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
    •   ( 174 条评论 )
    • 潘家华 著 /2015-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潘家华所著的《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紧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考察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从环境、承载能力、工业化、城镇化、自然资源关联性、可再生能源革命,以及发展的 天花板 效应等方面,厘清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联与区别,揭示了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表明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实践,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有其必然性,具有普遍适用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揭示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本书对中国生态文明的历史认知、成功实践与理论创新的分析与解读,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性,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揭示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局限性,构建生态文明的话语体系;在实践上,讲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成就和风貌,反映了中国资源禀赋

    • ¥24.5 ¥49 折扣:5折
    • 脆弱生态地区传统知识的发掘与利用——麻山个案的生态
    •   ( 37 条评论 )
    • 杜薇 著 /2011-06-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全书由五章组成,分别是章:传统知识视角下的脆弱生态区; 第二章:麻山的自然与历史概况; 第三章:麻山苗族传统知识及其生态适应; 第四章:麻山当代发展进程中传统知识的缺失; 第五章:传统知识的发掘与利用.该书将人类学中传统知识的研究视角与我国西南岩溶脆弱生态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以麻山苗族与岩溶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例,揭示影响脆弱生态地区生态问题酿成的文化成因,探寻脆弱生态地区生态建设的文化对策,寻求促进脆弱生态地区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文化路径。在举国上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21.6 ¥30 折扣:7.2折
    • 广东可持续发展进程2007
    •   ( 2 条评论 )
    • 黄宁生 等著 /2009-03-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广东可持续发展进程2007》是厂东省可持续发展进程研究的第四份报告。《广东可持续发展进程2007》在对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科学解析的基础上对现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作出述评。运用自主建立的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广东省21个市2004年和2005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对各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类排序,对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年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全国31个省、市、区做了横向对比。同时运用自主建立的基于资源价值耗减与环境损失评估的绿色GDP核算模型对广东省21个市2005年的绿色GDP进行了核算和评价。对国外学者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应用于对厂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对厂东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碳收支状况进

    • ¥28.8 ¥60 折扣:4.8折
    • 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环境法学系列专著) 修订版
    •   ( 33 条评论 )
    • 黄辉 著 /2010-10-01/ 中国环境出版社
    • 本书以WTO规则为切入点,以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为对象,探讨自由贸易思想与国际环境保护这两大潮流的冲突与协调,从中研究国际法在其中的作用。《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修订版)》分为三篇。分别介绍“WTO规则引导下的自由贸易WTO规则与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上篇,在研究WTO规则与现代自由贸易的关系之后,重点分析WT0规则为现代自由贸易提供的国际性法律框架。分别论述WTO规则的主要规定及原则,并对相关的原则加以评述。中篇,从国际环境保护标准中为典型的PPMS标准入手,解析其与WT0规则的冲突,进而分析国际环境保护引起自由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下篇,重点从理论上探究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关系的深层次内涵,提出实现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对实现两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评述

    • ¥24.6 ¥32 折扣:7.7折
    • 世界边缘的桥梁
    •   ( 30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古斯塔夫·斯佩思James Gustav /201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美国为关注对象,从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众所周知,当今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气候破坏、生物贫化及有毒物质排放愈演愈烈,作者认为造成今天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从20世纪至今的经济活动的巨大扩张,由于非市场环境成本无人埋单,大量不利于环境的补贴的发放加剧了环境失控,并进而加剧社会不平等、社会压力和资源的短缺。作者还从市场、增长、消费、企业等多个环节分析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提倡遏制过度商品化,从精神层面提高人们的幸福感,鼓励人们简单地生活,促进绿色消费。作者呼吁人们能产生一种新的意识,关注非物质化生活,关注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呼吁一种能够满足环境和社会需求的新的环境体制的建立。

    • ¥25.2 ¥35 折扣:7.2折
    •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
    •   ( 35 条评论 )
    • 世界银行 著,廖玫 等译 /2010-07-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在充分关注涉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组织和协议的主张、全球普遍实施的能效标准和碳税政策基础上,从经济、法律和制度的维度详细分析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发展作用。在阐述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重大政策实施等具体问题后,提出了与能源税收相应的政策组合,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优先发展领域,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清洁能源技术在发展中广配套的政策、法规,区域贸易协定等具体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行文流畅、表达准确,对从事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的政府人员是极有价值的参考书,那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也会发

    • ¥26.9 ¥40 折扣:6.7折
    • 非价值量的价值化--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估模型
    •   ( 24 条评论 )
    • 李钢 等著 /2012-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非价值量的价值化: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估模型》由李钢等编著。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中国社会正在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当代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更加关注个体的幸福感。在这种背景下,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已经不是一项政策是否应推出的维度。《非价值量的价值化: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将一项政策对环境、物价、就业、社会公平的影响统一转换为价值量,实现对非价值量的价值化转化。从而可以终用一个量纲来衡量一项政策的“好坏”,进而进行政策决策。

    • ¥29.5 ¥59 折扣:5折
    • 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全球变暖的影响
    •   ( 76 条评论 )
    • (美)卡斯珀 著,赵斌郭海强 等译 /2012-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不断加剧,当前地球正日益变得温暖,动、植物的栖息地,动物的行为模式等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作者试图通过考察变化中的森林、草原、极地、荒漠、山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来回答这一问题。 《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全球变暖的影响》利用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观测数据,讨论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一些特定的问题,如干旱、林火以及物种灭绝等也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经济学影响;探讨了动物和植被产生适应的可能性,并倡议决策者与相关科学家保持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决议,积极而冷静地思考应对全球变暖的减缓与适应策略。《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全球变暖的影响》还用较多的篇幅探讨了减缓全球变暖的碳封存策略;在正文之间插入的许多有价值的

    • ¥26.2 ¥39 折扣:6.7折
    • 碳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
    •   ( 79 条评论 )
    • 廖振良 主编 /2016-04-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手段,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方式之一。当前,国内碳排放交易的发展方兴未艾,全国性的统一碳市场呼之欲出。廖振良编*的《碳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在总结碳排放交易基本理论和国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国内,特别是上海市在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碳排放交易的背景和基本理论、欧盟等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国内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进展、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剖析、企业碳信息的披露等,从总量设定、碳排放额分配设计、碳排放额拍卖设计和MRV等方面对碳排放交易机制进行分析是本书的重要特点。本书重点对上海市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也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可作为环境、经济等专业研究生

    • ¥26.4 ¥48 折扣:5.5折
    • 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
    •   ( 65 条评论 )
    • 胡宝哲 /2008-1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宜居城市营建的专著,是关于如何规划、设计宜于“普通人”生活和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论著。城市发展到现代信息化、生态和网络时代,城市问题包罗万象,人类需求又错综复杂,城市环境设计的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基础的、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方法、内容的范畴。本书试图通过对近些年来国内、国外宜居城市环境营建的实践、实例的调研、分析,以及对近几年来笔者亲身参与的规划设计的工作实践的总结,从整体和宏观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着重探讨和论述营建宜居城市的理论、原则以及有效进行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式和具体规划设计手法。 本书共由以下八章构成: 第1章是全书的引章,重点对城市环境意识、宜居城市的概念和标准、宜居环境的构成要素、营建理论、方法与研究课题等进行概述和讨论。 第2章

    • ¥24.6 ¥32 折扣:7.7折
    • 2010年清洁生产论文集
    •   ( 18 条评论 )
    • 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 编 /2011-04-01/ 中国环境出版社
    • 本论文集收录了2010年清洁生产方面水平较高、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编辑成册,共收入论文26篇。全书分为四部分,清洁生产政策篇、清洁生产审核篇、清洁生产行业篇、清洁生产推进篇。基本代表了我国清洁生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十二五”清洁生产的推进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集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机构、清洁生产研究人员及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人员阅读。

    • ¥26.2 ¥34 折扣:7.7折
    • 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 10 条评论 )
    • 彭文英//刘正恩//李青淼//单吉? /2014-07-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彭文英教授所率领的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团队“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总结。通过三年的团队建设,团队成员在计划设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引领下,紧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围绕首都圈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而开展了系统研究。本书梳理了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理念,指出了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建构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建立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方式、环境影响程度、环境保护水平三个方面评价了首都圈生态文明水平;实地调研分析了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借鉴日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措施。本书还重点以土地资源、大气质量、水生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大气污染、水生态

    • ¥23 ¥48 折扣:4.8折
    • 人类之殇
    •   ( 25 条评论 )
    • 马清平 著 /2015-10-01/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内容概述 气候灾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它就像高悬在众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承重的生命之线一旦崩断,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人类之殇——本书以科普的形式、平实的语言、详尽的数据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当前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严峻程度、人类可能面临的可怕厄运、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在当今中国发出了生态危机的强音,令人振聋发聩,促人深刻反思,其站位之高、视野之广、观念之新堪称凤毛麟角,是一部能够从思想观念深处影响人、改变人、提升人的优秀著作。 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之殇》 类别:科普书籍 作者:马清平 页数: 238 页 字数: 22.5 万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二、作者简介 马清平, 1962 年出生, 1984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潍坊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研

    • ¥24.6 ¥32 折扣:7.7折
    • 广州市城市社区环境微改造技术指南
    •   ( 54 条评论 )
    • 甘有军朱露 /2017-01-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甘有军、朱露编*的《广州市城市社区环境微改造技术指南》基于广州近20年来在城市环境整治和改造中的实践,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分析城市社区建设和改造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广州城市社区环境微改造的目标、原则及内容,并且对社区道路交通、绿化与景观、市政与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等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微改造的技术设计要点,形成一套全面、可供选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指南。

    • ¥20.2 ¥42 折扣:4.8折
    • 气候变化融资
    •   ( 37 条评论 )
    •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编著 /2011-03-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本书试图在深入理解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发展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气候变化融资问题,综合反映对国际与国内发展情况,使本书读者能够以更宽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融资问题:既有基础,又有前沿;既有历程,又有趋势;既有公共资金角色,又有私营部门资金作用;既有传统方式,又有创新机制。通过这样的综合集成,帮助读者从一个方面更好地深入气候变化问题前沿和低碳发展前沿,全面认识气候变化融资问题,包括促进广大财政工作人员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具体行动中。 本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有关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前沿动态。第2章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三个关键问题——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第3章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资金机制。第4章介绍公共财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第5章介绍对

    • ¥23.1 ¥42 折扣:5.5折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经典案例
    •   ( 228 条评论 )
    • 宋其玉 编 /2013-01-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具有整合优势,势在必行,编写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文件是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者从组织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以三个*版本标准作为依据,编写了本书。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汇编。 本书目的在于,为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以及广大审核员、咨询师在编写或修订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时,提供全方位的借鉴和帮助。

    • ¥29.5 ¥59 折扣:5折
    • 环境与健康(崔宝秋)
    •   ( 146 条评论 )
    • 崔宝秋 主编 /2013-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普及环境教育为出发点,立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首先简要概括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然后分别从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居室环境、食品安全、生活用品等方面来论述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怎样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来增进人体健康和控制不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人群健康。后介绍了绿色化学与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本书在广泛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研究,通过情景案例引入相关知识,强化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使读者在学习环境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健康观念。 本书为高职高专、成人教育、中职学生的公选素质课教材,也可供广大读者作为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关心人体健康的科普读物。

    • ¥21.6 ¥28 折扣:7.7折
    • 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密度杠杆
    •   ( 18 条评论 )
    • 联合国人民署周玉斌应盛 编 /2013-10-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世界城市带来的各种挑战。与此同时,全球很多城市还在继续使用着20世纪全球标准的城市化模式。这种城市化模式通常的特征包括:以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骨架,城市遍布着超级街区,城市高度分区化和高楼林立等。这种城市化模式起初给城市带来了快速的发展。然而,这种城市化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弊端,造成了对能源的高度消耗,对交通流动性的极大需求,甚至城市社会的割裂和不公平的发展。因此,当今的世界需要对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新的思考。

    • ¥26.4 ¥48 折扣:5.5折
    • 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基础设施优化
    •   ( 26 条评论 )
    • 联合国人居暑 编著,刘冰周玉斌 译著 /2013-10-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基础设施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性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遭受污染威胁的情况下,资源密集型的基础设施服务已经不再能够恰当地提供物资和服务。基础设施如何配置与基础设施服务如何提供对城市功能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四本丛书之一,联合国人居署编著的这本《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出城市可以成为改变的媒介,使广大城市人口的生活减少浪费。 《城市基础设施优化》通过关注资源在基础设施中的流动和它们支持城市活动的方式,思考了如何将基础设施系统作为城市转型走向更可持续道路的机遇。基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和可利用资源,每座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 ¥24.8 ¥45 折扣:5.5折
    •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 8 条评论 )
    • 段炼 著 /2011-03-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段炼编著的《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本书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三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可供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建筑学、历史

    • ¥23.5 ¥49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