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黄钊先生深入研读帛书《老子》及其他有关《老子》著作、充分吸取古今注家的成果后形成的校注解析。以帛书《老子》为底本,综合各本校正文本,在保存帛书风格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分析古今注释之异同;分章简析,着重剖析《老子》的哲学思想,从宏观上把握精神基调,从微观上揭示思想内容。是研读帛书《老子》、研究道家思想文化的参考书。
本书从《全唐诗》中精选诗作602首,包括诗人小传、诗作、注释、鉴赏、精摘、附阅6部分。在诗作选目、编写体例和作品风格上,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其中, 诗人小传 主要介绍作者生卒年、籍贯、生平事迹、主要作品等。 注释 解释疑难字词,书证翔实; 鉴赏 语言简洁流畅,既吸收了古今优秀诗评成果,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 精摘 为精心挑选的名联佳句,以供读者品赏珍藏; 附阅 精选与之相关的作品,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所选诗作的理解,起到适当扩展阅读范围的作用。本书体例创新,内容充实,是一本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普及类图书。
《姚鼐信札辑存编年校释》是对姚鼐存世书信搜集、整理、研究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收录《惜抱先生书信》二卷、《惜抱轩尺牍》八卷、《惜抱先生尺牍补编》二卷、《惜抱轩尺牍补遗》一卷、《姚惜抱先生家书》一卷、《惜抱轩尺牍续补》一卷,计十五卷五百零三封姚鼐书信。研究者对这些书信进行标点、校释和编年,突出姚鼐书信对于姚鼐及桐城派研究的价值,得出姚鼐师友门人的书信交往推动了乾嘉时期桐城派群体形成等结论。
《埤雅》是一部名物训诂方面的著作,由北宋名臣、著名经学家陆佃历经40余年撰著而成(陆佃是著名文学家陆游的祖父)。《埤雅》传世后,其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未引起注意和重视。今李涛教授《 译注》是国内*部对《埤雅》进行译注的著作,是在作者承担的*基地重大课题“《埤雅》校释与研究”结项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的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丰富人们对陆佃《埤雅》的认识。另外,《埤雅》还保存了大量的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认识我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民俗学、文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作品,旨在打造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作品。 《古文观止》是经典的古代散文选本,由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编选。它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 作者的这本《古文观止译注评》(全二册)是为中小学生以及对古文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选编的,加了疑难点注释,配了白话译文,并对其中的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流传大有裨益,旨在带领读者体会经典古文中的知识、思想和情感。
徐志钧撰写的《老子帛书校注(增订本) (精)》特点: 古老的版本:本书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迄今为止 古老的版本——《老子帛书》乙本为底本,参校《老子帛书》甲本、王弼本、傅奕本、河上本。 详细的校注:本书应用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知识,破解隶书文字通假的奥秘,探求文字背後的哲学真义。 深入的义释:本书着重从哲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产生老于思想的远古原始社会的背景,破除千百年来笼罩在老于身上的种种迷雾,强调其中华文化的源头与原典性质。