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构形学是研究古文字的构形方式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古文字研究的基础理论,它不仅有古文字学上的理论意义,而且有指导分析和考释古文字的实践意义。该书可用作研究生教材。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语言、文字、信息传播等,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凡。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把文字当作文明产生的要素之一。《文字的故事》研究了全球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从最早的石版画、甲骨文开始讲到今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语言,作者放眼全球,对整个文字发展过程做了梳理。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角度,来看待文明和历史。 文字都是抽象的,因而图片就显得特别重要。本书中有大量的古文字图片,让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即使不是研究学者,也能轻松阅读。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自己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发现,供学生、专家和一般读者作为参考。
《三礼文化辞典》为专书、专科辞典,收录《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书中有关古代礼文化的专用词、短语,约150万字。条目包括礼书、职官、政教、疆域、财用、通礼、祭祀、丧礼、丧服(丧具、明器)、宗法、宗庙、称谓、刑法、军事、田猎、田土、学校、昏冠、朝聘、射礼、投壶、舞乐、卜筮、天文、历法、阴阳五行、服饰、饮食、宫室、车马、兵器、旗帜、玉器、符节、器物、动植、避讳、伦理、养生、环保、灾病、成语、格言等类别。本辞典有以下特点: 1.收录的词语较多,其中单音词2470个,复音词语6057条。 2.内容较为丰富。收录的词语分为45类,与钱玄《三礼辞典》相比,增加了避讳、伦理、养生、环保、灾病、成语格言等内容。 3.释义简明通俗,所引古注繁简得当。 4.引例较为全面。引用例证凡12642例,在各书均有此义项的情况下,每书
在《文化的阐释》中,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 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的基本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 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 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 之书。
该书从古文字概论、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古文字资料选读以及甲骨文、金文与战国文字资料的著录与研究情况几方面介绍,并对古文字学每个分支的历史作简明扼要的综述,书后并附有一些常用的古文字资料拓本或摹本,以便对照阅读与使用。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分别介绍 一带一路 沿线64个国家(中国除外)的语言国情,包括各国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语言历史、语言与民族或社会关系等,目的是为对外交流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全面准确的相关国家的语言国情咨询服务。本书*的特点是简明便携、信息全面,一册在手能够满足对 一带一路 沿线64个国家语言国情的了解。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交际工具,一个个方块字将中华语言中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与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精选常见常用的汉字,讲述它的演变历史,介绍与该字相关的文化常识,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一个个知识点,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从中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选题拟以生活中常见的汉字为核心,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挖掘文字背后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本书选取与生活中的美食密切相关的汉字,如食、饭、粥、糕、粽、糖、面、饼、馍、馒、饺、肉等,分别阐释所选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字体演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阐释所选取汉字的字义及其变化;结合有关俗语、词语、成语、典故、民俗等,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让读者全面、深刻地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
. 唐人李瀚所著《蒙求》是一本重要的历史典故汇编,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外事、艺术、方术、习俗等各个方面,可让读者 不出卷而知天下 。《蒙求》成书后广为流行,经后人增补为《蒙求集注》。本书《蒙求集注详解》以四库本为底本,参之敦煌抄写本、辽刻本、清康熙时《全唐诗》本等,详加诠解并补以背景知识,共计50多万字,让读者既明白事件本身,又能弄懂故事背景,再列出相关典故出处,便于读者 全面地了解相关内容。书稿经过多次审校和专家审读,对专业人士来说有学术性,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儒典》出版后受到文化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现陆续出版平装单行本,共计108种397册图书,分四辑推出。第一辑(36种),收录唐石经本系列、经注本系列、经注附释文本系列、纂图互注本系列。第二辑(18种),收录单疏本系列、八行本系列、十行本系列。第三辑(16种),收录宋元人经注系列。 第四辑(38种),收录明清人经注系列。 《儒典》平装单行本的编纂出版,是对儒家经典的一次精选和萃编,集合了历史上儒学文献经典著作的优良版本,为文化学术界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儒家经典代表性版本、儒家经典注释的代表性成果,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相信对学习研究、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笔一画学汉字4-6》是一套趣味汉字启蒙画册。作者原创多幅汉字画作品,打破传统的汉字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从一幅幅的汉字画中感受古人造字的精髓! 《一笔一画学汉字4》 蒙哥和他的朋友枭老大、燕子和驴子*近遇到了很多好玩的事儿。他们时而在村庄里帮村民抓怪兽,时而讨论去哪儿筑巢,时而看大妈们 跳广场舞 ,时而观察给宠物做的新衣,时而参加激烈的马术比赛,他们的旅程精彩万分。5幅图,23个汉字,帮你揭秘蒙哥和小伙伴们的奇遇。 《一笔一画学汉字5》 蒙哥、枭老大、雷公、云娘、闪电娘娘和雨娃*近忙坏了,他们参加了飞行比赛,还参加了竞走比赛。另外,书里还讲述了有趣的城门密码,以及攻占城门的戏,还有一年一度的大胃王比赛。5幅画,29个汉字,为你描绘蒙哥和小伙伴的精彩比赛。 《一笔一画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结合篆籀古文字体,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系统地对中国文字作了诠释,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不朽名著。陆先生从1956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说文解字通论”,本书为其讲义的整理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说文》的内容、体例,以及如何借助《说文》解释古书、了解古代社会。本书所贯穿的训诂方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和继承我国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启示。 本次出版,对引文作了覆核,对讹字作了校订,并请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对全书进行审校,原书凡征引《说文》某字,均依陆先生授课情形及征引习惯,详明卷次和所属部首,使便按检。并附录陆先生《我的学、教与研究工作生涯》《基础与专攻》《我与〈说文〉》等文章以供参考。
我国的语言分属于五大语系,其中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我国有80多种语言,高山族语言目前所知就占了13种。为了使语言学界尽可能地全面了解这些语言,我除了搜集、整理大量国外和台湾发表的有关论著外,各种不同自称的高山族使用着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其次是语音和语法上。 高山族语言是粘着型语言,属南岛语系(Austronesianamily)或称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系(Malay0—polynesianfamily)印度尼西亚语(Indonesiangr0up)台湾语支(Taiwanish)。一般划分为三个语群:①泰耶尔语群(Ataya-lic),分布在北部山地,南投、台中、苗栗、新竹、桃园、台北、宜兰、花莲等县的一部分地区。包括泰耶尔语、赛德语。②泰耶尔语群邹语群其他排湾语群。
本著作主要论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问题,全书内容共有10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基本理论,二是汉语各语法单位的教学。在靠前个部分,主要讨论了语法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存在于学术界的语法教学必要性之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系统构建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多样性等问题。在第二部分,从常见偏误、教学重点和教学建议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讨论了汉语实词、虚词、句子成分、句型和语篇的教学。
本书作者共收录了800多个古代汉语和维吾尔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汇,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维吾尔语以及一些相关的辞书佐证,进行了诠释和引证。对我们了解维吾尔语与汉语的关系,以及两种文化间的影响和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陈世辉、汤馀惠著的《古文字学概要(修订本)》从古文字概论、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古文字资料选读以及甲骨文、金文与战国文字资料的著录与研究情况几方面介绍,并对古文字学每个分支的历史作简明扼要的综述,书后附一些拓片与摹本以便初学者对照阅读与使用。
本书原名《龙龛手镜》,约编成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刻本因避宋太祖的祖父赵敬讳而改为《龙龛手鉴》。本书虽按部首编排文字,但部首又按平、上去入四声读音分为4卷,共计240部,收有26430余字。《龙龛手镜》是我国辽代的一部佛教字书,对佛教在辽国的传播和普及起到很大作用,又由于它保存了大量的手写体的俗体字和异体字而引起当代文字学界、音韵学界、敦煌学界、佛学界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