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的阐释》中,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 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的基本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 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 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 之书。
《弟子箴言》共分“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慎言语”“笃伦纪”“睦族邻”“亲君子”“远小人”“明礼教”“辨义利”“崇谦让”“尚节俭”“儆骄惰”“戒 ”“扩才识”“裕经济”等十六卷,从十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训导学子和立德树人的道理,督策和规诫学子从小修身勤学,效法圣贤,以致远大,是一部文辞典雅、体例完备、寓意深刻的清代学子教科书。本书以《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影印吴大瀓手批同治九年覆刻本为底本,辑录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三篇《箴言书院记》以志事之本末、书之功用;补入吴大瀓之序、但湘良之叙及文素松签跋,以资考其源流、版本;采用页下注,出注训释并举例,做到凡释有所凭,引典有所出;校记附卷后。
为了达到在公文写作中“让没有古语功底的人快速准确地引用古语”的目的,《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场景用法》的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颇费思量。 一是顺藤摸瓜。《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场景用法》设置了全面而明确的索引,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所写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古诗文佳句。 二是雅俗共赏。《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场景用法》所选条目,有的耳熟能详,用之全场了然;有的生僻鲜见,用之惊艳四座。用时可以根据场合、听众等因素,选择难的或易的。 三是条分缕析。每一个条目下面都有三个部分:出处、释义和用法提示,为读者提供了基本的“应知应会”,既不会耽误时间,又能满足你的需要。 四是裨补缺漏。在出处部分,《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
本书收集了19300多个上海话词汇,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分为26类,包括天文、地理、节令、交通、娱乐、体育、助词等,按照词义归类编排,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拟音,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光盘内容包括《上海话900句》、《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老派)、《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新派)。
1926年,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创编了中英文对照的《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作为中国教育展品之一,送往在美国参展世界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黎先生采用“图解法”讲解汉语,极富特色和创造性,此图在绘制过程中还获得赵元任、钱玄同、刘半农三位先生参订。看到此图后,外国人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钦佩不已。这份珍贵的汉语文献,版本稀少,我们花费很大力气才从民间打捞整理而成,并辗转联络到黎先生后人获得授权。我们邀请国内文学、语言学专家对“潮流图”进行解读,用通俗的语言,把有史以来直至现代的汉语文学演变潮流的概貌呈现给读者,力争为汉语言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留下一部严谨的小传。
《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诗词写作常识》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诗词创作中的常见问题。除介绍格律知识外,又详细解析了法度、炼字、对仗、寄托等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指导初学者创作出神形兼备的作品。
本书是纳塔莉多年创作与教学经验的总结,适合所有想写作的、想写出更好作品的人看。作者用一种直接而朴素的方式告诉读者,她是如何练习写作的,怎么去想,拿什么题目练习,怎样对付编辑,如何突发异想而不受困。她教你相信自己,善待自己,开放心灵,试着描写自己的喜、乐、悲伤、痛苦、迷恋,放任想象力去尝试任何一种可能,从而让写作与人生都散发出热情。 这本书也可以称作《写作与禅心》,因为书中所谈的不只是写作本身,更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哲学和面对生命的智慧。一个对写作与生活感到无力、挫败的入,也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和建议,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
《现代修辞学》从语境、语体、风格、文风、语用、话语修辞、信息修辞、控制修辞、言语修养等方面着重探讨言语规律。
《汉语新虚词》(作者李宗江、王慧兰)研究包含了语篇关联语概述、副词概述、介词概述、情态词概述、唯补词概述、语气词概述、助词概述、语篇关联语词典、副词词典、介词词典、情态词词典、唯补词词典、语气词词典、助词词典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我国的语言分属于五大语系,其中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我国有80多种语言,高山族语言目前所知就占了13种。为了使语言学界尽可能地全面了解这些语言,我除了搜集、整理大量国外和台湾发表的有关论著外,各种不同自称的高山族使用着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其次是语音和语法上。 高山族语言是粘着型语言,属南岛语系(Austronesianamily)或称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系(Malay0—polynesianfamily)印度尼西亚语(Indonesiangr0up)台湾语支(Taiwanish)。一般划分为三个语群:①泰耶尔语群(Ataya-lic),分布在北部山地,南投、台中、苗栗、新竹、桃园、台北、宜兰、花莲等县的一部分地区。包括泰耶尔语、赛德语。②泰耶尔语群邹语群其他排湾语群。
学好古文,是认识中华文化之精髓的关键。但在现代汉语阅读习惯的长期影响下,想要学好古文却非易事。《破译古文的方法》为读者在短期内掌握古文语法提供了简洁实用的指导。 台湾著名学者徐芹庭博士,积数十年教学之心得著成此书。他在浅近易懂的文言文语境中讲解古文,利于读者摆脱现代汉语的习惯限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破译古文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快捷地领悟古文的深厚内涵。 《破译古文的方法》分层细化地对古文的词、短句、复句及各种常用专有句式进行讲解,在编排上采用下划线等明了的方式来标示句中字词,并作对应注解,使古文原本复杂的结构变得层次清楚,易于理解。 《破译古文的方法》对迅速提高读者阅读、理解、运用古文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本书想在语言学的范围内讨论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历来被认为是语言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虽然如此,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语言学研究中,在词典编纂工作中,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认识和经验。国外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语义学著作在得到流传和介绍,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了总结和探索词义分析、描写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从1981年起在北京大学汉语专业开设“词义分析”课,1986年应邀在北京语言学院语文系讲课,1987年应邀赴新疆大学讲课,也讲授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内容。本书就是在历次讲课所用讲稿的基础上加工修改写成的。
本书分两篇10章,介绍了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通用方法和不同类型讲话稿件的写作方法。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准确无误、通俗易懂。 总论篇着眼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共性要求,阐述了领导讲话稿的标题、开头、主体、结尾等行文方法,同时阐述了提高讲话稿写作质量、防止写作误区和领导讲话稿修改的26种方法。分论篇着眼不同类型领导讲话稿写作的特殊要求,阐述了会议讲话稿、履职讲话稿、礼仪讲话稿3大类讲话稿的结构、写作方法及写作要求。
本书是本关于语义韵的专著。它首先简要介绍了语义韵理论的发展历史、主要流派,以及语义韵的研究方法;其次,探讨了外语义韵研究的概况并进行了对比,重点关注该理论在翻译、外语教学,词典编纂、批评话语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再次,它系统总结评述了汉语语义韵研究,并尝试从二语迁移的角度解释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韵冲突错误。最后,针对语义韵理论的不足之处,作者结合相关汉语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CAUSE”的历时研究,证明了语义韵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