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时间,“后真相”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在本书中,为世界很好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
本书是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新媒体课程所用的教材,主要研究网络舆情生长的基本规律,探讨公共治理与社会化媒体的良性互动,讲述网络舆情发生、兴起壮大的全过程,分析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重塑和改造政府治理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书名:融合新闻学 装帧:平装 页数:284 版次:1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字数:350千 书号:978-7-5491-2425-1 主编:陈伟军 主编 定价:48.00元 开本:16开 印张:17.75 内容提要 本书紧密追踪数字时代全媒体发展趋势,既注重融合新闻技术、理念的阐述,又结合传媒实践及业务形态变革,针对国内外主流媒体在融合新闻方面的探索进行案例分析,全方位透视融合新闻的各种形态,包括数据新闻、H5 新闻、短视频新闻、移动新闻直播、VR/AR 新闻、新闻游戏以及人工智能、算法与融合新闻生产,构建了融合新闻学的理论框架、方法策略、实践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
元宇宙有其独特的认知逻辑和现实基础。元宇宙是新的媒介域和传播场,是人的延伸,也是对人的回归,本质上是精神世界的宇宙。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重点讲述了元宇宙的传播结构、传播模式、传播原则,梳理了元宇宙信息传播、教育、游戏和监督社会的功能,并从全新的角度 元宇宙传播经济学解读经济政治维度的元宇宙意义。作者的哲学、传播学和政治学专业背景,使得本书能从哲学、传播、媒介技术和政治经齐学等方面对元宇宙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后,本书对元宇宙的技术风险和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调查报告”似乎只是一种低级的、浅层次的“二流”文体。 抛开实际情况不论,这种“看法”毫无正确性可言! 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都要靠调查研究。 读书、阅览、解剖、实验、巡察、采访、考古、勘探,小至“细胞”离析,大至“宇宙”探测,有什么“认识”能离开调查研究呢? 这样看,“调查报告”人类正确认识成果的一种最直接的文字表现其“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研究这种“文体”写作的书,少之又少,好的更少。《如何写调查报告》作者在这方面是认真而的。只要看看《如何写调查报告》的章节“目录”,细心的读者自能明辨:它是“有用”的,有参阅“价值”的!
《文博教材: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组织管理、工和原则等专业知识。此次修订仍由原书主编王宏钧负责,在修订版中对原书章节作了较大调整,在博物馆信息化等内容上作了较多的增补,使该书具有了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系国家文物局文博专业教材之一。
围绕媒体与社会关系之间三个关键性问题: 媒体究竟拥有多大的权力?媒体与社会权力的关系是怎样的?新媒体是如何改变现代社会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与解读。 本书中这些文章还有另一个共同之处,即其中的每一篇都对大量的相关文献作了批判式的评估。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著者一直都试图把长期以来在媒体研究领域“各行其道”的美国和欧洲的学术传统结合起来,并且加以评估。从整体上看,本书引导读者走马观花地回顾了“西方”媒体研究领域中出现过的几次主要争论。 简言之,本书可以满足不同的用途。读者既可以把它看作是对媒体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争论的概括和评估,从而进行有选择性的浏览;也可把它看作是作者本人试图把握过去25年来深刻改变西方媒体研究领域的思想“海啸”的过程。
梁启超与蒋百里的一段逸事流播文苑,脍炙人口。先是,蒋百里完成了一部五万言《欧洲文艺复兴史》,请梁启超作序。梁氏才气纵横,借题发挥,一出手竟然写了六万字。由于序言比书稿还长,不得不考虑单独付梓,是为《清代学术概论》,而梁启超反过来又求蒋百里赐序。 本书缘起与此相仿。起初,想为一部拙著草拟序言,不料越写越长,从一两万字到十来万字,兀自意犹未尽。于是,友人建议,索性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遂有之前的《新时代新闻论》与这部《中国道路新闻论》,而后者原是前者的序言。 这部中国道路新闻论作为新探索,也将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视为人间正道,认为只有沿着这个方向、这条道路探索,才可能趋向真知与真理,也才可能形成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的真学问与大学问。 依据中国道路的历史实践,以及
本书对当前网络调查方法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探讨了网络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本书采用总调查误差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抽样和覆盖(第2章)、无应答(第3章)、测量(第4-7章)以及多种调查组合模式问题(第8章)。第2章考察了消除网络调查估计偏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自愿加入的志愿者样本的估计值)。第4章和第8章的实用性强,希望以此书为指导开展网络调查的读者可重点参考。第4章介绍了网络调查的基本设计问题,从输入组件到背景颜色都进行了讨论。第4、5、6章主要关注作者自己在网络调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于网络数据收集特有的功能,例如视觉特征(第5章)、与受访者互动的能力(第6章)、自填模式特征(第7章)。第8章总结了前几章提出的所有建议,讨论了基于多种调查方式组合模式进行参数估计的统计特性。
《*挑战》是一档新颖的电视招聘节目,依托中央电视台这个强势的传播平台,吸引了多家国际国内大型企业的目光,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书中,《*挑战》针对“雇主品牌”这个主题,以雇员为主体,以雇主为评价对象,把雇主的目标、价值观甚至人格、性格融合在一起,把雇员的快乐感立体化为成就感、成长感和归属感三个方面,体现在雇员的工作感受和企业的成长经历之中。 本书适合企业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社会上大量的求职者及潜在应聘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阅读。
本书详细展示了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师承和源流、历史与现状;勾画了20世纪100年来,这门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轮廓;并分别就理论新闻学研究、实用新闻学研究、历史新闻学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边缘新闻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介绍、论述和分析。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新闻报道与写作的理念、新闻素材、新闻结构和体裁、新闻报道的角度策划和信息选择、新闻语言、新闻标题、新闻导语与引语等写作理论,并将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举例。语言简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微笑是人类特有的非言语传播的表情符号,象征着温情、快乐、善好、美感和智慧。胡河宁编*的《微笑传播与文化创新》在行为观察、体验式调研、深度访谈及个案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从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视域出发,将微笑传播作为构建文化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展开对微笑传播意义与价值的挖掘、描述、解读与反思,深入探讨了微笑传播所引发的组织制度、结构、文化与社会风气变化的价值模式,细致地阐释了微笑传播在传递组织形象、构建组织文化、展示组织风貌中的象征性意义,揭示了微笑传播这种乐感文化在构建新型组织文化创新体系过程中强大的感染力量。
《世界科普画廊:信息传播》内容包括:信息的基本含义 早期几种传递消息的方式 用文字记录信息 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和写字用具 印刷事业的发展 人类的书籍和教育 人间的邮递 报纸和广告 摄影技术的发展 电影来到世界 电报和电话等。
《新闻与信息传播论坛》立足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面向国内新闻与信息传播学术界,分理论探索、传播研究、广告世界、广电时空、网络时代、业务论坛、媒介调查、史海探幽、传媒观察等9个方面,针对新闻与信息传播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