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的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光绪八年(188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演出情况的“戏簿”,收录了这二十九年间京城各戏班的部分节目单,虽然编排略嫌杂乱,但却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第二部分是周明泰自辑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间各戏园演出的戏单,以演出时间排序,并注明演员姓名,较前一部分记录更有条理。这两部分合起来,可视为一部贯穿五十年的京剧演出史,是戏曲史研究者所急需的一手史料。更为重要的是,《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的内容虽以记录当时的演出剧目为主,但从这些记录中,能够看出当时戏班的结构、组织演出的方式、戏园的强弱盛衰、演员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名角和二路的搭配等等。辅以编者自制的统计表和索引,对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北京梨园的演出情况,具
内容简介 一部好戏是如何诞生的?什么是戏剧制作人?怎样开拓戏剧市场?…… 本书为中国舞台领域代表性人物,央华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从业十余年来的工作心法和剧场理念分享。书中从如何看待观众与舞台的关系、怎样和导演及演职人员展开协作、如何带好一支戏剧团队等多个角度,结合《如梦之梦》《犹太城》《雷雨》《雷雨·后》等央华重要戏剧作品的创作实例,辅以大量剧照和创排现场的图片实录,分析戏剧制作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列举值得借鉴的工作技巧,讲述诸多与演员、导演合作的幕后故事,表达了对中国戏剧创作和戏剧市场的认知、判断与期许。 观看戏剧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对戏剧人来说,作品的最后一个句号,要画在观众的掌声上。
即兴,是不需要剧本、不需要排练、不需要道具的一种极简演出。更重要的是,学习即兴无需科班出身,作为斜杠青年、996上班族、Z世代网民,皆能轻松掌握。 从面向观众在剧场空间正式表演,到与同事沟通、朋友聚会时幽默调侃、散发魅力,或迅速化解网络社交平台上的恶意攻击,即兴训练提供的随机应变小技巧都可以让你受益匪浅。 发现了吗?为什么即兴演员、脱口秀演员常常是程序员?因为不用再担心被否定,这很解压、超快乐!跟随这本书,在人生的舞台上,去做一名地球上zui棒的即兴演员吧!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