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尊号》,全称《公卿将军上尊号碑》,又称《上尊号奏》《劝进碑》《百官劝进表》等。三国时曹魏黄初元年(二二〇)立。碑为圭首,有额,篆书阳文二行 ,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碑阳隶书二十二行,碑阴隶书十行,满行四十九字。碑文中无撰书人姓名,传为卫觊或王朗撰文、锺繇或梁鹄所书,但无确证,亦无定论。碑文记述了公卿将军四十六人呈魏王曹丕奏章,劝曹丕接受禅让代汉而继天命。原石今在河南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此碑书法雄劲端庄、姿态峭丽,为曹魏时期的隶书代表作,对晋唐隶书影响甚巨。 本次选用之本为慕松轩所藏,曾为郑际唐、冯笏軿、梁恭辰、罗振玉、李一氓、沙彦楷等递藏,册后有翁方纲、梁章巨、钱泳等人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归上海朵云轩,二〇二〇年朵云轩一百二十 拍卖会金石碑帖专场售出。册中碑额缺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今西安)人。玄宗開元進士,曾為平原太守,後封魯郡公,因此有\\\"顏平原\\\"、\\\"顏魯公\\\"之稱。他精於書法,師承褚遂良、張旭,而自成一代宗師。\\\"顏勤禮碑\\\"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 護軍顏君神道\\\"。此碑為顏真卿七十歲前後書寫,其時,書家已至爐火純青之境地。此書氣勢磅礴,雄邁清整,是書家晚年之代表作,也是後人學顏體字的*範本。\\\"顏勤禮碑\\\",唐大曆十四年刻立于長安,碑文刻於四面,碑陽十九行,碑陰二十行,行均三十 。原石被長期浸沒,一九二二年十月在西安出土,現存於西安碑林。本書將此碑放大彩印,供學書者欣賞臨習。
《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在外观形制上采用了《始平公造像记》画界格的方式,应该说是以一种恭谨的态度来对行的,加之书刻的俱精,有纤毫毕现的感觉,所以在北魏造像中属于上乘之作。同时这是一件典型的隶楷交错的造像记,楷意大于隶意,在其用笔中我们已能清晰地感觉到唐楷法度森严的几丝气息,如有些字已接近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用笔和结体特征。然而这一件北朝时期的造像记作品,正处在逐渐被雅化与整合的过渡期,所以尽管整体上欹侧感不强,但某些局部的处理依然体现出北朝书法一贯的自然天真的特点。临写此造像记,在笔上以露锋方笔为主,提按转折须交代清晰,结字上以方居多,要适当保留一些隶书的波磔点画以增强古趣。对某些结构的处理,既要考虑其视觉美感又不能过分追求离奇的怪异的造型,以免破坏整体气息效果。应该说,临
《元赵孟頫书胆巴碑》收录了多篇赵孟頫的楷书书法作品。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俯奉敕撰并书篆,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谧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俯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俯为文并书臣孟俯预议赐谧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既奏有旨于义甚当谨按师所生之地。
本书作者选东汉隶书代表作《曹全碑》中的范字,针对隶书初学者的需要,依次讲解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书法章法,同时作者通过视频,对所选范字都进行了书写与讲解,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清晰地看到、听到作者的运笔过程和要点分析。
《衡方碑》自宋欧阳修以来,迭经著录,为汉碑之一。碑字结体宽博,笔画肥厚古拙,方圆兼备,风致高雅,体势雄伟。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满,与《史晨》、《曹全》相异趣。碑额阳文隶书,尤有气魄,结体严整,笔画圆劲,看似平正而神采飞动。 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将以多种形式陆续推出面向社会大众,全面介绍故宫珍藏历代书法家重要作品的高品质出版物。 本套技法精讲系列丛书辑,是本社针对二○○八年首次出版的五十册《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而特别策划的深度学习与研究名家书法的技法类图书。精选五十册中古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人代表性的作品,针对性地聘请对大师作品有专门研究的书法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写经验,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讲解临写技巧。内容涉及基本点画、用笔特征(点法、横法、竖法、撇法、捺法、折法、钩法)、偏旁部首(偏旁组合法、难辨字、形近字)、结体特征、同字异形等方面,是一套专为临习与研究名家书法而编写的参考书。
《 碑帖导临:张玄墓志 》为碑帖导临丛书之一,精选了张玄墓志,并对其进行新的技术加工,以墨迹的形式出现,并进行放大,让学习者能较好地领略原帖的笔法及整体风貌。
赵孟頫小楷书法的主要特点有: ,赵字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化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清晰,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初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赵书小楷虽为小字,但华丽而不乏骨力,飘逸中见高雅,秀丽中见清气,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似绵里藏针。笔画追求精致入微,结构内含,自然流美,显示出“穷极精密”的面貌。 第三,赵体小楷布白方正严谨,撇捺舒展,笔圆架方,流动带行,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这是其显著的特点。
《经典碑帖笔法临析大全》是《大学书法教材系列》配套普及本书法教材。本套书从历代数千种碑帖中精选出50余种,每种碑帖独立成册,每册皆为两章及附录:章针对每一种碑帖笔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包括单钩摹、双钩摹、临写训练和综合练习;第二章为书法作品创作样式例举;附录为学习书法的必要准备及有关常识。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翁志飞实临解析颜勤礼碑》将请著名书法家翁志飞老师对此碑帖进行临摹示范。《翁志飞实临解析颜勤礼碑》,深入讲解颜体楷书的发展源流、《颜勤礼碑》的风格特色,更从执笔方法、临摹笔法、结构布局等多个方面引导书法学习者临习此一碑帖,为书法爱好者笔法入门、书艺进阶之选。
杨大眼造像记,为“龙门四品”之一,高130厘米,宽58厘米。石在河南洛阳龙门山。
杨大眼造像记,为“龙门四品”之一,高130厘米,宽58厘米。石在河南洛阳龙门山。
钱建忠先生师承前辈书法大家卢前,专攻汉隶、魏碑,实践与教学并重,近年出版多种硬笔字帖,发行量很大。《礼器碑》为汉隶名作,临习者极多,但目前所见之版本,大多模糊不清,尤其不便于初学者。钱建忠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发现这一问题,因此从2014年起由《张迁碑》入手,逐步以放大通临的方式,出版一套便于教学的汉隶标准字帖,这对于汉隶爱好者而言是一个福音。《礼器碑》是这套“汉隶经典十种放大通临本系列”之第二种。
《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它们分别是:《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 ,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 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水写布临经典碑帖:王羲之《兰亭序》》,本书将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全篇范字逐一置于米字格中。为便于初学者练习,对每类字的构字书写特点都进行了讲解,对每个字都加以笔画运行轨迹。此书独到之处在于为学练者提供了一块印有米字格的可反复书写的水写布。
《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颜真卿 多宝塔碑 自书告身》首先对颜真卿《多宝塔碑》《自书告身》的历史渊源及相关的常识做一简介,并结合相关字把临习前对基本笔画的认识做一总结概论。用原碑和放大字对应的形式编排,放大字以挑选当页常用字和具有代表性的字为主,使读者在欣赏原碑的同时,能更了解其间的细节。这样的编排使读者对原碑和放大有更直观的认识。 颜真卿《多宝塔碑》《自书告身》中总有些字由于时间战乱等客观原因风化,使字迹不清破损,《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颜真卿 多宝塔碑 自书告身》专门请作者为读者恢复还原一些破损不清的常用字,增加读者对原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