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全系统、全寿命周期的观点,从"优生"和"优育"两个方面阐述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以达到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持续作战能力和降低寿命周期费用之目的。"优生"体现在围绕装备作战效能,论述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抢修性等固有属性和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上;"优育"体现在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场抢修、备件管理、软件维护和软件保障以及装备信息管理上。 全书共十三章,即绪论、系统工程管理、可靠性与维修性、保障性与综合保障、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场抢修、备件管理、软件维护和软件保障、装备信息管理。 本书可供从事武器装备或民用装备的论证、研制、试验、生产、采办、采购、使用、维修、保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装备管理、维修管理
《防空反导导弹》共分五章:章简述防空反导导弹的概念、功能和组成;第二章介绍防空反导导弹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典型代表;第三章对防空反导导弹应用的制导技术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第四章剖析了防空反导导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应用的典型战例;第五章对未来防控反导导弹的发展与空天防御体系的建设进行展望。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导弹飞行和卫星轨道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时间与坐标系统、导弹力学环境、导弹运动方程、航天器基本轨道及其建立与确定、高精度轨道预报与改进、天地一体化技术的空间集合基础和常用卫星轨道。全书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严谨,物理图像清晰并配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加以说明,同时对一些可用于工程实践的常用算法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并对重点、难点内容加以详尽地解释与说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和从事航天器设计、研究、研制等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引信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对引信安全系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重点介绍引信安全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技术标准、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机械式安全系统、机电式安全系统和电子式安全系统三类安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引信安全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引信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对从事引信技术和弹药技术专业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参考价值,也可供相关领域从事安全性工程的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导弹总体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导弹的研制过程,导弹战术技术要求与分析论证,导弹的质量方程和主要参数的选择,导弹外形设计,导弹的部位安排与质心定位,导弹系统性能分析,导弹总体优化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导弹科研、设计、生产和使用部门的工程人员作为技术参考用书。
本书是针对我国开展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急需而编著的,内容涉及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概念、保障性分析的工作内容与分析技术、确定保障性要求的程序与方法、确定与优化保障方案的程序与方法、确定保障资源需求的程序与方法、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综合保障的建模与仿真和综合保障工程的管理等。 本书可供从事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国防工业管理人员、军事代表、各工程院校进行有关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鱼雷流体力学与运动方程、战雷头、鱼雷导航与控制系统、鱼雷自导系统、鱼雷动力推进系统、操雷系统与试验技术、鱼雷发射装置、反鱼雷技术、鱼雷总体技术等。结合外一些具体型号的鱼雷,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鱼雷各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有理,反映了外鱼雷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并对鱼雷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鱼雷各专业的本科生技术基础课教材和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鱼雷研究、生产、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作参考。
《基于本体的装备保障信息模型建模方法》以装备保障信息模型为研究对象,引入信息科学中的“本体论”,研究了本元、个体、共相、实体、契机等概念的定义和形式化表达,构建了面向业务建模的上层本体框架,依据该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上层本体建立装备保障信息模型的建模框架,给出了运用扩展后的领域特定建模语言进行保障业务建模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形式化规约的一致性检测方法。 《基于本体的装备保障信息模型建模方法》可供装备保障业务建模及信息化建设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其他领域业务建模方法论的借鉴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