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为六编,分别就灾害时空分布与量化分析、灾害与环境变迁、灾害治理、灾害文化与社会治理、历史上疫灾及其应对、历史视野下的新冠疫情调研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积极探讨了历史时期灾害治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
灾害社会风险呈现“一生成、三状态、一演化”的系统特征,是一个集冲突、失序、失稳于一体的开放复杂系统,其治理是一项集应对、处置、管控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各类灾害事件高发、频发、突发,灾害社会风险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在剖析灾害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社会冲突、社会失序、社会失稳三状态探析灾害社会风险的生成、演化机理及防范、化解方法,创建了灾害社会风险的系统理论及应对决策体系,为风险治理提供了决策指导和政策启示。
《大型复杂边坡灾害防控技术与工程实践》以安太堡露天矿高陡边坡滑坡监测工程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数值计算等方法,对大型露天矿复杂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监测预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复杂高陡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大型露天矿复杂边坡位移-滑动力耦合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滑坡灾害防治工程以及防治效果评价等。
水库群联合调度是实现江河安澜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法。水库群防洪-供水-生态调度理论与方法聚焦长江流域的防洪、供水和生态问题,以复杂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围绕多维变量耦合的多目标协同优化关键技术难题,研究非线性河道洪水演算方法及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法,阐明洪水资源化利用的风险调控方法,构建水库群供水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变化环境下的河流栖息地影响分析。《水库群防洪-供水-生态调度理论与方法》部分彩图附彩图,见封底。
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和依据,可为规划区域发展、制定防灾策略、规划布置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横断山区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与实践》选取我国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横断山区,系统阐述了著者在区域及局地尺度的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成果。系统论述了横断山区泥石流分布及成灾特征、泥石流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小流域村镇泥石流风险辨识及风险动态评价技术、村镇建筑物及人员风险定量评估方法、泥石流风险管理与对策。《横断山区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与实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从区域到单沟的泥石流风险评估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兼具理论性、资料性和实践性。
《黄河流域水旱灾害》是中国水旱灾害系列专著之一。本书统合古今黄河流域洪涝、干旱及研究成果,以总体特征和典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流域内水、旱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与演变规律,并联系实际,提出了可行对策。本书共分四篇十五章。是一部资料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专著。本书是国民经济有关部门领导,水利,防灾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外关心黄的各界人士参考应用。
本书以29649条历史火灾为依据,分别对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11个历史时期的火灾特点、分布和火灾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论述理据充分。同时,又对历史上的74起火灾案例作了较完整的描述。本书全面系统、史料翔实,揭示了不少火灾之最,并佐以大量珍贵图片,融史料性、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作者多年来研究火灾历史的力著。 本书不仅可供消防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参考,还不失为一部消防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的普及读物。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随着优选气候变暖,天气日益频繁,我国农业巨灾风险概率增大。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统筹协调的现代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对提升我国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着力研究:(1)应用农业经济学、灾害学、保险学、运筹学、资源配置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构建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理论研究框架。(2)建立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应用GARCH模型、AIC准则、Lv测度和MCMC方法测算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探索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化和农业再保险机制。(3)应用嵌入PCA的三阶段DEA技术评估当前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措施的绩效,分析制约绩效的"短板"。(4)用Logical模型分析农民对当前农业巨灾保障的满意度。构建现代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服务体系,使得农业巨灾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安排协调运行,提升保障体
本书主要讲述地球科学与地质灾害基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灾害管理及应急预案、常见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灾害、边坡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海岸带地质灾害、特殊土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恶化、洪涝与干旱灾害等)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读者可通过本书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增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