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疑心大宇宙阴谋篡夺它的位置》 本书是一本选自泰戈尔经典诗歌的童心短诗集。145首轻盈又雀跃的短诗,配上100幅元气满满的小狗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小狗只有纯粹的快乐和当下的体验,不受过去的阴影束缚,不为未来的道路担忧,生活的每一个路口,都是一次新的追逐。 用尽全力快乐着,永远对生活满怀希望!我们这一生注定会得到很多很多爱,让我们变得强大而温柔。 《小鸟啃坏玫瑰还说人类脾气太暴躁》 一本选自王尔德经典作品的毒舌短句集。137篇真实又通透的短句,配上百余幅呆萌骄傲的小鸟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生活本就泥沙俱下,荆棘与鲜花并存。 我们只是在泥泞中相遇,但小鸟从不在此停留
当我和你一起穿过田野来到河畔 我看到的河流更美丽; 坐在你身边看云 我看得更清楚。 你不曾把自然从我这里带走, 你不曾改变自然对我的意义, 你使自然离我更近了。 因为你的存在,我看见它更美好,但它是同一个自然, 因为你爱我,我同样爱它,但我更爱它, 因为你选择了我,让我拥有你爱你, 我的眼睛在凝视万物时停留得更久。 我不为以前的我而后悔 因为我还是同一个人。 我只遗憾以前不曾爱你。 把你的手放在我手里 让我们保持安静,被生活环绕。 佩索阿《拥有你以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英国诗人和剧作家威廉 莎士比亚生前唯一发表的作品,四百年来已成为经典诗集。梁宗岱(1903 1983)是中国近代诗人、作家、翻译家和教授,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翻译这部杰作,到六十年代初才将154首诗全部翻译成中文,1963年5月至1964年3月曾在香港《文汇报》副刊上全文连载,1978年才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莎士比亚全集最后一卷出版。本书以人文社1978年版为蓝本,以香港文汇报版为校订版本,将明显误排误印的译文予以订正,并加以必要的简注。本书还收入英国国家图书馆藏1609年版莎氏十四行诗初版影印全书,以及1956年梁宗岱致巴金书信所附译诗25首,校订者又在前言中收入梁宗岱致巴金书信和 翻译凡例 全文,这些都为本书增加了研究、观赏和收藏价值。
1928年,《流萤集》首次面世,它源于泰戈尔的中国与日本之行,这部诗集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受到了中国绝句和日本俳句的影响,与《飞鸟集》并称泰戈尔的短诗双璧。 在行程中,泰戈尔应邀 手书于扇面绢帛上 ,因而《流萤集》短小隽永,意境唯美,常以大自然劲舞为载体表达他对宇宙、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使人读后心灵得到休憩。
本诗集精选了卡瓦菲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卡瓦菲斯的诗可以分为两类:当代的和历史的。前者表现诗人的生活,反而类似于虚构;后者很多是虚构的,却显得真实可信。卡瓦菲斯像是一位时空漫游者,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间自在穿行,虚构出自足的家园。他的诗歌因为风格简约,朴素自然,因而显得异常高贵,具有独特的韵味,这源于诗人对各种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的心智和灵魂的深刻透视。 译者黄灿然选取了卡瓦菲斯生前私下刊印、校订或认可的全部作品,并增补了其生前部分未刊印的诗歌,较为完整地还原了卡瓦菲斯的创作图景。
悲伤是为了什么?它是一个仓库 我们储存小麦、大麦、玉米和眼泪的地方。 我们迈步走到门口一块圆石上, 那仓库喂饲所有悲伤的鸟儿。 而我对自己说:你会不会 最终拥有悲伤?继续吧,要在秋天快乐, 要坚忍,是的,要宁静,安详; 不然就在悲伤的山谷里张开你的翅膀。 罗伯特 勃莱《悲伤是为了什么?》
我用力重新站直,然后看见: 好像有三束光。 来自天上的那束,来自天堂 流淌在我身上又消失的那束 和我的手在书页上擦去其阴影的那束。 墨水或许来自阴影。 这穿过我的天空使我惊奇。 人们或许会认为,为了更好地描绘天空 我们备受折磨。但这折磨,胜于 飞翔,悲悯淹没了一切,闪耀着 和夜晚同样多的 泪水。 菲利普 雅各泰
一个男人像一座城市,而一个女人像一朵花 他们在恋爱。两个女人。三个女人。 无数的女人,每一个都像一朵花。 但是 只有一个男人 像一座城市。 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佩特森 巨人们的轮廓》
但愿我从未见过你,再未 给你写信,甚至,在几年后,你 时时拜访我,如美人鱼穿上海豹皮 有着另一张脸,配上 另一个声音,也一刻也骗不了我 那永远是你的脸和声音 一切都消失了, 除了我;对我来说,什么都消失了 鸡的尸体在不断扩展的 圈中打转打转,一颗卫星,当 太阳落下时,那个科学家会从那里弯腰, 邪恶地俯瞰毫无防备的地球。 兰德尔 贾雷尔《想起失落的世界》
“诗是一种边界的艺术。”贝拉·阿赫玛杜琳娜的诗即是一场与边界的长期爱恋,结出了一朵 的玫瑰,花瓣的厚度及其螺旋状的、连续的运动,编织出其诗歌的繁盛样貌。正如这朵玫瑰,阿赫玛杜琳娜的诗是内向、向心的。她始终以个人生活为艺术创作的基础,作品带有突出的自传特征和鲜明的生活印迹。布罗茨基曾感叹价道:“人们不该忌妒在本世纪的俄罗斯写诗的女性,因为在每个拿起笔的人头上,都笼罩着两个巨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和安娜·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杜琳娜罕见地打破了这一禁忌,她的创作不仅与“白银时代”文学传统相接续,而且彰显着丰沛自足的现代意味。时代的光影、日常的琐屑、种种事件和情绪、心灵与理智的冲突,它们在阿赫玛杜琳娜 的崇高诗歌宇宙中被重新锻造、形塑,重新获得血肉与灵性,其中充满对自我的省思,对世人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共分三卷,收录了俄罗斯著名诗人安娜 阿赫玛托娃从1904年到1965年间创作的所有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04-1920年间写作的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二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21-1957年间写作的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三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58-1965年间写作的诗歌。
印度文明是世上现存的最古老伟大的文明之一,而《博伽梵歌》奠定了这一文明的文学基础--它原是世界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哲理插话,斯瓦米赋予了这部人人喜爱的诗篇以崭新的意义,无论读者是否熟悉印度传统文化,阅读《博伽梵歌原意》都会极有价值。因为它能使读者理解《博伽梵歌》,正如至今大多数印度人理解的那样。这本书在国内也多次出版,使读者与真正的印度、古老的印度文化得以直接接触。
秘鲁诗人塞萨尔巴略霍(CésarVallejo,1892-1938)是西班牙语诗坛上最也是最复杂的诗人之一,也是至今仍旧给予诗人阅读与创作以不息启迪的先锋诗人。翻译家赵振江老师历时十余年,精心翻译巴略霍的的诗作,包括:《人类的诗篇》《西拔牙,我饮不下这杯苦酒》全稿、《黑色使者》《特里尔塞》精萃,是2014年中国诗歌界无法忽视的一部大作。
《莎士比亚爱情诗集(插图珍藏版)》将莎士比亚的爱情诗汇编成一册,搭配英国传奇艺术家埃里克·吉尔的精美插图,依序收录了四大章:《维纳斯与阿多尼》《十四行诗》《情女怨》和《爱情追寻者》,配以详尽的译者说明与注释,而英诗翻译家曹明伦老师在翻译时除了保持原诗节奏外,还保留了原诗的韵式,让读者真正读懂莎翁情诗的独特韵味。 《维纳斯与阿多尼》是16世纪末相当受欢迎的爱情叙事长诗,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描述爱神维纳斯追求美少年阿多尼,一段女追男热情四溢的浪漫故事;该诗清新明快,音韵优美,比喻精巧,语言瑰丽。《十四行诗》共154首,是莎翁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成熟的标志,其高超艺术水平的一座丰碑;处处激荡着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恶丑的抨击,对人性解放、个性尊严和社会公平的向往。《情女怨》是一部难得一见
全球文学大师吹爆的一本书 塞万提斯、孟德斯鸠、夏多布里昂、雅各布 布克哈特、雅克 巴尔赞、萨拉马戈、华兹华斯、博尔赫斯等齐声推荐! 这部在西方文学史上享誉盛名的葡萄牙史诗修订全译本终于出版啦!资深文学品鉴小组 权威葡萄牙译者,它将带你领略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风云,带你开启瑰丽莫测的、集西方宗教、神话、史诗于一炉的神奇之旅! 大航海时代*宝典 海贼王粉丝了解世界观的衍伸读物! 本书是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出版 他写出了《歌集》、荣誉、海难,在《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写出了民众的觉醒。他是一个纯粹的诗歌天才,是我们(葡萄牙)文学中*伟大的诗人,他就是卡蒙斯,无论这样评价他会让自称比卡蒙斯更伟大的诗人佩索阿多么痛苦。除了卡蒙斯为我提供的*简朴的范例外,没有任何东西适合我
《从城堡偷糖》是勃莱的诗歌自选集,诗人从长达半个多世纪创作生涯中精选出两百七十首诗结集出版,可以说这部自选集是勃莱毕生诗歌创作的精华,完整体现了诗人不同阶段的写作风貌。
根据研究者统计,佩索阿一生共创造了72个不同的异名。这72个异名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活跃程度不尽相同,最主要的异名有三个:阿尔伯特·卡埃罗,阿尔瓦罗?德?冈波斯与里卡多?雷耶斯,他们与本名的费尔南多?佩索阿共同构成了一个书写的“家族”。《阿尔伯特·卡埃罗》所收作品即是佩索阿以这个异名写作的诗歌和散文。 本书中部分呈现了阿尔伯特?卡埃罗的组诗《守羊人》,这是一部具有奠基性质的作品。组诗共有49首,但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首诗,或者一句话:世界是部分,而非整体。以基督一神论为信仰基础的理性精神要求现代人把“自然”作为整体来认识,而不是石头、河流与树木无休无止的相加。而佩索阿认为这种理性阻碍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因此,为了重建异教,或者建立新异教,首先要通过消灭理性与拒绝形而上学重现异教的本质。 《
据说但丁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迷失正道,因古诗人维吉尔之引导,游历地狱、净界,又因童年时代的情人贝雅特丽齐之接引,到了天堂,费时一个礼拜,见闻的描写就成了《神曲》这一部诗歌。 其实呢,地狱、净界、天堂,均无实体,只是诗人脑海间的想象,只是一种幻想的具体表现。但丁的后半世,就消磨在这条幻想的路上,说起来未免有点可怜。然而他死了六世纪,他的光芒并未减低,这又是他不幸中的大幸了。 现在我也走到“人生的中路”了,前途茫茫,未识正道何在,还是依人之旧迹,重游吧!于是我花一年的光阴先译了《神曲》中“地狱之部”。 晏殊大师诗云:“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然大师对于但丁的著作并未有译过,我译《地狱》不过完成大师一部分的遗志罢了(和从前译印度名剧《沙恭达罗》一样)。 大师的知友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的外国诗人,译笔。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张贵喜编著的《山陕古逸民歌俗调录》是一部荟萃了清朝中期到民国早年,流传在山西、陕西夹(黄)河两岸的民歌俗调集。《山陕古逸民歌俗调录》全书分为六卷,即卷一《红尘血泪》、卷二《浮世情缘》、卷三《时风百态》、卷四《谐戏说众》、卷五《俚歌醒世》、卷六《天籁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