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旱灾害》是中国水旱灾害系列专著之一。本书统合古今黄河流域洪涝、干旱及研究成果,以总体特征和典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流域内水、旱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与演变规律,并联系实际,提出了可行对策。 本书共分四篇十五章。是一部资料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专著。本书是国民经济有关部门领导,水利,防灾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外关心黄的各界人士参考应用。
本书全面介绍了防洪与抗旱的主要内容、技术等知识。全书共7章,其内容包括防汛与抗旱基础知识、防汛与抗旱准备工作、防洪预案编制、防洪与减灾、土质堤坝抢险技术、堤防堵口与复堤、混凝土及砌石建筑物险情抢险技术、堤坝抢险实例、防旱抗旱基础知识、抗旱应急供水预案编制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水利技术专业、农业水利技术人员岗位培训,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汽车维修工程(第2版)》由储江伟主编,本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零部件损伤机理分析、汽车故障及统计分析方法、汽车维修理论及维修性评价、汽车维修标准化与工艺规范化、汽车维护工艺及养护作业、汽车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汽车修理工艺及修复方法、汽车维修生产与运作管理及汽车维修服务需求与发展。 《汽车维修工程(第2版)》为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筹)“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维修工程教学、科研、企业管理等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分为果树害虫和果树病害两部分,共收编了对果树危害较大的病虫害219种,其中果树虫害108种,包括食叶害虫;蛀果害虫等。果树病害111种,包括叶部病害、果实病害等。
2009年7月11日至13日,由山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清史研究所和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会议以“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为主题,旨在对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总结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海内外数十家科研部门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提交论文30余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郝平、高建国主编的《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这部论文集,就是本次研讨会的一项成果。文集部分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并不专注于历史时期的某一次重大灾害问题,而是基于对灾害史学科的整体关照,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颇具启发性。第二部分也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
本书介绍了中国夏季雨型、主要地区雨季、ENSO事件的划分标准及各种大气物理量、各种指数的计算公式;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夏了降水(主要雨型)、重点地区雨季、东北夏季温度和热带风暴(台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背景;全面分析了亚洲季风、越赤道气流、准两年振荡、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南亚高压、印度低压、北半球极涡、西风带超长波、中纬度阴塞高压、欧亚西风带环流、东亚遥相关型、涛动、ENSO与海温、太阳活动等大气环流和大气外部物理因素的主要特征及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详细对比分析了1951-1996年历年上述各气候要素和物理因素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夏季主要雨型或重点地区旱涝形的一些主要原因。书中附有1-51-1996年历年夏季中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图及秋、冬、春、夏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森林昆虫;认识林木病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原理分析与方法选择;林业常见害虫类群及防治;林木常见病害防治;林木害鼠(兔)及防治;森林病虫害一般性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苗圃病虫害防治工作历的编制;食叶害虫防治作业设计与施工等。
本书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下,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复杂性、多学科性和多领域性,集合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智慧编写而成,旨在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思想,宣传、研讨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措施。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人士参考。
本书以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基地化培训的规范化水平为目标,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课程设置要求、训练设施的建设、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及培训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地规范了地震应急救援基地化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既是对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也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化培训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参考。
本书着眼于阪神淡路大地震后城市防灾学的新进展,城市防灾对策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制度。根据城市防灾学的目标,本书在理论上共包含三个主题:灾害发生前,为降低灾害发生时城市所受损失的预备措施;灾害发生时,为防止损失扩大化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以及灾后受灾城市的重建和复兴。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城市灾害和城市防灾学等基础理论、防灾城市规划的历史和法制、城市防灾对策的目标和评价;以及地震和城市火灾、群体避难论、防灾信息、地区防灾力等理论专题;重建与复兴、国际防灾合作和实践体系。
王恩福,黄宝森主编的这本《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手册》一书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理念、地震灾害的特点、建筑物结构、建筑材料、救援策略、救援技术、后勤保障和救援行动基地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地讨论了救援队员选拔、培训、考核和岗位资格认证等相关问题;详细地介绍了救援装备的种类、救援装备的主要功能、技术参数、使用与维护保养,并提出了各级救援队装备配备的建议。该书为我国各类灾害救援队建设、救援人员技术培训和开展科学救援行动提供了一部实用教材。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