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 新诗写作的核心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 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的定位是普及教材,力求准确、简明、实用,既注重格律知识的整理与分析,又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进行剖析和讲解,使读者能更好地品读、理解诗词,自然而然地掌握诗词格律及写作方法。 ★在讲述诗词的章法和写作方法时,多举实例,例证中既有对名句的具体分析,又有对经典全篇的综合解读与赏析,力求生动阐述写作方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本书中列举的写作方法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和创作的研究及心得,并加以总结,诗词的写作方法本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读者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作为诗词教材,本书对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分别从押韵、平仄、粘对、对仗、章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述,难免会琐碎或死板,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弄清规
这是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 熊逸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以省时间、轻松、知识牢 帮你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框架,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楚辞》《陶渊明集》《李太白集》出发,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让你今后获取新知又快又深。
胡小石根据清焦循 一代有一代所胜 之说,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在本书中历叙《诗经》、楚辞、汉赋、汉魏晋南北朝古体诗、唐律体诗、唐五代词诸体之源流正变,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阐明各种旧说,不少创见,被学术界公认篇幅不长而颇具卓识。他毕生治学,文必己出,如无真知灼见,从不剿袭雷同,笔诸简端。其定文学范畴,以我国固有之 言志 说、 缘情 说结合外来之 纯文学 理论。治学方法,则严格区别治史、学文为两途,谓治文学史属于科学范围,必须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新中国成立前继出之文学史,如冯沅君、陆侃如合编之《中国诗史》、刘大杰之《中国文学发展史》,其体例实受本书启发。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阅读经典的书,更是一门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的写作课。 一位资深的文学教授,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阅读体验和教学经验,精挑细选了十五部经得起 考究与折腾 的经典小说,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小说中的要素一一拆解开来,引导读者直达其中的丰富意涵,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妙趣,使得个人有限的生命在他人的故事里得到延伸扩展。 全书以故事元素和故事讲法为序,正文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内核,分别讲述故事的叙述者、人物、情节、对话、情绪与意境,作者用专业的视角、细致的感受力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对《变形记》《游园惊梦》等15部经典作品抽丝剥茧,合上书页的那一刻,读者不仅能体会经典作品的妙处,迫不及待地找寻原文品鉴,更能深刻领会文学大师们的写作技巧。
《北京法源寺》一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百年来真正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内核,他们在寻找晚清变革道路中的家国情怀、经世济民、思想变化、历史抉择等心理和思想,通过作者李敖将“写实的真”和“艺术的真”不留痕迹地结合,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刻画和剖析,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是著名作家残雪的一部评论集。是残雪对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小说进行的全景式、全方位、细致的文学评论的专集。它以作家对作家的解读方式,以文学家感悟性的语言,对博尔赫斯迷宫小说的谜底进行了精当而独特的解析。本书为中国文学家对博尔赫斯小说进行的解读的一部专著。残雪对博尔赫斯的解读像是玩心灵的魔术,因为她对于无边的狂想和迷宫般的艺术形式有一种说不出的兴趣。残雪的解读很好体现了博尔赫斯那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现实和梦幻的莫测氛围,而且残雪很好的把这些归结到艺术家的创作斗争上。此书的语言有残雪一贯的风格,典型的残雪式解读。
? 《月迷津渡》是语文界名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先生的作品,是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小说的解读文章汇集。是继《名作细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于2012年3月初版,2013年1月重印,本次是对该书的再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