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简介:1968年的一个漆黑枯燥的夜晚,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物理(飞行)马戏团”,那时我还是马里兰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是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几乎所有的夜晚都是漆黑枯燥的,但我想说的是那天晚上格外的漆黑枯燥。当时我是一名全职助教,那天早些时候我给我的一名学生莎朗出了一个测试题。她的题答得很差,最后却反过来质问我,她说:“这到底跟我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啊?” 我跳起来对她说:“莎朗,这是物理!它跟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 此时,她转过身子面向我,眼睛盯着我,用紧绷的声音和有节奏的语速对我说:“那你给我举出些例子。” 我想了半天一个也没想出来。学了六年物理,我竟然连一个例子都举不出来。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的上册,内容包括绪论和力学、热物理学、光学三篇。本书紧扣《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深化经典物理,加强近代物理。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书中还编写了对称性与守恒律、液晶与显示等拓展性内容,可在教学中选讲和选读。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参考书或其他读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根据作者40年从事分子热力学和色谱保留规律研究的实践,从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导向性基础研究、开拓性探索与创新。内容包括流体分子热力学,表面分子热力学,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保留规律,分子结构与性质定量相关模型等。多为SCI、EI收录引用论著之核心,展现了该领域的研究成就。 本书内容新颖、文献丰富、思维活跃,具有甚强的指导性、针对性、适用性、可读性、延伸性和实用性,创新启迪功能突出。 本书可用作过程科学与技术领域各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教学用书或参考书,也可用作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