,而爱因斯坦的那句评论“上帝不掷色子”,愈发增添其神秘色彩。本书以十分形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量子理论工作者的工作,是他们确立了量子理论在物理界的地位。现在它已有了十分成熟的技术,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其中,最有代表的例子就是激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