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雕塑有上万尊,是不折不扣的雕塑大省。当前,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重视对古代雕塑的保护和修缮。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古代雕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书就是对山西古代雕塑的一个概览。同时,精选山西古代雕塑中的精品,如晋祠的宋代侍女像、长治观音堂彩塑等进行介绍。宏观和微观兼顾,普及与深刻兼有,既有利于向大众展示山西古代雕塑、展现山西文化、塑造山西形象,也有利于普及古代雕塑知识,推动古代雕塑的保护和修缮。
本书包括4位日本一线当红原型师的精彩作品和雕塑技法讲解,是他们的经验与才华的一次公开。4位大师拿出毕生绝学,有塑形、涂装、翻模、修饰等技法,不只作品写真,同时也介绍了他们所使用的材料、技法,以及制作步骤。从常用的材料工具介绍起,到角色构想及*后底座制成,每位造型师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在纸上先画出角色原稿,从打造骨架开始就一边设计一边对照;对军装女孩的盔甲和头发处理有自己一套,特别提供不常看到的分模技巧;在金属骨架的凹制细节仔细讲解,提示和分享构思;从龙脸到龙身的鳞片、羽毛细节雕刻都一一展示,*后连同水彩涂绘和喷枪技巧、用色等。
这本作品集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作者的作品集,第二部分是作品制作过程解析,为了完成本书,作者制作了2件雕塑作品。然而与其说主角是制作完成的立体雕塑作品,不如说是制作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以及笔记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制作花絮」才是这次真正的主题吧。观赏讲述特摄电影制作花絮的书籍以及影片的时候,会让粉丝倍感兴奋,而我也是其中分子。不过主角毕竟还是电影作品本身,制作花絮只是附加的部分罢了。然而对于幕后的制作者来说,当然也希望观众能把目光也放在制作过程上。
是当下学界对五台山佛教寺院研究的新成果,是著名佛教艺术研究专家崔元和先生近十年系统研究的成果结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对五台山地区现存佛教塑像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梳理了自魏晋以来至民国时期五台山佛教塑像的发展脉络,以大历史的视角将五台山佛教塑像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通过这本教程,国际木雕大师克里斯 派伊为木雕学习者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他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习者按照一步一步的指示,用一些基本图形作为木雕项目,熟悉各种工具和技术,从而掌握技能,满怀信心地进行雕刻。 如何准备合适的工具,工具在工作台上如何摆放,如何磨锐和使用它们,夹持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如何制作不同的切口进行准确的雕刻,如何理解表面、交界、线条、空间 像任何一个好教练,派伊的课程中包括了由浅入深的练习:起步练习详尽说明使用U形小凿和V形工具的技术方法,从制作4种简单的装饰嵌线开始,进而制作3个版本的伯格黑德公牛作品。浮雕练习通过亚洲题材(古汉字和鲤鱼)的4个木雕任务,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平面雕刻中浮雕的技艺,包括浅浮雕、高浮雕和镂空浮雕所需的理念和技术,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同一个图
《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 《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 《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
开凿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群,是中国西南边陲遗存下来的*一处古代大型石窟群,代表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窟艺术的*成就,有 南天瑰宝 之盛名。因其处于西南丝绸之路上的特殊位置,石钟山石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学术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一书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世平担任主编,崔元和、果庆、秦臻、董增旭担任副主编,经中央美院牵头,联合剑川县政府、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四川美院、陕西科技大学,针对石钟山石窟造像的自身特点,立足于民族历史、美术考古、美术史等学科做了跨领域探究,是我国*部从艺术考古的角度对云南剑川石窟进行研究的专著,亦是*部对该石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术整理的专著。全书通过文字调查,借助三
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 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 、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 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1所出石灰岩为 多。造像总数达四百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529)与北宋天圣四年(1026)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龙兴寺北朝时期作品,镂刻精妙,工艺特殊,虽然经过毁法时破坏,但仍可见其时佛像造型的丰富多样与时代特征。 极为珍贵的是,佛像多数保存了表面的彩绘贴金,使今人得睹当时雕刻作品均有富丽
本书首次出版于1979年,是针对雕塑初学者的入门类经典书籍。 雕塑家布鲁诺 卢凯西的作品从悠久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汲取养分,风格写实,平实易懂,技艺精湛,线条和表情优雅中渗透出美,具有某种哀怨与谐趣。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卢凯西工作的机会,配以玛吉特 马姆斯特拉姆的摄影记录,为读者展现了卢凯西用黏土制作一个人物头部雕塑的全过程,涵盖了从准备工具和材料,到粗雕、精雕、完善轮廓和整体润色的所有步骤,每一步都配有特写视图和文字说明,以便读者参照练习。
李钢编著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 品集》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集》通过创 新求繁荣,倡导多样促发展,成为本届全国美展系列 展览当中的亮点。本届雕塑展区采用由雕塑家直接报 送作品的方式,先后共收到全国各地2689件作品,经 过评委会认真严格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参展作品 350件,后从中选出35件进京暨获奖提名作品。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山水钟灵毓秀,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哺育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嵊州根雕。 嵊州根雕,以根为身,以意为魂,以美为本。 嵊州根雕,在传统根艺的基础上,凭借艺人自身的雕刻技艺和艺术功底,形成了“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极大地丰富了根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拓展了根艺创作的空间,开创了中国根艺的新境界。 嵊州根雕,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繁花似锦的中国民间艺术大观园里,正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个性而备受瞩目。2007年,嵊州市被命名为“中国根艺之乡”。2008年,嵊州根雕被批准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是一套探索人类审美创造奥秘的丛书。它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艺术形态为对象,如诗如画地描绘出蕴含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永恒之美的魅力,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从史前时代到后工业社会人类审美的历史脉络。走入这套丛书,犹如置身于绵延不断的艺术殿堂,目不暇接地领略到纷繁多变的各种美的风格与形态,感受到人类审美制造的神奇想像力。 本套丛书的作者均是各个领域中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们擅长于把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叙事中,启迪思维,激发想像,愉悦心灵,提高修养。
中国丝绸之路上古代雕塑瑰宝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国美术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载体,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以及中外交流史的具体佐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多种文化的研究价值。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就有多名中外艺术家和探险家对此进行发掘与研究。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奠基者之一,著名雕塑家萧传玖先生,是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者之一,其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深入丝绸之路,以一位雕塑家独特的眼光,选择艺术性极高,具有经典意义的古代雕塑,拍摄了一千多张120胶片保存。这些被拍摄的古代雕塑,其中很大一部分精品在以后的岁月里不幸被毁。庆幸这些胶片留存了这些被毁的古代雕塑影像,因此,在六十年后的
徐华铛著书,自有面向,自有所持,自有凤致。为致实用计,他坚持图文并茂甚而以图为主,附图务期精,务期多,所选图例既有传世之古物,公认之佳作,更有见所未见搜罗于乡野坊间的遗珠。图又分真赝,真者即影象件,赝者即摹写本,前者之优,真切如在;后者之胜,洗练明确。行文方面,他坚持以浅显的语言,述说梗概,阐发深义,既有渊源的追溯,又有理论的扶持。正是这种坚持,他的著作可视可读,宜赏致用,亦缘于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端砚》内容简介:端砚因其石质优良、石品绚丽、雕工精巧,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誉为(众砚之首)。它是用广东省肇庆市郊斧柯山端溪观石制作的。端砚始于唐,盛于宋元,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已有近1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