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是昆虫纲鞘翅目的统称,以约40万种的规模成为地球上最大且最成功的生物群之一,占所有动植物种类的五分之一。 大多数甲虫体形小巧、结实且紧凑,非常适合寻找食物、繁殖和躲避捕食者。它们作为食草动物、捕食者和回收者,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甲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奇迹,它们的存在对于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甲虫专家从甲虫的结构功能、演化等多个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甲虫的神秘生活。
作品由作者在东京工业大学给新生的生物学启蒙所用的讲义重新编篡而成。 演化最成功的生物是?本川达雄给出了与我们的预想截然不同的答案 无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占据了所有动物种类大半的,却相对更少被大众关注。 因此作者选取了珊瑚(刺胞动物门)、昆虫(节肢动物门)、贝类(软体动物门)、海星 海参(棘皮动物门)、海鞘(脊索动物门)、四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这七类生物的身体作为探讨的主题,每类生物占据一章内容。 生物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作者带领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分别探讨这七类生物身体的进化史,呈现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不断改变自己的身体来解决生存时所面对的困境。 从海胆、海星为什么是五放射形不是6也不是7放射性形、贝壳为什么是对数螺旋开
蛾类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澳门蛾类物种资源的调查,本书描述了澳门的蛾类昆虫272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2种、澳门新记录191种;提供了原色生态图及标本图共计300余幅,并附有澳门蛾类名录。本书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等工作者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
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全书分昆虫生态学和害虫预测预报两部分。在昆虫生态学部分按照从微观到宏观发展的顺序,分述昆虫个体生态学、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昆虫生态学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进展;在害虫预测预报部分,介绍了预测预报的基本理论、调查取样方法、损失估计、现代技术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及我国农业政府部门害虫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每个章节后附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本书从大量的文献中,整合出经典的实验及理论实例,内容包括食草昆虫、坚固的抗虫害防护、植物化学无尽的变化、寄主植物如何寻找寄主、寄主植物如何接受寄主、寄主植物的信息对食草昆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动植物的进化、昆虫与花互利共生、昆虫与植物的知识等动物和植物方面的知识。此外,本书中还附录了部分植物次级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式以及昆虫植物学的方法论,另外还向读者推荐了有关昆虫和植物关系的相关书籍和靠前会议情况。本书可以作为生物专业研究生教材使用,昆虫爱好者或者研究昆虫生物学的学者也可以阅读使用
你知道吗?草丛中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精彩!有悠闲晒太阳的螽斯,有伪装成树枝的尺蠖,有穿着靓丽如参加时装周的银点雕蛾,蝶角蛉的卵整整齐齐像一排小猕猴桃……本书通过微距的高清镜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文笔,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趣味盎然的虫子世界,带领小读者去感知身边被忽略的自然之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其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叶甲总科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多食亚目。叶甲总科中最大的2个科为天牛科和叶甲科。 天牛科物种丰富,中国已知近4000种。天牛科昆虫体圆筒形至扁平形,通常体狭长,罕有近圆形。 叶甲科成虫多有艳丽的金属光泽,触角细长、丝状或近似念珠状;鞘翅一般盖及腹端,后翅发达,有一定飞翔能力。 本书提供了天牛科和叶甲科的昆虫100种,其中天牛科有33种,叶甲科有67种(负泥虫亚科6种,豆象亚科12种,龟甲亚科4种,铁甲亚科1种,肖叶甲亚科10种,叶甲亚科15种,萤叶甲亚科10种,跳甲亚科8种和水叶甲亚科1种)。全书共使用图片518幅,在提供了每种昆虫中文名称和学名的基础上,每张图片均标注了拍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深圳蝴蝶图鉴》分为蝴蝶概论、深圳蝴蝶图记、蝴蝶文化与艺术主个部分。蝴蝶概论部分介绍了蝴蝶的经济重要性,蝴蝶的外部形态,蝴蝶的一生,蝴蝶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以及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等。深圳蝴蝶图记为主体部分,官以实物标本为对象,以高清图片配以主要特征描述的形式记录了深圳蝴蝶10科167种,对科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准确记录了每种的翅展、分布,详细列出了在深圳的分布地点,并编制了分科、分种检索表;另外,以清单的形式列出了仅有文献记录的深圳蝴蝶53种。蝴蝶文化与艺术部分介绍了蝴蝶文化、蝴蝶邮票、蝴蝶姐画、蝴蝶展览等。书后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如果在深圳采集到蝴蝶或拍下蝴蝶照片,可通过检索表和主要特征描述检索,或者通过照片 看图识种 ,或者三者结合相互印证进行鉴定
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昆虫知识百科,共137个词条。 “杀人蜂”有几种?昆虫界泡泡机是谁?跳蚤也能被驯化?蛆虫是现代医疗设备?记得“洋辣子”制造的童年阴影吗?见过膨起肚子装蜜露的蚂蚁吗?知道向敌人投“毒气弹”的甲虫吗?还有让瓢虫变僵尸的胡蜂?有些昆虫辛苦忙碌,有些坐享其成;有些鸡肉味嘎嘣脆,有些是夺命杀手。 无论如何,昆虫世界 不缺的就是智慧和奇观。昆虫服务于整个生态系统,是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 带上这本小书,出门找虫吧!
是迄今 部系统研究大秦岭全域(包括河南、陕西、甘肃、湖北、重庆、四川6 省市 138 个市县区)蝴蝶物种资源的分类学专著。全套共 3 卷,总计约 200 万字,配有图片1000余幅,在全面整合标本和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大秦岭地区分布的蝴蝶种数进行了 统计。
本书是中国广头叶蝉亚科昆虫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广头叶蝉亚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价值、材料与方法等。各论部分共记录中国广头叶蝉亚科Macropsinae(半翅目Hemiptera:角蝉总科Membt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ae)8属131种,其中包括1属级新地位、14新种、7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名、6个新组合及1属级新异名和1种级新异名。每个种附有简要的形态特征描述,其中128种附有结构特征(外生殖器)图版,82种附有彩色图版(背面观、侧面观)。同时提供了广头叶蝉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本书可供从事昆虫学、植物保护研究及教学的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中国广头叶蝉亚科昆虫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广头叶蝉亚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价值、材料与
前途未卜的采蜜蜜蜂。胃口大到具有破坏力的蚂蚱。两翼五颜六色的蝴蝶。传播疾病的蚊子。灵巧节俭的蚂蚁。干扰人们野餐的胡蜂。圆圆胖胖孩子气的瓢虫。在咬开一半的水果里蠕动的幼虫。配对时画出心形的蜻蜓。爱情以悲剧收场的螳螂……昆虫和其他陆生节肢动物体型小,数量多,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在 新分类和观察动物行为方面具有开拓性。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哲学在这些生物中,能够呈现一种动物主义形式,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 不同。一些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迷人的社会生活形式和集体智慧。社会、主权、君主制、共和国、劳动力,人类社会的许多形态迫使我们对自发的拟人化提出质疑。昆虫世界离我们很遥远,却能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和环境观念。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本书是 版 次引进。包括所有33个昆虫目,每个目的代表科代表种及总数均有介绍。本书提纲挈领介绍昆虫家族,包括我们熟知的蝴蝶、蛾、螳螂、蜻蜓、甲虫、蚂蚁和蜜蜂等。这本精美的插图书介绍了世界上各种迷人的昆虫。本书附有2000多张令人惊叹的昆虫照片,每种昆虫介绍相关鉴定、有趣的特征、习性和地理分布的文字说明。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 、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 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本书为2023年度 出版基金项目,为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总结。本书共收录分布于中国的胡蜂科昆虫6亚科65属388种,系 制了中国胡蜂科昆虫分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详细介绍了每种昆虫的种名、拉丁学名、测量数据、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每种昆虫的成虫生态照片或标本照片,雄性生殖器解剖图以及地理分布图。本图鉴对昆虫学、农林行业和科普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及广大昆虫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昆虫通识》本书以开放的形式,鼓励读者在有限的阅读中发掘兴趣点,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深人探讨。本书还用附文和部分插图的形式,录入了部分学生创作的 文章、图绘,以尊重学生们的贡献,鼓舞学生们学虫爱虫,也展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名为《昆虫通识》的书,拟作为我国 部昆虫学通识教材,为广大读者服务, 读者领略昆虫世界,畅享昆电乐趣,启发创新思维。全书内容分为走进大自然、什么是昆虫、昆虫的识别、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与花的爱恋、以虫为师、小虫经纬关民生七个部分。内容生动活泼、图片精美,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本书不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