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根据国务院部署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业务部门的专家编写。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煤矿生产与事故特点入手,介绍了有关煤矿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煤矿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和典型的预案,并精选了全国煤矿生产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可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的工作。 该书主要面对操作工人,内容切合煤矿行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学、易懂,符合企业特点,实用性强。 本书、四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张居仁编写,第二、三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徐景贤编写,韩文东主编。 由于编审时间较紧,教材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卸储煤设备检修(电力工程燃料运行与检修专业第2版11-066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由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著,是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其内容主要由职业概况、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鉴定试题库四部分组成,分别对技术等级、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对培训期限、教师、场地设备及培训计划大纲进行了指导性规定。本《指导书》自1999年出版后,对行业内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卸储煤设备检修(电力工程燃料运行与检修专业第2版11-066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在原《指导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编,补充了内容,修正了错误。 试题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和针对本职业(工种)的工作特点,选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理论知识(含技能笔试)试题和技能
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测绘基本知识和生产矿井测量两部分。 ~第四章简要介绍测绘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常用测绘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第五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应用;第六~第十章重点介绍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巷道施工测量、贯通测量以及验收测量;第十一章介绍了矿图的种类、投影知识及生产矿井的几种矿图的内容和应用。 本书是高职高专综合机械化采煤专业的系列教材,也可作为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深部矿井灾害源探测实践》收录了许多近年来物探技术在井下的勘探实例,包括直流电法、音频电透法、瑞利波探测法、瞬变电磁探测法、高密度电法等方法在矿井灾害源超前勘探中的应用,以及井下数据通信技术、采集资料的分析和校证方法等方面的新技术。内容基本包括了目前深部矿井开采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和常用的探测方法,反映了现有方法的探查效果。对今后物探技术在深部矿井地质灾害源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和深入研究,以及矿井的“安全、经济、高效”生产都有的借鉴意义。
本书应用图像增强、数学形态学变换、目标标记、特征匹配等数学及图像处理技术,以视频图像为处理对象,对视频中大量的、相似的、边界模糊的目标进行标识,对目标的边界进行分割,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内容包括灰度变换、双边滤波、距离变换及重构、目标标记、分水岭矿石图像分割、泡沫图像分割及浮选泡沫测速等。本书主要应用于采矿场爆破、矿石传送和浮选泡沫的视频处理,对图像中的矿石和泡沫目标进行分割及形态统计。 本书主要为计算机、自动控制、资源及安全等领域从事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本书分为三篇,包括:矿产资源规划相关文件、相关重要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常用名词术语解释(修订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非煤矿山露天开采的概念、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13章,主要包括露天采矿的地位、历史与前景,露天开采概念、方法及程序,露天开采境界的计算与分析设计方法,露天矿采剥顺序与方法,矿床开拓,穿孔爆破,矿岩采装,露天矿运输,排岩与生态恢复,露天矿防排水,生产剥采比及其均衡,生产能力的确定与采掘进度计划,现代信息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应用示例等。 对于金属矿山露天开采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露天矿开采境界优化、采剥进度计划优化、生产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本书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采煤概论(第二版)》是根据新教学大纲编写的适合非煤矿开采专业使用的教材,系统讲述了煤矿地质、井田开拓、掘进与支护、采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煤概论(第二版)》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工艺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为矿物学基础、显微镜下矿物鉴定方法、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方法等三篇,共计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矿物学基础、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与矿石、透明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不透明矿物的反光显微镜鉴定、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嵌布粒度及矿物解离度等。为配合实验教学,书末附有工艺矿物学实验指导书。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书使用,或作为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杨华明、唐爱东编著的《硅酸盐矿物精细化加工基础与技术》共分7章,~3章为硅酸盐矿物精细化加工基础,分别介绍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特征、应用开发和精细化加工现状,硅酸盐矿物的应用矿物学,硅酸盐矿物的活化改型。第4~7章为硅酸盐矿物精细化加工技术,重点介绍铝硅酸盐矿物制备聚合氯化铝、铝硅酸盐矿物制备纳米氧化铝、硅酸盐尾渣制备白炭黑、硅酸盐矿物制备4A分子筛干燥剂。《硅酸盐矿物精细化加工基础与技术》可作为矿物加工、矿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新材料、陶瓷、化工技术、环境工程等行业从事研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矿井窄轨轨道工》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煤矿生产技术、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井下安全供用电、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等基本知识。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煤炭工业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简称《办法》)是在1989年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制订的《煤炭工业计划与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修订而成的。通过修订,《办法》范围地保持了统计指标定义和计算办法的连续性,尽量保持了数据的一贯性和可比性;清除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提法、标准和指标定义;指标解释反映了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兼顾了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办法》简明易懂,统一了口径和计算方法,便于统计人员应用和操作。《办法》不仅在行业统计工作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煤炭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也能起到指导、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本书是《实用天然产物手册》中的一个分册。 本分册共编写了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贵金属、能源、冶金辅助材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医药、宝石玉雕和特种用途等有关的矿物与岩石近700种。每种矿物或岩石除标明了中、英文名称,肉眼鉴别特征及主要矿产地外,主要阐述了其组成与结构、物化性质、功能与用途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包括组成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等;颜色、硬度、光泽、断口特征以及相对密度、化学稳定性、强度变化和耐酸、碱程度等基本情况与数据;主要功能、工业指标、产品用途和价值等。同时还对同类的或同一性质及用途的矿物与岩石其形成地质条件、空间分布情况、资源保证程度及其在经济上的意义,按章、节作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与综述,以便读者对资源形势有宏观的了解。书中所阐述的内容系近20多
本书章介绍了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关于意义、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技术的可操作性评价和决策艺术等方面的新观念;第二章在介绍矿山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介绍了煤矿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编制;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煤矿爆炸、火灾等热动力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关于灾区状态分析、矿井通风系统被破坏的判断技术、隐患侦知和预警、救灾决策、风流控制、继发性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实施等方面的新技术;第四章介绍煤矿水害预警、突水时的强排水、控水和注浆堵水等救灾新技术;第五章介绍煤矿应急救援供氧、灾区状态探测、垮区钻进和破拆、灭火和灾区通讯等装备装备;第六章总结应急救援技术急待解决问题,探讨其发展前景。
黄万抚编著的《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章至第4章介绍了矿物材料的概念、性质、加工工艺和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第5章至第9章重点介绍了石墨材料、云母材料、黏土矿物、电气石,蛇纹石等用作矿物材料的性质、特点、分类、加工工艺和用途。《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矿物加工研究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矿物加工工程、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为基础,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系统(sMs),是国际上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在阐述安全及安全管理的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国际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理念和相关国家的法规和规范性要求,并通过国际流行的几种安全管理体系介绍,归纳其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分别阐述了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知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最后以矿井防灭火为例,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以及从管理和技术对风险的控制、预警、应急管理等步骤介绍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方案。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作为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