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 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 2 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 1 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 1 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 第七大陆 ;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 50 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 7 个地球, 灭亡,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人类的明天》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不是一本令人绝望到不愿面对的危机之书,也不是一本一味提出问题的警示之书,而是一本为焦虑和困惑提供崭新思维方式的希望之书和解答之书。正如作者本人说的那样: 传播灾难性的消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 作者带领一
松茸作为一种新的跨国流通商品, 其产业链连接着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多个 。松茸世界包括采摘者、科学家、交易者、森林管理者、市场销售者、消费者等多个行动主体。在这个网络中, 合作不仅仅存在与人类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之间、学术界与非学术界之间, 也存在与人与自然界之间。作为一本松茸场域研究的经典合作民族志,本书展现出 化经济下人类学研究的新路径。
现实世界变动不居、繁复多样,包含着许多隐而不露的复杂性。人类的学习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个复杂而又具体的境脉之中,它牵涉人脑、记忆、动机、推理等各个要素,以知觉的、动作的、事实的、推理的等多种类型整合的方式发生,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本书在《人是如何学习的 I》的基础之上,更新了前沿的学术动态,围绕7大主题——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通过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了 21 条主要结论,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考察了技术支持学习的给养特性,可以说是集学习科学核心研究主题
男性为什么不哺乳? 人类为什么会为了享乐而不是生育而性交? 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会经历更年期? 为什么人类男性会成为数不多的照顾后代的哺乳动物之一? …… 关于人类性征的进化,没有人比贾雷德·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进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俄国作家B.H.米罗诺夫的《帝俄时代生活史(历史人类学研究1700-1917年上下)》是世界史学界部俄国历史人体测量学著作。此书由张广翔、许金秋、钟建平等人翻译。作者米罗诺夫首次以人体测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700—1917年俄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展示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面貌。 《帝俄时代生活史(历史人类学研究1700-1917年上下)》重新审视了传统史学范式,实现了非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突破:针对20世纪初俄国革命的性质和原因提出了全新观点。
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修订译本)/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上海三联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译者:莫伟民 原价 ¥66.00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 2016-07-01
本书以广西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年度聚焦,以总报告、综合篇、年度聚焦 族别篇为主要框架,力求全面反映 2019 年广西 11 个世居少数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和实现程度,既有宏观论述和总体分析,也有区域发展和个案分析,点面结合,充分发挥蓝皮书为广西民族地区和民族发展方面的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投资指南、舆论平台、 研究资料库的作用,突出原创性、实证性、权威性、连续性、前沿性。
本书通过对职业性别结构的考察来推进性别分层的研究,把握中国社会转型期女性流动的基本特征。该研究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性别结构,明确了中国职业性别结构的水平和层次;比较了国内不同职业和区域女性流动的特点,揭示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职业流动的基本趋势;同时也分析了社会结构性因素、特别是教育结构对职业性别结构的影响,考察了女性职业地位与家庭地位的相关性。
《国民素质读本》是一本面向国民、讲解现代人素质的人生启蒙书。本书根据现代化对人的要求,将现代人素质分解为八个方面、五十个子项,每项独立成篇,以诚恳的态度和简明的语言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提高素质,自我完善。本书于200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将其作为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读物和设计素质模型、实施素质工程的理论依据,许多大、中学校也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辅助。这次再版,对内容做了修改。
秦西汉时期的人口学界虽有研究但多局限在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户籍制度人口思想等方面。袁祖亮主编的《中国人口通史》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人口学涵盖的内容为祝角去审视二千年前之人口现象。该著不但对以前之研究进行了成功的推进与深化而且对当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中的官吏、富人、惩贪及年判刑情况,人口素质中的身高,寿命,肤色变化,健康状况特殊人才——将相,歌伎佳丽、奇节之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人口姓氏的基本概况与演变生育方面的异常现象——近亲为婚娶女无度收继婚等方面之探讨与分析,民族人口中之匈奴乌孙大月氏等族别的人口概况人居生态环境中特别是涉及今日所罕见的动物,鸟类鱼类……当时的活动情况等等实为难能可贵。总之,本书资料相当丰富分析人理、结论精当
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力求从三个方面创新:一是说明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矛盾规律、竞争与合作矛盾规律、实践与认识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二是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认识,分析世界三次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国际经济基础与国际上层建筑;三是根据五个规律的共同作用,分析社会形态演进和更替的总动力及其在不同时空的差异,从21世纪全球化视域说明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演进的历史趋势。
本书研究范围限定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时间跨度上,从希腊罗马时期的中东城市民族和宗教社团到当今; (2)从地理范围上,本书研究所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中东的大城市和具有特殊意义之城市; (3)在研究领域上,本书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不同时期中东城市民族社团和宗教社团在中东城市的地位和本质;城市民族社团和宗教社团发展与嬗变的轨迹、原因和影响;城市民族社团和宗教社团的走向。 本书分上下篇两部分。上篇**章至第四章宏观探讨中东与中东城市民族社团和宗教社团的来龙去脉。下篇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从不同层面、不同时段对不同城市的民族社团与宗教社团进行个案分析。
本书是在当代多重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研究审美和艺术如何作为一种微妙的治理术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有益尝试。该论文集汇聚了当代国内外关于审美治理的蕞新研究成果,运用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视角对审美治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审美治理的 物质基础 与实践机制及其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同时对于审美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审美共同体、审美习性、审美制度、审美资本、感觉结构、审美现代性等当代美学的核心问题作出了富于前瞻性的系列性探讨,是美学 当代转向 的重要集结。
本书把孝道作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核心因素,以赣南客家白鹭古村为田野调查点,突破大传统与小传统、国家与社会等二元对立的概念,以基层治理、代际关系、个体位置、法律秩序、民间信仰为孝道之网的维度,从生育观念、养老实践、丧葬祭祀、神明崇拜、宗族复兴作为切入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孝道整体性历史实践逻辑的历史民族志著作。
《媒介与文明》图文并茂,进一步普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两个姐妹篇浓缩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精髓,体现了相同的主题:媒介对人的心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媒介与文明》用喑喻勾勒媒介史和文化史,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文化的变化趋势和未来。日益发展的新技术是人体的“自我截除”,电子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我们要抗拒媒介对人的麻木性影响。一旦盲目地卷入新技术,我们就成了机器人。
《侗族巫蛊信仰与阶层婚研究/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通过考察中国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巫蛊信仰现象和外学术界对巫蛊及其文化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侗族文化和社会的基础上,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个案为实证,探讨巫蛊信仰与阶层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