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膜翅目昆虫56科683种,其中102种仅鉴定到属。《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含北京新记录266种(书内用 北京* 表示),包含55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异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片和特征图),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昆虫的物种数约占地球上已知动物物种数的2/3,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书精选了2000多张高质量原创彩色照片、3D重构图和Illustrator制图,辅以146个视频和1个可以互动的PDF文件,融合了最新研究成果,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昆虫奇妙的外部形态、精巧的内部结构、纷繁的生物学特性、多样的昆虫类群,以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些精美的图片及其注释,兼顾了科学性、前沿性、美观性、易读性和普及性,便于专业和非专业读者都能轻松愉快地阅读理解并获得系统的昆虫学知识。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双翅目昆虫68科527种,其中,83种仅鉴定到属,153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33个中国新记录种),4个北京新记录科(其中1个中国新记录科:角蛹蝇科Aulacigastridae),2个新异名,1个新名和1个新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共83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主要介绍了浙江天目山自然概况、昆虫采集和研究简史以及昆虫资源与区系特征等,昆虫学实习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等,天目山常见昆虫的鉴定,天目山昆虫常见目、科分类检索表,昆虫生态学。附录部分列举了天目山模式标本种类、保护种和常见昆虫种类。《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可作为昆虫野外实习教材,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实用性组配适当,并附插图,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也反映了昆虫实习学的最新技术。《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适合高等师范、农林院校本科生以及中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昆虫业余兴趣者的参考书。
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昆虫病毒学》是病毒学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昆虫病毒学》共分为10章,前6章为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昆虫病毒学导论、昆虫病毒的分类、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并从昆虫免疫、病理、代谢、发育及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病毒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后4章着重于应用,分别介绍了家蚕及蜜蜂等有益昆虫的病毒病及其防控、病毒类生物农药及昆虫病毒表达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昆虫病毒学》是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码形式融入了多种数字教学资源,方便读者进行衍生学习。
《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是云南省凤蝶科物种的分类图鉴,共收录凤蝶科物种85种,并从识别特征、成虫形态和亚种分布三方面对各蝶种进行描述。《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每种凤蝶的雄蝶均有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照,多数物种有雌蝶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雌性外生殖器解剖照;个别物种未能获得云南省内材料的,则以邻近省区或国家的标本代为展示。
蛾类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澳门蛾类物种资源的调查,本书描述了澳门的蛾类昆虫272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2种、澳门新记录191种;提供了原色生态图及标本图共计300余幅,并附有澳门蛾类名录。本书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等工作者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
本书以栽桑养蚕的科学和技术演化为视角,从家蚕和桑树的生物学起源(神木天虫)、中国栽桑养蚕业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的发展和向世界的广泛传播(漫漫丝路)、世界栽桑养蚕业分布的大流变(丝道天演),以及世界栽桑养蚕业再次回归中国并取得快速发展后的困境(凤凰涅槃)展开描述。展示了作者从科学和技术的演化中探寻栽桑养蚕业永续发展的核心基因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本书可以成为栽桑养蚕业及相关的从业者及学生从不同维度审视产业提供新的观点,也可成为简要了解栽桑养蚕历史的快速读本或深入研究栽桑养蚕科技史的参考书籍。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全世界已知昆虫约110万余种,中国已知约11万种。目前市面上2013年出版的《拉英汉中国昆虫名称》,收录中国昆虫70000余种,新拟了近40000种昆虫的中文名称。本书作者彩万志教授参考了几乎所有中文昆虫学词典,对各相关词目加以梳理与甄别,比较系统地查阅了相关专著、期刊、数据库、网站等,尽力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中文昆虫学名词、名称等汇集一起。历经10余年编辑本词典,本词典共收录词目251000余个,其中约46000个中文名称为新拟。正如作者云: 一心一意一字一词集少成多集腋成裘历十多年得一典,无怨无悔无节无假化零为整化石为玉拖二余载到无憾 。
由伯特·荷尔多布勒编著的《超个体》是近10年来出版的最重要的科普著作之一。在《蚂蚁》一书出版18年后,这部新的著作将我们的知识扩展到了其他社会性的昆虫(包括蚂蚁、蜜蜂、黄蜂、白蚁),吸收了近20年最重要的研究发现。《超个体》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集群,建立在利他主义的合作、复杂的沟通和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它代表了生物组织的一个基本阶段,介于普通组织和整个物种之间。正如作者所说的,对超个体的研究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进化水平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以及生命整体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叶甲总科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多食亚目。叶甲总科中最大的2个科为天牛科和叶甲科。 天牛科物种丰富,中国已知近4000种。天牛科昆虫体圆筒形至扁平形,通常体狭长,罕有近圆形。 叶甲科成虫多有艳丽的金属光泽,触角细长、丝状或近似念珠状;鞘翅一般盖及腹端,后翅发达,有一定飞翔能力。 本书提供了天牛科和叶甲科的昆虫100种,其中天牛科有33种,叶甲科有67种(负泥虫亚科6种,豆象亚科12种,龟甲亚科4种,铁甲亚科1种,肖叶甲亚科10种,叶甲亚科15种,萤叶甲亚科10种,跳甲亚科8种和水叶甲亚科1种)。全书共使用图片518幅,在提供了每种昆虫中文名称和学名的基础上,每张图片均标注了拍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本书为2023年度 出版基金项目,为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总结。本书共收录分布于中国的胡蜂科昆虫6亚科65属388种,系 制了中国胡蜂科昆虫分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详细介绍了每种昆虫的种名、拉丁学名、测量数据、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每种昆虫的成虫生态照片或标本照片,雄性生殖器解剖图以及地理分布图。本图鉴对昆虫学、农林行业和科普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及广大昆虫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动物志》端足目钩虾亚目共4卷,前两卷为海洋钩虾,后两卷分别为淡水钩虾和陆生钩虾。本卷为第三卷,主要介绍中国淡水钩虾的物种和分布特征,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淡水钩虾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态学与生物学、动物地理学、资源状况、材料与方法等内容。各论对中国淡水钩虾物种进行了详细记载和描述,共4科10属100种,其中包括1新种、2新组合。本卷提供了各个分类阶元的鉴别特征和检索表,每种均有中名、学名、引证、形态描述、观察标本、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分类讨论等,并附有形态特征图。本卷包括插图493幅,文末附有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
本卷记载浙江小蛾类昆虫14总科32科510属1306种,包括7个新组合和14个中国新记录种。有关天目山的种类具体详见《天目山动物志》(第十卷),此卷不再重复描述和图示。对其余所涉及的阶元和物种进行了记述和编制了检索表,给出了成虫、雌雄外生殖器等特征图及详细的分布资料,并记载了有关种类的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