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川剧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三百年多年发展过程中的几起几落,无不与巴蜀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是国内从民俗学视域来研究川剧艺术发展与社会民俗关系的专著。作者从民俗学和戏曲学的不同维度入手,探讨了巴蜀民俗与川剧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本书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并配有数十幅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戏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图书,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了解川剧的一本绝佳读本。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原名丁步云,艺名 果子红 。她创造的晋剧须生 丁派 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故有 山西梆子大王 的称誉。本书是一部反映丁果仙全部人生的传记文学作品。书稿用9章、四十多万字全方位记述了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的一生。对其事业、爱情、生活、德行等方面都有详尽介绍,翔实、客观。尽显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范瑞娟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演唱时从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范瑞娟越剧唱腔精选》收录了范瑞娟的多段经典越剧片段,不仅有听觉,还配有详尽谱例和文字,让读者全方位欣赏大师经典唱腔。
上海音乐出版社继《袁雪峰越剧唱腔精选(早期)》出版后,此次又为 金派 越剧创始者度身定制了《金采风越剧唱腔精选》一书,黄德君主编,将 金派 音乐的个性、唱腔、舞台形象等一一呈现给广大戏曲爱好者。书中不仅精选了40首金采风老师的唱腔名段,还附有大量珍贵历史剧照,让我们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金采风老师的成长。随书附赠的CD精选了金采风老师在《盘夫》、《碧玉簪》、《西厢记》等经典越剧中的精彩唱段。这本书是传承历史、丰富越剧声腔艺术的珍贵读本,值得所有的越剧爱好者们珍藏。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韶关戏曲卷(1949-2019)》是 广东戏剧文库 优秀剧作选 丛书之一,《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韶关戏曲卷(1949-2019)》精选1949至2019年广东地区的经典韶关戏曲剧作,从内容上看,既有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剧目,也有对传统剧目进行选择改变加工的经典保留目录,此外,还有新编的现代很好剧目。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韶关戏曲卷(1949-2019)》中的剧作立意高、唱词独具地方特色,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史料著作
顾振遐(1931-2010),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音乐学会理事。文化大革命后,先后担任剧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三团团长、艺术研究室主任等职。1986年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上海卷》副主编。在1992年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音乐评奖中,《红楼梦》一剧的作曲,获得 孔三传 优秀音乐创作奖。
这是一部曹汝龙六十年艺术人生总结。本书结合湘剧历史,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幕幕台前台后的瞬间,全景式地呈现曹汝龙60年艺术人生的精彩轨迹与卓越贡献,走进大家,与曹汝龙共同见证时代变迁下湘剧艺术的兴衰与发展,向用毕生心血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大家致敬。30多年来在传统戏、新编历史史剧、现代戏中塑造过许多不同行旦、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正反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