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研究》从环境、环境犯罪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研究了环境犯罪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包括环境犯罪刑事政策、环境犯罪立法原则和模式、犯罪构成、刑事责任以及被害人维权运动在内的环境犯罪理论问题,理论联系实践,结合我国刑法、刑事立法或司法解释、修正意见以及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对每一具体环境犯罪的概念、特征、司法认定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并就其存在的缺憾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完善建议。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此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基本要义与主旨之一,其亦不断警示我们应如何恰当处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或许将是永远
本书在体例上采取分上下两编、编下调章的形式。上编专题研究“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罪”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下编专题研究“制作、贩卖、传播物品罪”的理念与实务问题,既保持上、下两编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保持全书整体统一连贯性。本书力图体现“实用”特色,侧重对妨害风化犯罪具体罪的构成特征、司法认定、重点疑难问题及刑罚适用等内容的实务研究,结合有关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分析,力求准确阐明刑法条文的立法本意。同时,结合学术争鸣,借鉴、汲取理论研究成果,对妨害风化犯罪中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讨,以期对刑法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一书针对刑法修订后在毒品犯罪领域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数十个疑难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处理问题的思路与观点,充满新意,对于完善立法,促进理论研究、交流司法实践经验很有帮助。因而不仅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研究问题的实践基础,更是司法工作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